熬年的傳説,除夕守歲始於何時?

來源:人人運程網 2.19W

不知道大家除夕的晚上會不會跟家人一起在電視前邊聊天邊守歲,反正小編每年都這麼熬過來。就算困得不行了,也要堅持等到十二點放完鞭炮後才去被窩。“守歲”是風俗習慣,有珍惜時光、延長壽命的意義。那守歲的習俗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熬年的傳説又有哪些呢?

熬年的傳説,除夕守歲始於何時?

  除夕是指春節的前一天晚上,也是一年中的最後一天。除夕守歲,始自南北朝。古時又稱:除夜、除日、除歲、歲暮、歲盡,民間俗稱“年三十”或“大年三十”或”三十夜”。
  除夕起源於中國先秦時代的一種“逐除”活動。據《呂氏春秋·季冬記》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逐"疫癧之鬼",這就是"除夕"節令的由來。據稱,最早提及"除夕"這一名稱的,是西晉周處撰著的《風土記》等史籍。

熬年的傳説
  傳説一
  據説,老天爺為了讓天下的老百姓都過上好日子,每逢大年三十晚上就把大門打開,把庫裏的金銀財寶灑往人間。那個時辰,遍地金燦燦,銀閃閃,所有的磚頭、瓦塊、石頭都變成金銀了。但是,有一條規矩必須遵守,就是誰都不能貪心,揀到的金銀還一定得放在屋裏,等天亮才能開門。
  李家莊有兄弟倆,老大為人尖酸刻薄,愛財如命;老二心地善良,勤勞忠誠。這年三十晚上,弟兄倆都坐在屋裏等着天門開。等啊,等啊,天門老是不開。老大想:我得想個辦法,等天門一開,就能不費力地多弄一些金銀。於是,他將一大堆大石頭和大磨扇都搬到了自己門口,準備天門一開就把這些東西搬進屋裏。老二卻一動也不動地坐着,耐心等待着。
  三更時分,天門開了,院子裏的磚頭、瓦塊果然都變成了金銀。老二把金銀放進筐裏,搬回屋內,關上房門。老大拼出全力,把預先準備好的大塊石頭搬進屋內。他看着這滿屋的金銀,像吃了蜜糖似的甜透了心。他想,從今往後自己就是天下最有錢的人了。他着急地等待天亮,天卻總不亮。他耐不住了,也顧不上“不到天明不開門”的規矩,便開門出去看天。等他回到屋裏時,發現所有金銀又都變成了石頭,他氣得痛哭起來。老二等天大亮才打開門,一筐子金銀財寶把人眼都照花了。
  後來,老天爺發現像老大那樣貪財如命的人越來越多,一生氣,就再也不開天門了。但人們為了希望能過幸福富裕的生活,總是存着僥倖的心理,痴心地等待着。雖然等了一年又一年,天門總不見開。但這天晚上,人們還是全家團聚在一起,點上蠟燭,等到天亮。就這樣,慢慢形成了“熬年”的風俗。這種風俗一直傳到現在。
  傳説二
  相傳,在遠古的洪荒時代,有一種兇惡的怪獸,人們叫他"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獸就要從海里爬出來傷害人畜,毀壞田園,降災於辛苦了一年的人們。人們為了躲避年獸,臘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關緊大門,不敢睡覺,坐等天亮,為消磨時光,也為壯膽,他們就喝酒。等年七年級早晨年獸不再出來,才敢出門。人們見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賀道喜,慶幸沒被年獸吃掉,這樣過了好多年,沒出什麼事情,人們對年獸放鬆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獸突然竄到江南的一個村子裏,一村子人幾乎被年獸吃光了,只有一家掛紅布簾、穿紅衣的新婚小兩口平安無事。還有幾個童稚,在院裏點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紅,竹子燃燒後"啪啪"地爆響,年獸轉到此處,看見火光嚇得掉頭逃竄。此後,人們知道年獸怕紅、怕光、怕響聲,每至年末歲首,家家户户就貼紅紙、穿紅袍、掛紅燈、敲鑼打鼓、燃放爆竹,這樣年獸就不敢再來了。在《詩經·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記載。所謂"庭燎"就是用竹竿之類製作的火炬,竹竿燃燒後,竹節裏的空氣膨脹,竹腔爆裂,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這也即是"爆竹"的由來。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獸怕紅,常常被年獸吃掉。這事後來傳到天上的紫微星那兒,他為了拯救人們,決心消滅年獸。有一年,他待年獸出來時,就用火球將它擊倒,再用粗鐵鏈將它鎖在石柱上。從此,每到過年,人們總要燒香,請紫微星下界來保平安。

  小結:中華民族的傳統風俗有很多,就算從小到大都有長輩在教導,也未必能全部知曉。那就把我們知道並且能夠做到的“守歲”傳承下去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