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的文化 古琴發展演變

來源:人人運程網 1.29W

中國樂器文化中,古琴是琴棋書畫中的一種,琴棋書畫自古以來就被視為文人雅士修身養性的必經之路,古琴的歷史悠久,在古代很多人用古琴來寄託自己的情感,古琴的文化有哪些?一起跟着小編往下了解吧。

古琴的文化 古琴發展演變

琴,在古代又稱瑤琴、七絃琴。近現代,為了區別其它樂器,稱之為“古琴”。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積澱、獨特的記譜及演奏方式以及美妙的音樂。

  中國十大古曲:高山流水、陽春白雪、廣陵散、漢宮秋月、胡笳十八拍、梅花三弄、夕陽簫鼓、漁樵問答,十面埋伏、平沙落雁。中有八支樂曲是琴曲。

  古琴的起源
  古琴是我們國家一件非常古老的樂器,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至今有5000年的歷史……關於是什麼人發明的,或者説是誰發明了古琴,有很多傳説:有伏羲、有神農、有黃帝、還有舜帝幾種説法,以漢代着名學者蔡邕所着我國第一部琴學專着《琴操》為代表的典籍認為:伏羲氏造琴,例如《太古遺音》就説:“伏羲見鳳集於桐,乃象其形削桐制以為琴”。其次,漢代的《新論》、《説文解字》、《風俗通義》等經典提到神農氏造琴,教化天下。同時,《尚書》、《禮記·樂記》、以及漢代史學巨着《史記·樂書》都記載,帝舜制琴。如《禮記·樂記》中明確記載:“舜作五絃之琴,以歌南風,夔始制樂,以賞諸候”。另外,還有不少遠古經書將琴的始創者還有其他説法。比如黃帝、顓頊。

  古琴及古琴音樂的發展演變
  已知的三張最早的古琴實物分別是:曾侯乙墓的戰國初期的十絃琴;長沙五里牌木槨墓的戰國九絃琴;長沙馬王堆漢墓的漢代七絃琴。

  1、萌芽期的古琴:
  最初的琴,十分簡陋,只有五絃(或有三絃的説法),文王,武王為彰顯自己的功業各加一弦,是為七絃,在使用過程中,不斷有古琴樂師為古琴增加弦數,以適應音樂的需求。

  當然,這一時期,古琴只可用來演奏空弦。

  2、早期的古琴:
  春秋到漢初古琴有了一些變化,古琴具有如下特點琴制短小,長形音箱,但都首寬尾窄,面賀底平,構造較簡單,沒有琴徽,早期的古琴,不僅造型不統一,差別較大,弦數也不一致。

  據此,我們可以推斷,這一時期的古琴,在演奏上,以空弦為主,最早甚至完全依賴空弦,晚期也只在同一根弦上使用了靠近琴尾的幾個按音,至於古琴後來使用較多的泛音,應該沒有使用,同時通過增加弦數以及轉換調式來豐富表現力。

  3、發展完善期的古琴:
  古琴在漢魏得到了進一步發展,有了完善的共鳴箱和標誌音位的琴徽,同時作為主流,大多數正常使用的古琴絃數也規範為七絃。古琴作為樂器也基本上定形,與今天的古琴區別不大。

  蔡邕的《琴操》,以及嵇康的《琴賦》、《聲無哀樂論》等着作顯示了古琴的藝術及理論已經達到非常高的水平。

  到了南北朝時期,古琴已經用文字進行記譜。現存最早的琴譜是《碣石調幽蘭》。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曆史,是南朝梁代丘明據民間曲牌所作的琴曲。

  古琴到了唐代,無論是在制琴,琴曲的創作與演奏,還是有記譜方式上都達到了一個小**。制琴有蜀中雷氏家族,春雷、吳地、張越、唐代的琴典型的一個特點就是面板厚且圓,音色渾厚,較適於唐代(以及之前的)聲多韻少的演奏風格。在記譜方面唐代曹柔新創了“減字譜”並一直延用至今。《大/小胡笳》在古琴發展史乃至中國音樂發展史上都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作者宮廷樂師、古代着名音樂家董庭蘭,就因為這兩支琴曲的創作而知名天下。高適有一首着名的唐詩:《別董大》“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這兩支琴曲的影響力。

  4、古琴藝術的成熟期:
  經過五代十國,北宋,到南宋,(雖然在政治、軍事上十分腐敗,而在文化上卻比較繁榮)。古琴藝術已經發展得十分成熟,突出的表現是浙派的出現,以及左手指法技巧的成熟完美,(當時已有閣譜——官方宮庭用譜、江西譜——民間文人中流行)古琴的“韻”得到了全面的發展。

  古琴的音樂表現力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這一時期的浙派琴家南宋·郭沔的具備極高水平的傳世琴曲,如《瀟湘水雲》《忘機》《漁歌》《樵歌》《佩蘭》《塗山禹會》等。隨着左手技法的豐富,古琴在樣式及製作上也有顯着變化,更加扁平。故有“唐圓宋扁”的説法。與此同時北方的遼、金、以及後來的元各朝,古琴都有許多古琴名家及論着:金·苗秀實《琴辯》,元·袁桷《琴述》。

  5、古琴的大發展時期:
  表現在,名家備出、不同風格不同琴派爭鳴。大量琴譜整理、出版和大量曲目的創作。

  明七年級直到清初,由於受到當局者的推崇,古琴在文人世界備受重視。又有進一步的發展。此時明朝政府需要重修禮樂,古琴自然成了一種比較理想的工具。

  明代出現了許多職業琴家。着名的如“浙操徐門”等。同時先後產生了許多風格各異的琴派,如松江派、虞山派、廣陵派、新浙派、川派、諸城派(梅庵派)、嶺南派、閩派、九嶷派等等。他們不斷完善前人作品的同時,還創作了《平沙落雁》、《漁樵問答》、《龍翔操》《憶故人》等一大批優秀的古琴曲。

  清末與民國年間由於戰亂和社會變遷,特別是古琴本身存在的侷限性,使古琴音樂瀕於絕滅。當時,全國各地也出現了一些琴會組織,如北京的“岳雲琴集”、濟南的“德音琴社”、上海的“今虞琴社”、長沙的“愔愔琴社”、太原的“元音琴社”、揚州的“廣陵琴社”,南京的“青豁琴社”、南通的“梅庵琴社”等,它們的活動都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其中尤以上海的“今虞琴社”,持續時間最長,對琴界影響最大。

  6、解放之後的古琴藝術傳承:
  老一輩古琴家了了可數(當時全國會彈古琴的人不過八十餘人)

  管平湖,打譜了《流水》《廣陵散》《欸乃》《獲麟操》等;

  查阜西,解放前發起組織了今虞琴社,《琴曲集成》,組織對古琴的搶救;

  吳景略,張子謙,琴藝高超一代宗師。

  當代琴家:着名琴家王永昌、王迪、龔一、吳文光、李祥霆,吳釗,還有青年古琴演奏家趙家珍、李鳳雲等。

  小結:古琴的文化歷史悠久,不是一般的樂器可以比擬的,雖然現代很多的興起的西方樂器,但是不影響古琴的發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