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上燈具體需要做什麼

來源:人人運程網 3.2W

上燈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理解,可能就是掛上燈,讓周圍亮起來。那麼關於客家文化當中的上燈是什麼意思,上燈主要是為了什麼呢?這種習俗主要是為了什麼呢?如果你也和小編一樣不懂的話,不妨一起來贛文化欄目瞭解一下吧!

客家文化上燈具體需要做什麼

客家文化博大精深,璀璨奪目。有一種鮮為人知的客家民俗——“上燈”。客家上燈習俗流傳的族羣、區域很廣,它以“添丁”為中心,以“燈”的形式而展開的祭祖、慰祖活動。又稱“賞燈”“升燈”。

“上燈”的由來
  在客家,“燈”是方言“丁”的諧音,又是光明、希望、燈火燎原、生生不息的象徵。客家人從中原祖地一路披荊斬棘,最後落户在現閩粵贛三地交匯地區,其獨特的生活經歷,使客家人形成了族羣團結,共同禦敵的生存需要,由此產生的客家人尊祖念恩的傳統,借“燈”慶祝“添丁”。

"上燈“即添丁
  在客家宗族社會,凡是男孩都要舉行“上燈”儀式,一生只有一次。“上燈”者年齡不分大小,剛誕下不久的男孩叫“升新丁”,年齡比較大的,因多種原因沒有舉行此種儀式的叫“升老丁”。因此,“上燈”實是各姓各族為當年新添男孩而舉行的慶祝活動。

"上燈”的時間
  每年,凡本姓本族有“添丁”(即生有男孩)者,必須在祖祠上廳掛上一盞新燈籠(諧“新丁”)。“上燈”的日期最早為正月初九,最遲為正月十九,但多為正月十五前後一兩天。“上燈”意為向祖宗彙報,某家添了新丁。

"上燈"的形式
  “上燈”時要辦“三牲”,酒果敬祖公及天地神明,講究的還辦“上燈酒”請親友團聚、祝賀。此俗在客家聚集地區,其禮節更繁,而且有所演變,他們在“上燈”後,中間還要“暖燈”(是“上燈”過程中的一項活動,不能説是“暖燈節”)。最後才“敬祖謝天地”,非常隆重熱烈,有“一家添丁,全村慶賀”之氣氛。

“上燈”習俗的改變
  生了兒子的客家人在來年的元宵節這天就要在自家祠堂裏上燈,即掛上一盞精美的燈籠,然後請村裏有尊嚴的老人,抱一下男孩,並把他的名字正式寫進族譜裏,男孩就正式成為了這個家族的一員,之後擺下酒席,宴請全村的男丁前來喝酒。隨着社會文明的進步,現在很多生女兒的也鬧燈,女兒也進入族譜。

小結:上燈在客家文化當中,就是表達添丁的含義,就是入族譜的儀式。最開始只有男生可以上族譜,後來女生也可以進入了族譜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