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指的是哪三彩 唐三彩介紹

來源:人人運程網 1.54W

唐三彩誕生於唐代,是唐代很受歡迎的傳統工藝品,在陶瓷史上也是很有名的。唐三彩之所以叫唐三彩,是因為它有三種基本色彩。但是不是隻有三種色彩。一起跟着小編往下看看唐三彩是指的哪三彩吧。

唐三彩指的是哪三彩 唐三彩介紹

唐三彩,中國古代陶瓷燒製工藝的珍品,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是盛行於唐代的一種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黃、綠、白、褐、藍、黑等色,而以黃、綠、白三色為主,所以人們習慣稱之為“唐三彩”。因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於洛陽,亦有“洛陽唐三彩”之稱。並且沿用至今,享譽中外。

  1899年修隴海鐵路時,在洛陽出土了一批陶器,每一陶器上都施有黃綠白、黃綠藍或黃綠赭等三種顏色的彩釉。這批陶器後來運到北京,引起着名學者羅振玉、王國維等人的重視,將其定名為“唐三彩”。隨着出土陶器、陶俑的增多,人們知道,“唐三彩”並不限於三種顏色,單色、雙色、三色以上的都有,但“唐三彩”的名稱卻約定俗成了。

  唐三彩是我國一種獨特的美術陶瓷,既指唐代陶器或陶俑上的彩釉,也指着此彩釉的唐代陶製品。唐三彩的種類很多,主要可分為人、動物和器物三種。

  由於當時日用青瓷和白瓷的生產已經發展起來,而三彩陶器燒成温度較低,胎質鬆脆,防水性能差,實用價值遠不如瓷器。所以唐三彩除極少部分作日用品與陳設品外,大部分都用作隨葬品。現在所見的完整的唐三彩,大多是從唐墓中出土的。唐三彩主要出於中原地區,尤其是洛陽、西安附近,其他地方數量有限。可見唐三彩當時流行於中原地區,供兩京一帶大小官僚享用。

  唐三彩的胎料是高嶺土,唐三彩上的釉質,主要成分是硅酸鉛,呈色劑是加入釉料中的各種不同的適量的金屬氧化物。以氧化鐵為着色劑的黃釉,有從棕紅色到淺黃色的不同變化。黃、綠、白、藍、黑等幾種釉色雖然簡單,但經過藝人們精心創作,就會呈現有淺黃、赭黃、淺綠、深綠、翠藍、茄紫等色彩,而產生一種斑駁暈纈、十分富麗的藝術效果。

  三彩俑的頭部多不施釉,這一方面是為了“開相”的需要,便於在上面塗畫,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防止釉質下流成為大花臉。釉質下流是製作三彩的一大障礙,也是一大特點,正是由於釉質自然下流才產生許多複雜奇妙的變化,才使得唐三彩千姿百態,各具特色,沒有兩件完全一樣的作品。

  唐三彩中的三彩器出現較早,三彩俑是武則天后才出現,至唐玄宗開元、天寶年間達到頂峯。安史之亂後,國力衰落,經濟萎縮,唐三彩的數量品種都顯着減少了。以後遼金時代仍有三彩品生產。宋代,三彩又被運用到建築材料上,製作出大量黃綠釉彩的琉璃磚瓦。

  小結:唐三彩的特點主要是在造型豐富多彩,釉色巧妙的使用,還有唐三彩的胎質,唐三彩不管是唐代還是現代,都是大家喜歡的陶瓷之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