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六過小年,小年的由來是怎樣的呢?

來源:人人運程網 2.42W

正月初六,小年的節日到來,這個時候就是我們祭祀灶君的時候,祭祀灶君是歷史悠久的一項活動,傳説灶君是玉皇大帝的人,負責掌管各家的灶火,在臘月二十三的時候他就要上天庭向玉皇大帝稟告各家的善行或者惡行,所以一直被大家當做神靈一樣供着,那麼過小年的由來是因為這樣而來的嗎?看看不就知道了。

正月初六過小年,小年的由來是怎樣的呢?

  小年的由來
  過了臘八後,不少人就開始説:快臘月二十三了,要過小年了。其實這是不準確的,就榆林地區乃至陝北而言,臘月二十三是送灶神的時間,真正的小年在大年過後的正月初六,且由來已久。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米脂縣誌》風俗志三·歲時中曰:正月“初六日燃燈、焚香,如除夕狀,名過小年”.1994年出版的《榆林地區志》在歲時節令中有:“初六,俗稱過小年,過法和除夕相似。早上燃放爆竹,中午祭奠祖先,晚上遍張燈火,徹夜不熄。去年新婚之婿,攜帶妻子到岳父家過小年。”1994年出版的《延安市志》在歲時節日中也有“正月初六:俗稱‘過小年',僅次於大年除夕”.這説明正月初六是小年,不僅在榆林,就是延安也基本一樣,這一習俗,最少在陝北形成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

至於正月初六過小年的來歷,我們小的時候,長輩是這樣説的:唐初,唐太宗李世民夢見一龍王託夢求救,結果李世民沒有注意,被魏徵斬了。龍王責怪李世民不講信譽,向閻王告狀,要和唐太宗辯理,因此唐太宗大病不起。軍師徐茂公卜卦算出唐王不到陰間走一回難免此災,便準備了禮物,寫了諜文,一起燒化。卻説唐王在陰曹地府七天七夜,飽受驚嚇,回朝後卧牀不起,老説夢話。丞相魏徵派秦瓊、尉遲恭日夜把守宮門,也只能安睡一陣。眼看大年來臨,唐王的病沒有一點好轉的跡象。徐茂公又從卦中得知,唐王的病還須一年。大臣們擔心時間長了朝政有失,一時不知如何是好,徐茂公便獻計説:“我有一法可救,就是提前過年。”眾臣問:“什麼時候過?”徐茂公説:“過罷大年六天後咱再過小年,不就滿一年了嗎?”眾臣一聽無不高興。徵得唐王的同意後,便頒旨全國,正月初六如同大年一樣,燃放爆竹,祭奠祖先,張燈結綵,徹夜不熄,稱之為過小年。於是,過小年的習俗就流傳了下來。

傳説的來歷是不是真的,已經無從考證,但陝北人民把正月初六稱之為小年,卻可能也有自己的用意。成書於宋朝太平興國八年(983)十月的《太平御覽》,以天、地、人、事、物為序,分成五十五部,可謂包羅萬象,被稱之為漢民族傳統文化的寶貴遺產。其卷三十就有“正月七日為人日。以七種菜為羹,剪綵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以貼屏風,亦戴之頭鬢。又造華勝以相遺,登高賦詩”的記載。而陝北民間也一直把農曆正月初七稱為“人情”,也就是人日,人民平安之日。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府谷縣志》歲時中就有正月“七日為人日”一説。

千百年來,黃土高原的百姓們,在各級官府的倡導下,於正月初七“人情”到來之前,放鞭炮、掛燈籠、點香燭、吃年夜飯,模仿大年三十的過法,高高興興地迎接自己平平安安日子的到來,然後稱之為小年,不也完全合乎情理嗎?

小年的由來已經是有着很久的歷史了,當然在小年這一天我們就有着很多的習俗,家家户户都會像親友表示祝賀,大家在迎接新的一年的開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