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風俗人情大全

來源:人人運程網 4.24K

對於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來説,她的風俗人情體現在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尤其在一些傳統節日裏面,人們更是有着獨特的講究與禁忌。今天,小編就來盤點一下流傳至今中國風俗人情,詳細闡釋一下其來龍去脈,為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盡一點綿薄之力。

一、中國服飾文化



我國服飾文化的歷史源流,若從古典中尋找,總會將其歸結於三皇五帝。如戰國人所撰呂覽和世本記述,黃帝時“胡曹作衣”;或説:“伯余、黃帝制衣裳。”這個時代,從考古發掘的文化遺存對照,應該是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公社的繁榮時期。這個時期內出土的實物有紡輪、骨針、綱墜等,又出土有紡織物的殘片。我國中原甘肅出土的彩陶上的陶繪,已將上衣下裳相連的形制生動而又形象地描繪出來了。
夏商周
殷商時期社會生產力額定發展,在物質上又有許多物質文明的局措。從甲骨文中可見的象形文字就有桑、繭、帛等字樣,可證明農業在當時的發展。又從出土的商代武器銅鉞上存有雷紋的絹痕和絲織物殘片等,可見那時的工藝水平的高超和精湛。殷商甲骨文中,可見王、臣、牧、奴、夷及王令等,衣冠服飾隨着生產力發展和社會分工,開始打上了時代烙印,成了統治階級“昭名兮、辨等威”的工具。尊卑貴賤的生產關係,促使服飾也開始形成其固有的制度。
周代是中國冠服制度逐漸完善的時期。這時候,有關服飾的文字記載十分多見。青銅器銘文中,有關服飾的記載和“虎冕練裏”(毛公鼎)、“女裘寶殿”(周、伯蔡文簋)等。隨着等級制的產生,上下尊卑的區分,各種禮儀也應運而生。反映在服飾上,有祭禮服、朝會服、從戎服、弔喪服、婚禮服。這些服飾適應了天子與庶民,甚至被沿用於商周以來的二千年封建社會之中。
春秋戰國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間不全遵周制度。七國崛起,各自獨立。其中除秦國因處西陲,與其它六國有差異外,其它六國均因各諸侯的愛好和奢侈,以及當時興起的百家爭鳴之風,在服飾上也各顯風采。春申君的三千食客中的上客均着珠履;平原君後宮百數。衞王宮的衞士穿黑色戎衣;儒者的縟服長裙褒袖、方履等等。漢初服飾,與民無禁。西漢雖有天子所服第八詔令的服飾制度,但也不甚明白,大抵以四季節氣而為服色之別,如春青、夏赤、秋黃、冬皂。漢代婦女的日常之服,則為上衣下裙。
魏晉時期
魏晉南北朝以來,由於北方各族入主中原,將北方民族的服飾帶到了這一地區。同時,大量民族服飾文化也影響和同化了北方民族的服飾。婦女的日常衣服仍以上身着襦、衫,下身穿裙子。襦、裙也可作為禮服之內的襯衣衫。
隋唐時期
隋統一全國,重新釐定漢族的服飾制度,然而也難以擺脱其由北向南統一而帶來北族服飾形制的影響。只是到了唐代帝國的建立,才以其長時間的統治,加上其強盛的國力,令其服飾制度上承歷代制度,下啟後世冠服制度之經道,同其社會一樣,呈現出繁榮景象。唐人與西北各民族的交往頻繁,各民族同唐人雜居內地的也很多,因此,唐人穿胡服的裝束常會在該時代的文物中見到。隋唐時婦女的日常服飾是衫、襖、裙,多見是上身着襦、襖、衫,而下身束裙子。裙子以紅色最流行,其次是紫、黃、綠色。唐代婦女的鞋子多將鞋頭作鳳形,尺碼同男子相似。宮人侍左右者均着紅棉靴,歌舞者也都着靴。婦女的日常服飾名目繁多,有如襖、衫、袍、腰巾、抹胸、裙、褲、膝褲、襪、鞋靴等等。
宋元明清
宋代北方大片土地淪為女真族貴族統治領地,服飾文化也因其政治和經濟因素而發生交互影響。續資治通鑑記載:“臨安府風俗,自十數年來,服飾亂常,習為邊裝……”可見南宋京都也尚北服。宋代婦女的日常服飾,大多上身穿襖、襦、衫、背子、半臂,下身束裙子、褲。其面料為羅、紗、錦、綾、絹。尤其是裙子頗具風格,其質地多見羅紗,顏色中以石榴花的紅色最注目。褶襉裙也是當時裙子中有特點的一種,有六幅、八幅、十二幅不等,貴族婦女着裙的褶襉更多。
元代是蒙古族入關統治中原的時代。其服飾既襲漢制,又推行其本族制度。元朝初建,也曾令在京士庶須剃髮為蒙古族裝束。在元代蒙古族的衣冠服飾圖案中,龍鳳紋就是吸收中原文化的產物。龍鳳紋本是中國傳統的吉祥紋樣,被歷代皇家所御用。人們把龍看做是神聖、吉祥、吉慶之物。龍是英勇、尊貴、威武的象徵。鳳凰在遠古圖騰時代被視為神鳥而予以崇拜,它是原始社會人們想象中的保護神,經過形象的逐漸完美演化而來。鳳又是傳説中能給人帶來和平幸福的瑞鳥,因此作為吉祥、喜慶的象徵。蒙古族的衣冠,以頭帶帽笠為主,男子多帶耳環。然至元大德年間以後。蒙、漢間的士人之服也就各從其便了。婦女服飾,富貴者多以貂鼠為衣,帶皮帽。一般則用羊皮和毳氈作衣冠材料。當時的袍式寬大而長,常作禮服之用。元末,因貴族人家以高麗男子女子的裝束為美,又流行起衣服、靴、帽仿高麗式樣。
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大明帝國後,先是禁胡服、胡語、胡姓,繼而又以明太祖的名義下詔:衣冠悉如唐代形制。明朝的皇帝冠服、文武百姓服飾、內臣服飾,其樣式、等級、穿着禮儀真可謂繁縟。就連日常服飾,也有明文規定,如崇禎年間,皇帝命其太子、王子易服青布棉襖,紫花布衣,白布褲、藍布裙,白布襪、青布鞋,戴皂布巾,裝扮成老百姓樣子出面活動,然也印證了當時平民百姓的衣飾。明代婦女服飾規定民間婦女只能用紫色,不能用金繡。袍衫只能用紫綠、桃紅及淺淡色,不能用大紅、鴉青、黃色。帶則用藍絹布。明代的衣衫已出現用鈕釦的樣式。明代婦女的鞋式仍為鳳頭加繡或綴珠。宮人則着刺上小金花的雲樣鞋。
清崇德三年(公元1638年)曾下令:“有效他國(指漢族)衣冠束髮裹足者,重治其罪。”清代又實行逼令剃髮易服,按滿族的習俗制度實行剃髮改服。服飾制度堅守舊制,尤其在男子服飾上,保持滿族特點而延續極長的時期。儘管清代三令五申廢除明代服飾,然其官服上的補子仍採用了明朝的樣制。命婦冠上所綴的金鳳、金翟也仍承前制。清代的官服等級 差別主要反映在冠上的頂子、花翎和補服上所繡的禽鳥和獸類。若排列名次可從皇帝開始,依上而下有皇太子、皇子、親王、奉恩將軍、公主、駙馬等皇族宗室戚屬。異姓封爵的有公、候、伯、子、男、文武一品至九品官員,未入流的品官,以及進士、舉人、貢生、監生、外郎蓍老、從耕農官。此外還有一等、二等、三等藍領侍衞、侍臣等等,其官服均有嚴格區別。
清代男子的服飾以長袍馬褂為主,此風在康熙後期雍政時期最為流行。婦女服飾在清代可謂滿、漢族服飾並存。滿族婦女以長袍為主,漢族婦女則仍以上衣下裙為時尚。清代中期始,滿漢各有仿效,至後期,滿族效仿漢族的風氣頗盛,甚至史書有“大半旗裝改漢裝,宮袍截作短衣裳”之記載。而漢族仿效滿族服飾的風氣,也於此時在達官貴婦中流行。婦女服飾的樣式及品種至清代也越來越多樣,如背心、一裹圓、裙子、大衣、雲肩、圍巾、手籠、抹胸、腰帶、眼鏡……,層出不窮。
近現代
1840年以後進入近代,西洋文化侵透着中國本土文化,許多沿海大城市,尤其是上海這樣的大都會,因華洋雜居,得西方風氣之先,服飾也開始發生潛在的變革。早期,服裝式樣變異甚少,民間仍然是長袍馬褂為男子服飾;女子則上襖下裙。之後,商業貿易日漸昌盛,洋貨大量傾入,羽紗、呢絨、洋綢、花布等充斥市場,使傳統的服飾穿着有所變動。外國衣料因價廉漸為人所歡迎,費工費時,工藝考究的滾、鑲、嵌、繡等傳統手工藝漸漸為衰落,西方縫紉方式開始流行起來。尤其是女性的時裝,由於縫紉精製、款式合乎時代潮流,影響尤大。風行於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旗袍,脱胎於清代滿族婦女服裝,是由漢族婦女在穿着中吸收西洋服裝樣式不斷改進而定型的。當時尚無專業服裝研究中心,服裝式樣的變化經過千家萬户,在時代風尚的影響下不斷變化。從20世紀20年代至四十年代末,中國旗袍風行了二十多年,款式幾經變化,如領子的高低、袖子的短長、開衩的高低,使旗袍徹底擺脱了老式樣,改變了中國婦女長期以來束胸駝背的舊貌,讓女性體態與曲線美充分顯示出來,正適合當時的風尚,為女性解放立了大功。青布旗袍最為當時的女學生所歡迎,一時不脛而走,全國仿效,幾乎成了二十年代後期中國新女性的典型裝扮。值得一提的是,當時作為領導服裝潮流的十里洋場中摩登女郎、交際名媛、影劇明星等,在旗袍式樣上的標新立異,也促進了它的發展,其中如交際花唐英等人,最早在上海創辦的雲裳時裝公司便是。自30年代起,旗袍幾乎成了中國婦女的標準服裝,民間婦女、學生、工人、達官顯貴的太太,無不穿着。旗袍甚至成了交際場合和外交活動的禮服。後來,旗袍還傳至國外,為他國女子效仿穿着。

二、中國飲食文化



中國是文明是國,亦是悠久飲食文化之境地。飲食文化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風味多樣。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各地氣候、物產、風俗習慣都存在着差異,長期以來,在飲食上也就形成了許多風味。我國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説法,口味上有‘南甜北鹹東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齊魯、淮揚、粵閩四大風味。
第二,四季有別。一年四季,按季節而吃,是中國烹飪又一大特徵。自古以來,我國一直按季節變化來調味、配菜,冬天味醇濃厚,夏天清淡涼爽;冬天多燉燜煨,夏天多涼拌冷凍。
第三,講究美感。中國的烹飪,不僅技術精湛,而且有講究菜餚美感的傳統,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協調一致。對菜餚美感的表現是多方面的,無論是個紅蘿蔔,還是一個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種造型,獨樹一幟,達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諧統一,給人以精神和物質高度統一的特殊享受。
第四,注重情趣。我國烹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僅對飯菜點心的色、香、味有嚴格的要求,而且對它們的命名、品味的方式、進餐時的節奏、娛樂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中國菜餚的名稱可以説出神入化、雅俗共賞。菜餚名稱既有根據主、輔、調料及烹調方法的寫實命名,也有根據歷史掌故、神話傳説、名人食趣、菜餚形象來命名的,如‘全家福’、‘將軍過橋’、‘獅子頭’、‘叫化雞’、‘龍鳳呈祥’、‘鴻門宴’、‘東坡肉’……
第五,食醫結合。我國的烹飪技術,與醫療保健有密切的聯繫,在幾千年前有‘醫食同源’和‘藥膳同功’的説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藥用價值,做成各種美味佳餚,達到對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古代的中國人還特別強調進食與宇宙節律協調同步,春夏秋冬、朝夕晦明要吃不同性質的食物,甚至加工烹飪食物也要考慮到季節、氣候等因素。這些思想早在先秦就已經形成,在《禮記·月令》就有明確的記載,而且反對顛倒季節,如春”行夏令“”行秋令“”行冬令“必有天殃;當然也反對食用反季節食品,孔子説的”不食不時“,包含有兩重意思一是定時吃飯,二是不吃反季節食品,與當代人的意識正相反,有些吃反季節食品是為了擺闊。西漢時,皇宮中便開始用温室種植”葱韭菜茹“,西晉富翁石崇家也有暖棚。這種強調適應宇宙節律的思想意識的確是華夏飲食文化所獨有的。這種意識殘留到現代的大約僅有節日食俗了(中醫中藥裏也有一些,但未受到重視)。
”陰陽五行“説是傳統思想所設定的世界模式,也被認為是宇宙規律。人是”三才“之一,飲食是人類生活所不可少的、製作飲食的烹飪必然也要循此規律。因此,不僅把味道分為五,併產生了”五味“説(其實人能感覺到的”味“不止有五,但二三千年前,能分辨出五種也不算少),而且還削足適履地把為數眾多(當時人們已經認識到這一點)的穀物、畜類、蔬菜、水果分別納入”五穀“”五肉“”五菜“”五果“的固定模式。這使人感到荒誕。更令人驚奇的是還有”凡飲,養陽氣也;凡食,養陰氣也“(《禮記·郊特牲》)。並認為只有飲和食與天地陰陽互相協調,這樣才能”交與神明“,上通於天,從而達到”天人合一“的效果。因此在祭天時要嚴格遵循陰陽五行之説。這種説法被後來的道教所繼承,成為他們飲食理論的一個出發點,如認為吃食物是增加人體陰氣的,如”五穀充體而不能益壽“”食氣者壽“等,要修煉、要獲得陽氣就要儘量少吃、最佳境界是不吃,走”辟穀“的境界。
中和之美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最高的審美理想。”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者也。至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禮記·中庸》)。什麼叫”中“?不能簡單地用”中間“來概括它。這個”中“指恰到好處,合乎度。有點像河南話中的那個”中“。”和“也是烹飪概念。《古文尚書·説命》中就有”若作和羹,惟爾鹽梅“的名句,意思是要做好羹湯,關鍵是調和好鹹(鹽)酸(梅)二味,以此比喻治國。《左傳》中晏嬰(齊國賢相)也與齊景公談論過什麼是”和“,指出”和“不是”同“,和是要建立不同意見的協調的基礎上的。因此中國哲人認為天地萬物都在”中和“的狀態下找到自己的位置以繁衍發育。這種審美理想建築在個體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之上。這種通過調諧而實現”中和之美“的想法是在上古烹調實踐與理論的啟發和影響下產生的,而反過來又影響了人們的整個的飲食生活,對於追求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的古代文人士大夫,尤其如此。
與”中和“相反的是極端,極端在烹飪上也不被視為正宗,那些”鹹過頭,辣過頭,酸過頭“的食品雖然會受到一些身體處在不正常狀態下的人們的追捧,但從長遠看來它對身體是有害的。社會生活、政治生活中的極端主義其弊更是不可勝言。
如上所述,華夏民族的飲食生活體現了傳統文化的特性,儘管有些特性對於現代人來説是不可理解、或者説不太科學(近百年來,”科學“二字在中國幾乎成為宗教信仰,它只是衡量一切領域是非的一把尺子,而它本身卻不能受到質疑),但飲食生活難道僅僅是”科學“二字所能説盡的嗎?如果我們再關注一下”文化“,那麼研究中國人的飲食生活不僅是研究中國文化的必要的組成部分,甚至可以成為研究中國文化的一把鑰匙。
目前,飲食文化還是個模糊概念。有的研究者籠統地説,它包括吃什麼、怎麼做、怎麼吃這三方面的問題;有的研究者認為飲食文化學孕育出六門科學,即烹調學、食品製造學、食療學、飲食民俗學、飲食文藝學、食品製造學;有的研究者還主張加上飲食美學、飲食商業學、飲食用具學等等。本人才疏學淺,對於這麼多學科未能涉獵。我所理解的飲食文化主要指飲食與人、人羣的關係及其所產生的社會意義。所以我在《中國飲食文化史》中雖然也討論食物、餚饌、食品加工、烹飪、飲食習俗乃至進餐環境、食具、餐具等等,但都圍繞着它們與人、人羣的關係及其所產生的社會意義等方面加以介紹和評介,至於與人關係不大的純工藝過程、除了必要的知識介紹外,大多略去,意在突出飲食生活給人們帶來的物質上和精神上的雙重享受,以及中國飲食文化在這兩方面的刻意追求。

三、中國建築文化



建築,無論是從實體還是從其學術的概念來講,它都在證明着自己是人類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產品,它本身就是一種文化類型的代表,它沉澱着人類文明發展的步伐,是人類文明的一部”石頭的史書“。作為人類勞動的最主要的創造物之一的建築,可以説是構成人類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建築文化的價值,就是建築的社會文明價值,是建築的格調和責任,是一個社會總的生活模式、生活水平和生活情趣的寫照。建築活動這一人類共有的活動,由於地域環境、人文因素、社會條件的影響,世界各地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具有地方的民族的特色建築文化。尤其在中國這樣一個地域遼闊的、有着五千年悠久文明史的多民族國家,形成一套完整的建築體系和有着自己特色的建築文化是勿庸置疑的。這種文化既有別於巴比倫的拱券文化,也不同於古希臘的柱式文化。中國建築的文化產生於中國這片特定的土壤,它離不產生它的民族土壤、離不開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延續。因此中國建築的文化有自己的特色並且豐富多彩,像從珠江流域的嶺南建築文化、四川地區的山地建築文化到西藏的藏居、羌族的碉樓建築等等,這一些都體現了中國建築文化中人與建築、與環境融合以及”天人和一“的哲學理念,正是在這些文化思想的指導下,中國的建築形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風格,如頗具有華麗氣質的北方四合院、開敞的苗族吊腳樓、秀麗的傣族竹樓和黃土高原的窯洞等。這些建築都是產生在中國這片土壤中、發展在這片土壤中的。但是進入21世紀以來,隨着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經濟第一的觀念逐漸在人們的頭腦中蔓延,大的文化背景成了影響建築發展的主要因素,世界各地出現了”國際式“文化取代地域性文化的現象,地域型的傳統文化面臨着嚴峻的考驗。中國的建築文化也隨着改革開放的發展正在受着猛烈的衝擊。傳統而精美的木工手藝漸漸消失,鍾靈毓秀的庭院式住宅被清一色的鋼筋混凝土堆疊的建築所代替,中國傳統的建築文化真的落後到這種地步,這種完全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地步了嗎?我們應該明白不論歷史文化還是建築文化,它們的久遠都是衡量歷史珍貴性的重要標誌。尤其是這些生長於本土的建築文化,它們之所以能長存這麼久遠,就是因為它們在適應當地氣候、維護自然生態環境平衡、運用當地技術以及體現可持續發展方面均有自身的優點,它是與當地環境和諧相處中形成的,我們應該改良、應該吸納未來文化的影響,但這不是我們拋棄祖先留給我們遺產的理由。因此在我們這個有着輝煌文明史的國家中,如何繼承和發揚傳統建築文化的精華、創造出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建築,是我們應該共同努力、奮鬥的目標。
我們應該明白繼承和吸納是一個揚棄的過程,我們不能一味封閉自己,也不能完全西化我們自己,因為我們是中國,我們應該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文化底藴,正如貝聿銘大師所説”中國的建築要有中國的面孔,就要貼近中國人的生活,因此不能簡單的抄襲西方的東西。“所以説當代中國建築文化應該立足於中國民族傳統文化的基點上,吸收未來文化的精華,結合現代中國社會生活需要所創造出來的具有時代特徵的建築文化。
我們要在遺留下來的文化和引進來的文化之間做一選擇,那麼我們有必要而且必須瞭解一下我們中國自己的傳統建築文化和支撐這一文化長存的精神力量。
(一)古代中國的建築文化
中國的古代是每一箇中國人都值得驕傲的,無論是經濟上還是從政治上,中國都是世界古代的一篇輝煌的史章。關於古代中國的建築,由於種種自然的、非自然的影響,中國各個地域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建築風格,並且由於古代社會發展遲緩和交通的閉塞,使的各地的這些特色得以長期保持下來,如現在仍可以見到的南方潮濕山區的架空竹木建築”幹闌“,北方遊牧民族的氈包式房屋,新疆的阿以旺,黃河上游的窯洞和東北與西南大森林中的”井榦式“建築等。但總體上講,中國的建築模式可以分為兩類,一種是共官掌握下的官式建築,另一種是各地自主建造的民間建築。其中官式建築因以其建築者強大的政治權利作為後盾,所以它體現的是各個不同時期最高的建築水平和技術,而民間建築則以其鍾靈毓秀的獨具特色的清秀感而着稱。因此我們不妨説官式建築為建築中的大家閨秀,而民間建築理所當然的就是建築中的小家碧玉了。
中國古代建築普遍採用木構架承重結構,建築以羣體組合見長,擅長運用院落的組合手法來達到各類建築的不同使用要求和精神目標。這與古羅馬、古希臘的以宏偉、典雅而着稱的石材建築有着精神上的本質區別,它們完全不是一種風格,它們所藴涵的思想是並列存在的。中國古代建築長期在儒家與道家主張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下發展,因此不會形成像古羅馬鬥獸場一樣的狂野氣息,也不會形成古希臘神廟那種令人崇拜、另人畏懼的宏偉形象,而是在其對基址選擇的講究、其整治環境的目的和起到一定心理補償的作用下形成了建築、自然、人組成的三者和諧統一。這些都可以從我國古代建築的如下幾個特點中看到:j大氣,中國建築的大門、大窗、大進深、大屋檐使中國建築豪放而不狂野k生氣,四角飛檐翹楚遠挑,體系了中國建築充滿的生氣和活力l富麗,傳統琉璃材料的使用使得中國建築色彩豐富多樣m重視山林風水,即中國建築中不僅有住、還有觀、有遊。
中國古代建築文化能夠長存5000年,這與中國建築的過去——現在——將來這一條文脈的運動密切相關,正是在這條文化脈搏的帶動下,中國的營造觀念才會影響到中國古代的建築文化,古代的建築因此才會在天人合一的宇宙觀、物我一體的自然觀、陰陽有序的環境觀、社會文化觀的影響下形成漢之古拙、唐之雄大、宋之規範、元之自由、明清建築形制化的特點,也形成了北國的淳厚、江南的秀麗、蜀中的樸雅、塞外的雄渾、雲貴高原的絢麗多彩等這些地域性的特點。
(二)近現代中國的建築文化
近現代中國的建築文化在西方資本主義建築文化的影響下正在接受着強烈的衝擊,西方的建築走過了”工藝美術運動“、”走向新建築“、”後現代建築“甚至是所謂的現在”解構主義“,而此時的中國由於文化的封閉,已錯過了與西方同肩並進的時代,當中國的建築師在接受現代主義建築時,而西方卻回到了復古主義或已走向了後現代主義,中國的建築師在傳統與現代建築之間徘徊了、迷茫了。曾幾何時中國的建築界一度失去了方向,胡亂的抄襲西方的現代建築、甚至是西方的復古建築,中國出現了畸形發展的建設模式,小城市學大城市,國內學國外,更為嚴重的是這個學習過程只是模仿、複製、抄襲而不加揚棄。這樣中國結果當然是使中國的建築越來越沒有特色,唯國外馬首是瞻的結果當然是使中國的建築與民族文化的脱節、與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的決裂。並且隨着全球經濟一體化對人們生活的影響越來越大,地域文化對建築的影響更是越來越弱,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建築則更加是少之愈少。代替四合院、上海石庫門裏弄的則是千篇一律的來自西方的摩天大樓,更為可笑的是在一些長官意識下產生的”宏偉“、”壯麗“,代表其經濟、政治建設功勞的大型建築羣,這浪費的可能不僅僅是財力,而且可能是以犧牲一個城市的特色為代價的。不見得政績中的摩天樓、大廣場、大綠地就能代表工作的優劣。可以説摩天樓應該出現在其應該出現的地方,而不是不和時宜地出現在某些不該出現的地方。面對西方建築文化對中國建築文化所產生的負面影響,拿法國美學家丹納的話來説:”一個民族的特徵儘可能會屈從於未來的影響,但它們仍然會振作起來,因為未來的影響是暫時的,而民族性是永久的來自血肉的、來自空氣與土地的、來自頭腦與感官的結構和活動,這些都是持久的力量,不斷更新到處存在,決不因為暫時的欽佩一種高級文化而本身就消滅或者受到損壞。“因此對我國來説,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建築師開始意識到了這一問題,甚至可以説很早以前就有優秀的建築師為此而呼籲。現在許多優秀的建築師已注重將自己民族的文化以及輝煌的歷史融入到建築的再創造過程中去,對自己機祖先留下來的傳統越來越重視,繼承和發展傳統文化已經成為當代建築師的一個重要任務。面對日益增多的西方新理論,我們應該吸其精華而去其糟粕,封閉自己不是出路,完全吸納更不是良策。在這裏我們重點不討論對未來文化的吸納,而是要討論一下對我們傳統文化的繼承和汲取,我們應該在吸納新東西的時候,不要忘掉自己的”源“,所以我們應該在探索傳統建築邏輯與現代建築邏輯,傳統技術與現代建築功能,傳統審美意識與現代審美意識的結合方式下,將人類優秀文化融會到自己的東西中並讓自己的東西得到發展。
隨着建築師的努力,中國現在已形成了幾種不同的建築文化傾向,有(1)對原有文化的維護,表現為對原有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但是我們應該明白對文化結構的維護並不等於我們不再創造新的東西了;(2)對原有文化結構的延續;(3)文化結構的上的嫁接,對原有文化結構加以優化或其他異化;(4)古樸文化的新概念。不論從以上那一種傾向來説,我們應該明白,我們在對靜態歷史文物的保護中都應該重視動態的傳統文化的更新和發展,這具體的建築實例如清華建築師吳良鏞設計建造的北京菊兒衚衕,它並沒有停留在原有北京胡同的模式上,而是在提供了現代公寓住宅所具有的便利的生活設施與私密性的基礎上,創造了符合北京傳統城市空間機理的新四合院居住類型,使傳統的民住模式在現代化城市環境中得到發展。一個古老文化與現代文化的相互呼應,這也就是一個文化真正的情懷。繼承、汲取與發展三者不可偏廢其一,對待過去建築文化不適應的部分,我們應該果斷地拋棄不打折扣、不受其約束。正如樑思成在1944年所着的《為什麼研究中國建築》中所説的”因為最近建築工程的進步,在最新的建築理論立場上看,‘宮廷式’的房構已經不合乎近代科學技術的理想…‘宮廷式’的嘗試在藝術上的失敗,可拿文章做比喻,它們犯了堆砌文字抄襲章句,整篇結構不出於自己,辭藻也欠雅馴。“任何事物都是發展的,不適時宜的必會消失,古代建築是以古代的生長為源泉而創作的,它們對今天來説是流而不是源,我們可以對傳統的建築進行復制、仿製,也可以從中提取建築符號進行拼貼,甚至對其建築形象變異和進化,這些都不為過。可怕的是建築文化的民族性和民族特色的人為凝固和神聖化,我們應該從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中尋找構思的源泉,而不是故步自封,停在自己的圈子裏邊走不出來。劉致平在其《中國建築類型及結構》中就指出”仿造因襲復古則是倒退的行為,不足以言創作…過去的古老必須批判地接受。“我們既不能在自己的圈子裏徘徊,也不能完全開放自己失去自己的特色,不能發展自己的一元化經濟,也不能發展自己的一元化文化。建築只有在多樣化的文化下才能出現百家爭鳴的繁榮氣象。因此我們必須認識到民族建築文化傳統不僅具有高度的內部組織力量和穩定性,而且還具有一種將外部因素納入並同化的力量,它是民族傳統建築的一種張力,我們應時時刻刻讓這種建築文化傳統存在。
(三)中國建築文化下的建築師
建築師是建築的創造者,他的觀念、意識時刻都會影響着建築的風格、建築的形態。作為一名建築師,擁有必備的技能,如表現、創新、理論、法規等,這些都是其所具備的基礎,正如人之為人,這些都是作為一個建築師之所以為建築師的基礎。在此我不討論作為一個建築師應該具有那些技能,我只是想説一下作為一個建築師應該具有的思想和作為一個建築師應該具有的人格魅力,每一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思想,作為一個建築師則更應該有敏鋭的洞察力、超前的、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只圖名利,可以説其成就將是有限的,因為脱離人民的東西怎能讓人民稱讚呢?如果這樣其充其量也只不過是一名高級的泥瓦匠。勒·柯比西埃、賴特、貝聿銘、樑思成等他們追求的不僅僅是名利,他們將建築已經看作了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因此他們在作品中付出的是自己的激情,正因為如此他們的作品代表了他們的思想。如日本山崎實對一名建築師的詮釋是這樣的:”(建築)使你常常想去觸摸它,不僅在表面上,而且在內心上也想去觸摸它。“因此作為一名建築師其創作源泉不僅來自對人民生活的理解和熱愛、還來自於自己內心深處最基本的職業道德和藝術底藴的薰陶、來自自己對現代物質和技術的態度,而不是抽象地玩弄無根的”形“和”飾“。
從以上所討論的各點中我們應該有了對中國建築文化基本輪廓和其面臨的問題以及其發展方向的認識,我們應該明白一個文化的傳承是我們要了解這個文化、熱愛這個文化,是弄清楚這個文化的源和流。我們應該在自己文化和未來文化之間保持正確的態度,對這一切都採取揚棄的態度進行吸納、繼承和發展,為擁有自己特色的文化進行奮鬥。

四、中國傳統節日與民間習俗



中國重大的傳統節日有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此外,各少數民族也都保留着自己的傳統節日,諸如傣族的潑水節、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彝族的火把節、瑤族的達努節、白族的三月街、壯族的歌圩、藏族的藏曆年和望果節、苗族的跳花節等等。
1、春節是中國人一年中的第一個傳統佳節。過去,春節被稱為”新年“,因為按照中國歷史上一直沿用的農曆,這天是正月七年級,為新一年的開頭。據記載,中國人民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它是由虞舜興起的。公元前兩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着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算是正月七年級。據説這就是農曆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採用公曆紀年,農曆新年便改稱”春節“(大約在公曆1月下旬到2月中旬之間)。春節時,家家貼春聯、貼年畫、裝飾居室。春節前一夜叫”除夕“,是家庭團聚的重要時刻,全家人歡聚一起,吃一頓豐盛的”年夜飯“;許多人通宵不眠,稱”守歲“。次日,大家便開始到親朋好友家裏”拜年“,相互問候,祝願在新的一年裏萬事如意。春節期間,傳統的文娛活動以獅子舞、龍燈舞、劃旱船、踩高蹺最為普遍。
2、農曆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這是春節後的第一個月圓之夜。相傳,漢文帝(前179—前157年)為慶祝周勃於正月十五勘平諸呂之亂,每逢此夜,必出宮遊玩,與民同樂,並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司馬遷創建《太初曆》,將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隋書·音樂志》日:”每當正月,萬國來朝,留至十五日於端門外建國門內,綿亙八里,列戲為戲潮,參加歌舞者足達數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當隨着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過元宵節,有吃元宵和觀燈的習俗。元宵以糯米粉為皮,內裹果料糖餡,圓形,是“團圓”的象徵。元宵節觀燈始於公元一世紀,沿至當代仍在各地盛行。每到元宵節之夜,許多城市舉辦燈會,展出各種彩燈,造型新奇,千姿百態;在農村,則舉行文娛活動,如放焰火、踩高蹺、耍龍燈、扭秧歌、盪鞦韆等。
3、中和節在農曆二月二,俗稱龍抬頭。此時正值驚蟄前後,春歸大地,萬物復甦,蟄伏在泥土或洞穴中的昆蟲蛇獸將從冬眠中醒來,傳説中的龍也從沉睡中醒來,故名龍抬頭。古時龍是神聖的象徵,所以就借龍來驅逐害蟲。明代曾流行薰蟲兒,二月二這天人們要把元旦祭祀餘下的餅,用油煎,以此薰牀和炕,叫薰蟲兒。在農村,老百姓用草木灰蜿蜒圍宅一圈,再入院內繞水缸一圈,中引龍回。有趣的是,這天的飲食也多以龍為名。吃水餃叫吃龍耳,吃春餅中吃龍鱗,吃麪條叫吃龍鬚,現在的“龍鬚麪”大概就是由此得名的。小孩這天剃頭理髮,叫“剃龍頭”。婦女在這天還不動針線,據説是為了避免傷龍眼。也還有以蠟燭照房子牆壁,有“二月二,照房樑,蠍子蜈蚣無處藏”之語。不過這個節日現已被人們遺忘了,但吃春餅等習俗至今還有。
4、清明掃墓祭祖4月5日前後為清明節。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已有2000多年曆史。公曆四月五日前後為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二十四,請保留此標記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清明節原是祭祀祖先的節日,而如今更多的是在這一天開展祭掃烈士陵墓、悼念先烈的活動。清明時分,天氣轉暖,草木復萌,人們常常結伴到郊外踏青、放風箏、欣賞春光,所以清明節有時也被稱做“踏青節”。
5、端午悼念愛國先人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本名“端午”。《太平御覽》卷三十一引《風土記》有“仲夏端五,端,初也”之句。一般認為,它是為紀念中國古代詩人屈原而產生的。屈原(約公元前340-前278年)是戰國時期楚國人,他因自己的政治理想無法實現,又無力挽救楚國的滅亡,當秦國滅楚後,五月初五抱石投汩羅江自沉;江邊羣眾得知,便紛紛駕舟打撈屈原屍體。為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後人把這天定為端午節。每逢此節,民間有帶香袋、吃粽子、賽龍舟習俗。香袋錶示屈原的品德節操如馨諡藝,萬古流芳:粽子原是防止魚把屈原的屍體吃了,後成為節日食品,劃龍船則表示去營救屈原。
6、農曆七月初七夜,稱“七夕”,是傳説中牛郎織女每年相會的日子。是夕,陳瓜果子於庭中,女孩子結綵縷,穿七孔針。據説先穿完者為巧。“乞巧節”,又由於多是女孩子參加,故稱“少女節”。
7、中元節在農曆的七月十五。是傳説中地官的生日,所以又稱“鬼節”。佛教徒這天要設“盂蘭盆”,施齋供僧,舉行誦經法會以及水陸道嘗放河燈等宗教活動。中國大約是在梁武帝時(六世紀上半葉)始設“盂蘭盆齋”的。現在,設“盂蘭盆”的在民間少見,但放河燈的習俗卻中秋闔家團員農曆八月十五為中秋節,又稱“團圓節”。八月十五居秋季之中,故名“中秋”。中秋節最早源於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禮制。魏、晉、唐、宋以來,逐漸演變成賞月的風俗。“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一書,而真正形成全國性的節日是在唐代。據傳這個中華民族重要節日的形成與“唐明皇夢遊月宮”的故事有關。在古代,每逢中秋人們就用精製的糕餅祭奉月神;祭奉之後,全家人分吃,表示閤家團圓歡聚。這種風俗,一直流傳到今天。
8、重陽節登高敬老重陽節為農曆九月初九,是魏晉以後興起的節日。“重陽”、“重九”之名,肇於三國時代。主要有五種傳統習俗。一是登高,此時秋高氣爽、景色宜人,正是遊歷的好季節,既可以陶冶情趣,又有益於健康。二是插茱萸,可驅秋蚊滅蟲害。三是飲酒賞菊。農曆九月正是菊花盛開之時,觀賞千姿萬態的秋菊,喝幾盅菊花酒,也重陽節的樂事。四是食重陽糕。人們把糧食製成白嫩可口的米糕,謂之重陽糕,而“糕”又與“高”諧音,食之謂可步步高昇。五是開展敬老活動,從古至今重陽敬老之風綿延不絕。
9、農曆十二月(又稱臘月)初八,俗稱臘八節。早先傳説這天是釋迦牟尼成道的日子,寺院都要煮粥祭佛,後來成為民間習俗,以示五穀豐登。
民間有這樣一首俗曲;“年年有個家家忙,二十三日祭灶王。當中擺上一桌供,兩邊配上兩碟糖。黑豆乾草一碗水,爐內焚上一股香。當家的過來忙祝讚,祝讚那灶王降吉祥”。它反映了過去民間祭灶的情景。這天由於特別熱鬧,有人甚至認為這是農曆新年的“彩排”,所以又稱過小年。現在儘管設有在祭灶的了,但每年臘月二十三前後賣的關東糖、至今仍是人們喜愛的傳統食品。

中國風俗人情大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