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建言請讓漢服復興不再是一場秀

來源:人人運程網 2.68W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有着上下悠悠五千年的文化背景,漢服文化便是這其中的一種。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近幾年漢服再次受到了眾人的關注。那麼,反覆復興能否成功呢?讓我們一起來關注下吧。

網友建言請讓漢服復興不再是一場秀

  十幾年前的上海APEC,火了唐裝;幾周前的北京APEC,火了新中裝。被討論的不僅僅是衣服本身,還是一種文化的選擇和傳承。

從最初被認為是奇裝異服,到現在升級為國學班的正常行頭,在十幾年中,漢服的發展,不可謂不迅速。以復興的名義,漢服逐漸離開小眾羣落,向更廣闊的大眾羣體鋪展開來。這是一代人尋求文化認同的過程,也是一種建立文化自信的嘗試。

在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樓宇烈眼中,漢服是隨着時代變化而變化的,但有幾個元素不能變。“一個是中國人崇尚自然,所以從來不墊肩,都是溜肩的;第二個,不會在服裝上開個窟窿眼係扣,這就漏氣了,總是釘釦;第三個,漢服背後的裁剪,是拼的,不是整片的,前後相對應,體現陰陽相合的理念。這幾個元素只要保持住,就是傳統。”

一名電力工人發起的運動
  十幾年前,也就是2003年的11月22日,一個叫王樂天的電力工人,穿着自己剪裁製作的漢服,出現在鄭州的鬧市街頭。頂着一頭現代短髮,卻身着古樸的寬袖長袍,這引起了人民羣眾的熱烈圍觀。有人好奇、有人譏諷、有人疑惑,更有人因為其衣酷似和服而謾罵。

王樂天被後來的漢服運動者稱為漢服第一人,當時的報道里寫道:“絕跡三百多年的漢族服裝,重現神州街頭。”

當時,2001年APEC唐裝的熱鬧勁兒還沒過去,逢年過節,唐裝是中式服裝的主流,但唐裝被認為是西式剪裁的滿族元素衣服,很多人並不認可用它來代表中國的傳統服飾。也由此,網上掀起了熱火朝天的討論,大家糾結的核心問題是:“漢族的民族服飾是什麼?”

於是有那麼一小部分人,經過無數次的爭吵和辯論,達成了關於“漢服”概念的共識:“漢”是漢族的漢,漢服即漢民族的傳統服飾。不過,當時的討論更多是紙上談兵,直到王樂天上街,漢服才在現實生活中正式上線了。

與傳統文化中的文學、中醫、戲劇、建築等等都不同,漢服作為近年興起的傳統文化,看似高大上,其實出身很平民。它的發源地是網絡——論壇、貼吧和QQ羣。在微博賬號“漢服資訊”所發起的漢服調查中,接近七成的“同袍”主要通過網絡接觸到漢服。

漢服運動最初帶有網絡亞文化的特點,小眾而新潮,有人甚至將它稱作一羣小孩的“過家家”,時至今日,穿漢服的主力軍依然是一羣熱血的年輕人。

根據“漢服資訊”的統計,漢服“同袍”的平均年齡為21.1歲。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佔到了整個漢服“同袍”總數的43.02%,25歲以內的,佔到了總數的84.08%,36歲以上的人只佔總人數的2.26%。

“漢服運動是由大學生在學校裏組織漢服秀展開的。”濟寧市文物局副局長、多次組織祭孔大典的楊義堂認為,“大學生在推動和迴歸傳統文化方面總是先知先覺的。”

這是一場自發的民間運動,沒有官方參與,普通人在業餘時間通過翻閲資料,摸索着建立起漢服的理論體系,確定漢服的標準和形制。

漢服吧前吧主月曜辛在《漢服》一文裏回憶説,當時各種資料都非常難找。“一個朋友跑遍大半個洛陽,也只在舊書店的角落裏找到一本沈從文的《中國服飾史》。”

最初,穿漢服上街被看作標新立異的行為藝術,很多民眾並不理解。“你們幾點表演啊?拍戲的吧?少數民族吧?韓國人吧?你們是日本人吧,腦殘吧?穿和服幹嗎?”濟南漢服同袍羣的管理員總結了這些年來令人哭笑不得的質疑。

最激烈的衝突爆發於2010年的重陽節。當時一位姑娘穿着漢服前往成都春熙路德克士就餐,卻被反日隊伍誤認為是穿和服。他們強迫她脱掉外套和裙子,並當眾燒燬。這位姑娘當時身上只剩下一件T恤衫,一個好心人把買給女朋友的褲子送給她,她才得以離開。

對於漢服運動起初的小打小鬧,官方一開始更是不認可。“以前在濟南府學文廟,這個祭拜孔子的地兒,卻不允許着漢服入內,説奇裝異服不能進入省級文化保護單位……”濟南漢服愛好者蒼半夏説,“説‘要拍照得租我們這兒的漢服,你們自帶的不行’,但是他們提供的衣服多是影樓的古裝,並不是漢服。”

楊義堂也説,2006年、2007年在曲阜孔廟舉辦祭孔大典時,他本來想提倡漢服,但是上級都覺得穿漢服不是很好,“他們不能接受,覺得不夠嚴肅,選擇穿唐裝。”楊義堂説。

漢服運動從發生之日起,就和其他傳統文化的傳播走着不同的路。這是一場自下而上的運動,帶着一股專屬於年輕人的衝勁兒和草根味兒。漢服吧第一任吧主溪山琴況將漢服運動視為“民間力量的生長,民間智慧的覺醒”。

所有漢服都是當代的
  在百度漢服吧的一個帖子裏,有網友貼出一張漢服圖片,問:“這個漢服是什麼時期的?”吧主回道:“所有漢服都是當代的。”

對於不瞭解漢服的人來説,漢服大約等於古代的衣服。濟南漢服羣的管理員花落説,很多人對漢服感興趣,是覺得能正大光明地穿“古裝”。“所以一部人進羣一段時間發現我們穿的不是古裝,沒古裝飄逸,沒古裝仙兒,就會退羣。”

事實上,在漢服運動者的定義裏,漢服與古裝相距甚遠。漢服是復興而不是復古,幾乎每個被採訪者,都會特別強調這一點。漢服的形制遵循古代,但是你並不能從古代找到一件一模一樣的衣服。

來自廣州的漢服網友烏鴉説,漢服當初的定義是漢人自願穿着的情況下,持續了兩朝或以上的、並且衣服上不存在讓人對漢服認知有混淆的款式。“我們所説的漢服並不是把古代衣服穿上身,而是需要精簡、提煉出什麼叫做‘漢’,建立起承接過去又屬於現代的漢服體系。”烏鴉説。

所以,漢服並不是針對某一朝的復古運動,這與學界的觀點也是相符合的。“我們要避免把某一種形制,一對一機械地當做我們的傳統文化,傳統文化很寬泛,是動態的,是一個歷史發展過程。”對服飾文化頗有研究的山東大學學報退休編輯苑濤説。

但是如此寬泛的朝代限定,使漢服的形制產生了很多爭議。烏鴉説,漢服內部最大的爭論是在漢服的表現,即復興的度的問題上。“有些人認為從哪裏跌倒就從哪裏站起來,所以復興漢服就是穿上明朝的衣服,有些人認為每個朝代各有特色,不應該往某個朝代偏移,有些認為應該從最根本開始提煉,發揚漢人的元素,某些款式哪怕古代漢人穿過的,都不叫漢服。”

在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樓宇烈眼中,漢服是隨着時代變化而變化的,它的範圍更廣。“從服飾的角度來講,有幾個元素不能變。一個是中國人崇尚自然,所以從來不墊肩,都是溜肩的;第二個,我們不會在服裝上開個窟窿眼係扣,這就漏氣了,我們總是釘釦;第三個,我們背後的裁剪,是拼的,不是整片的,前後相對應,體現陰陽相合的理念。這幾個元素,不管是漢代的形式,還是唐代的形式,還是明清的形式,都保留着。漢服只要保持住,就是傳統。”

雖然樓宇烈教授並未參與漢服運動,但是這反映出,對於漢族服飾的復興,不論是學界還是平民,都贊成取其傳統部分,同時加以創新。只是何為傳統,還有許多值得討論的地方。

正因為是復興而不是復古,漢服運動者對於漢族傳統元素的服裝也很有認同感。最近北京APEC推出新中裝後,在漢服同袍內部,好評較多。“APEC的中裝美美的,意義非凡。”濟南漢服羣的管理員説,“這是中國作為多民族國家的一次形象展示,要做到不偏不倚,採用漢族傳統服飾對襟、褙子的元素,也有近代盤扣的體現,女裝也融合了傳統服飾元素,採用更經典的宋錦,與時代共同進步、融合、改進,簡直不能更好了。”

漢服配皮鞋,這樣就很好
  媒體的報道多使用漢服愛好者一詞,但是漢服運動者從不主動認領這個詞。“漢服愛好者這個詞其實挺沒禮貌的。”烏鴉説。

“因為對於我們來説,這是作為漢族對於自己形象的一次再選擇,也就是隻要你是漢族,你可以選擇什麼代表自己的形象,並不是愛好。同樣,漢服粉之類的稱呼也很討厭,我們是普通的漢人啊,只不過我們選擇了這件衣服罷了。”

如果你不瞭解漢服,在瀏覽漢服相關論壇時,你會發現這樣一個奇怪的現象:有人一身古裝,從髮飾到鞋子,無一不古,但是被漢服同袍們一頓猛批;有人戴着眼鏡,穿着皮鞋,穿漢服,卻被許多人點贊。

歸根結底只是一件衣服,既可蔽體又很美觀,如果刻意配上精美的髮飾、考究的古鞋,只會增加造作之感。

烏鴉説自己選擇漢服,並非單純地為了祖先而穿,也不是出於所謂的極端民族情緒。“人需要找一種形象代表自己,這就是個重新選擇與認知的機會。我一看到漢服這個概念及拿出來的衣服後就覺得,我要選擇這種衣服作為自己的文化代表而不選別的,就是這樣簡單。”

漢服運動者大多有一股執拗勁兒,他們嚴肅且認真,把漢服當做一個信仰。很多時候,從他們身上能感受到一股狂熱。

這股狂熱,不是對於衣服的痴迷,而是對於民族文化認同的追求,以及對於文化復興的期望。“漢服迴歸是尋求文化自信,體現中華文化的洋洋大觀和氣派。”楊義堂説。

確實,服飾代表着一種文化認同,“服飾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是相通的。服飾是文化的表徵和外在形態,反映人們的生活價值與生活觀念。”苑濤説。而這種認同首先表現在禮儀上。“中國古代對於禮儀的表現,很多時候表現在服飾上。像《禮記》裏的喪服制,對於喪服的規格和制度有非常嚴格的規定,不同的形式代表着親屬遠近,反映人際之間的等級制度。”苑濤説。

“從衣衫上能夠看出禮儀。”楊義堂也這麼認為,“俗話説‘待人接物吃飯穿衣’,服飾反映文化認同和文化傳統,像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提倡穿西裝,這就代表着向西方學習。漢服也如此,代表着傳統文化的迴歸。”

而借漢服之名復興禮儀,正是漢服發起者們一直所堅持的。溪山琴況説:“垂衣裳而天下治,衣冠整而禮儀齊。華夏復興,衣冠必然先行,層次遞進,一脈相承。”

在漢服運動最開始的時候,就是以各種傳統節日的活動為主。人們成羣結隊,穿着漢服,端午射五毒祭屈原,重陽登高,中秋拜月,七夕乞巧。

周杰倫拍漢服MV
  漢服運動發展到今天曆經十餘年的時間,從開始的小打小鬧,發展到現在,早已不侷限於一羣狂熱者的小圈子,而是越來越大眾化、全民化。

漢服吧前吧主月曜辛説,“2005年末,那時的漢服吧,來來回回就那麼幾個ID、IP,全國範圍內也就那麼幾套漢服借來借去。就算是負面報道,十天半個月也沒一個。”而現在,漢服貼吧的關注人數已達40萬,每週新增會員的人數約有四千人。

漢服摘下小眾文化的標籤,開始登堂入室。今年6月,江蘇師範大學舉行2014屆碩士研究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全體師生均着漢服參加,坐在主席台上的,不乏教育部的高官。

孔子文化熱和國學熱讓漢服被主流所接受。楊義堂説,現在在曲阜,一天能看到三四撥穿漢服的人。“曲阜這幾年興建了許多國學學校,成規模的就有十幾個,這些學員們常穿漢服在課上課下走動。”楊義堂説。“大街上、孔廟裏的遊客也穿,有的是租借的,有的乾脆自己帶。鄒城的孟廟裏,父母們為考上大學的孩子舉辦成人禮,青年人穿着漢服舉辦婚禮,都很常見了。”

漢服已經不再是一場秀,開始滲透到民間生活。

提到漢服的推廣,方文山——周杰倫的作詞人,是個繞不開的人物,他成立了北京方道文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市場化運作推廣傳統文化,其中的重頭戲就是漢服。11月初,他在西塘舉辦了第二屆漢服文化周。最近,周杰倫新專輯裏的歌曲《漢服》MV也在西塘開拍。

“我們希望通過時尚元素來包裝傳統文化,讓年輕人也能喜歡。”方道文山公司的負責人閆超強説,“現在漢服上街的回頭率依然很高,很多人對此不瞭解,我們希望一步步來,改變大家觀念,比如通過流行音樂等載體,起到引導作用,將漢服推廣到大眾身邊去,這樣才能走進生活。”

閆超強用周杰倫作曲、方文山作詞的《青花瓷》來舉例,如果單純介紹瓷器知識,大家不會感興趣,但是寫成歌曲,大家就會樂於接受,漢服的傳播也是如此。“讓大家都感興趣,不是硬推,受眾更廣。現在有些文化研究比較高大上,跟老百姓有距離,有間隔。漢服是一個走基層的嘗試,從下而上,讓大眾認識到漢服之美,想要深入瞭解。”他説。

不過,閆超強也表示,這種創新並不會拋棄傳統。“傳統的禮儀和文化不會變。但是要結合現代生活進行創新,將元素提取出來,與現代生活接軌,穿着傳統衣服走在大街上並不現實,我們需要貼近實際生活的新漢服。”

對於漢服的未來之路,楊義堂也表示,需要解決生活化的問題,“搞活動時穿可以,可是穿到政府機關去上班就不行了。”楊義堂説,“漢服也應該與時俱進,有變化,適應現代生活。”

小結:漢服包括衣裳、首服、髮式、面飾、鞋履、配飾等共同組合的整體衣冠系統,濃縮了華夏文化的紡織、蠟染、夾纈、錦繡等傑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30多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體現了錦繡中華、衣冠上國、禮儀之邦的美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