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客家元宵節的習俗

來源:人人運程網 3.22W

中國是一個有着幾千的文化歷史的文明大國,民俗文化是漢文化中濃厚的一筆,而元宵節是民俗文化中閃亮的一點。你對元宵節瞭解多少?你知道客家元宵節的習俗是什麼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揭祕客家元宵節的習俗

  客家人的習慣與中原文化有着密切的聯繫也有着地方的特色。如客家人的遊大龍、“古事”、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活動起源於中原。

客家人是過了元宵節、吃了湯圓以後,就要送回家過年的親人出遠門,表示祝願親人一年在外平平安安、年底再回來團圓。在元宵節或早三幾天,上一年“添丁”的人家要在祖屋中廳的樑上懸掛大紅燈籠,並請親朋好友前來喝酒祝賀,期間户主抱來去年出生的男嬰,先向先祖神位參拜,接着參拜長輩,長輩給“利市”表示祝願,完畢後眾人開懷暢飲。吃過“燈酒”,男嬰就算正式加入家族行列,將名字注入族譜。一般是一個兒子掛一個燈籠,哪個圍屋掛的燈籠越多就越光彩,表示人丁興旺。江西贛州客家文化源遠流長,在元宵節更是別有一番景象,人們用遊彩龍、儺舞、唱戲、放添丁炮、舞燈火等方式來祈求五穀豐登、人丁興旺、國泰民安。

梅州地方的元宵節節慶有迎鑼鼓、燒“煙架”、“火龍”,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豐順縣埔寨鎮元宵之夜以迎鑼鼓、燒“煙架”、“火龍”而飲譽海內外。

閩西客家元宵節節慶形式最有代表性的是姑田遊大龍、羅坊走古事等。姑田遊大龍活動始於明代,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正月十五元宵夜,兩百多節、千米長的大龍,蜿蜒於姑田鄉間村落,穿行於大街小巷,騰挪起伏,活靈活現;所到之處,家家門前點香燭、擺果茶、放爆竹,迎接“龍遊大地,喜到人間”的場面熱鬧非凡。羅坊走古事是以宗族為單位,以族或以房為一棚古事,每棚古事挑選兩名十歲左右的俊童,按戲曲裝扮,化裝臉譜,身着戲袍,一名扮主角坐上頂,一名扮護將坐轎台。永定縣撫市鎮“走古事”中常見的故事有魁星點燈、桃園三結義、五虎將、六國拜相、七仙女下凡、八仙過海等。閩西客家元宵節集中反映了漢民族和畲、黎、瑤族等文化融合而創造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客家慶典,它具有原生性、人文性、質樸性、教育性,是客家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此外,還有一些個別地方才獨有的元宵民俗活動,大家一起欣賞下。

魁星點鬥
  魁星,客家民間信奉的神明。傳説他聰明智慧,才氣過人,客家人把信奉魁星作為勉勵後代崇尚知識、勤奮讀書的傳統習俗。

閩西新泉鄉燒炮
  閩西新泉鄉有東南、西、北三個村,每逢正月十四,家家購1萬至10萬響鞭炮,用一塊門板作墊,將爆竹圈成三角形,像一面旗子,懸掛在屋前空坪上。次日凌晨1時許,村民用轎抬着"三太祖師",舉着獅、豹、龍、鳳旗,敲鑼打鼓,自北村、西村至東南村遊行一日。每到一家門前,村民就燒香點燭,拱手祭拜,燃放懸掛在屋前的鞭炮。只聽一聲聲炸響,震耳欲聾,頃刻之間火光沖天,硝煙瀰漫。"炮團"燒而非放,故名"燒炮",取一年大發吉利之兆。

閩西姑田遊大龍
  閩西姑田遊大龍,始於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意在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每條龍從90節到150節不等,每節4米,龍身直徑70釐米左右,每節由5個青壯年輪流抬舉遊動,有“天下第一龍”之譽。每年正月十三下午,大龍出遊前,先由10多個人帶上工具"查修龍路"。次日黃昏時分,一條十分壯觀的大龍有如騰雲駕霧,緩緩行遊。龍遊大地,百姓緊隨,家家門前燃松明、點燈燭、擺果茶、放炮仗。正月十六上午,焚燒龍身,但龍頭、龍尾上的龍珠不能燒。抬龍板的人最後競相往家裏跑,誰先到家誰最吉利。至此,整個遊大龍活動結束。豐順埔寨燒火龍正月十五元宵節,是農曆年頭一個月圓之夜,它象徵着幸福美滿。

元宵夜豐順縣埔寨燒火龍
  燒火龍是傳統的民間文化活動,由燒火樹(燒煙架)、燒禹門(鯉魚跳龍門)、燒火龍三項組成,至今有300年曆史。“埔寨火龍”由鐵絲、竹料、紙等紮成,繪上鱗、角、爪,龍首至龍尾長達數十米。在龍身上安裝煙花、炮竹、火箭多達數千枚,龍頭、龍尾裝的火藥更數不勝數。一條火龍由三四十個赤膊青年手擎,加上鼓樂手、龍蝦、金魚等人,整個隊伍達200多人。燒火龍,意在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添丁添財。

這些豐富多彩、爭奇鬥豔的元宵節慶民俗活動,是客家地區數百年來的一種文化積澱,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客家人的社會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既活躍了當地羣眾的文化生活,又成為客家傳統精神得以世代傳承的一種載體,是一項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對之進行繼承、發展與弘揚,對於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設與和諧社會建設,都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小結: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這是客家民間最重要的民俗節日之一,更是一年中各種民間文藝活動最集中、最豐富多彩的一個節日。在客家地區,鬧元宵的習俗也由來已久,至今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模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