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起源於哪裏 你瞭解多少?

來源:人人運程網 5.49K

每種樂器都有它自己的故事和起源,有的是因為一些故事,有的是因為一些詩句而來,古琴有着悠久的歷史,在很早以前就成了琴棋書畫中的琴,所以能想象在當時琴的重要性,在中國樂器文化中古琴是其中之一,那麼古琴到底起源於哪裏呢?不妨跟着小編一起往下欣賞。

古琴起源於哪裏 你瞭解多少?

古琴,又稱瑤琴、玉琴、絲桐和七絃琴,是中國漢族傳統撥絃樂器,有三千年以上歷史,屬於八音中的絲。古琴音域寬廣,音色深沉,餘音悠遠。為中華文化中頗具魅力的藝術形式之一,備受後代先賢所器重。其與書法、繪畫、圍棋併為文人雅士所必備之藝。故有“琴棋書畫”四雅之説。

  自古“琴”為其特指,19世紀20年代起為了與鋼琴區別而改稱古琴。初為5弦,漢朝起定製為7弦,且有標誌音律的13個徽,亦為禮器和樂律物品。琴是漢文化中地位最崇高的樂器,有“士無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書”之説。位列中國傳統文化四藝“琴棋書畫”之首,被文人視為高雅的代表,亦為文人吟唱時的伴奏樂器,自古以來一直是許多文人必備的知識和必修的科目。伯牙、鍾子期以“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流傳至今;琴台被視為友誼的象徵。大量詩詞文賦中有琴的身影。

  現存琴曲3360多首,琴譜130多部,琴歌300首。主要流傳範圍是中華文化圈國家和地區,如中國、朝鮮、日本和東南亞,而歐洲、美洲也有琴人組織的琴社。古琴作為中國最早的彈撥樂器,是漢族文化中的瑰寶,是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起源
  琴的來源無從稽考,不過上古時期中華文明之初的各個氏族領袖都與琴的創始傳説有關,如伏羲造琴、神農造琴、唐堯造琴、黃帝造琴和虞舜造琴等傳説,但無考古支持和證實,應為附會之説。甲骨文中有琴字,不過它可能從像箜篌這種中東豎琴發展而來,而箜篌最早出土樣本是在新疆省且末縣,可追溯到公元前400年至前200年。關於琴的最早文字記載見於《詩經》,與琴相似的最古實物是曾侯乙墓中的築和十絃琴。築長度與現代琴相仿,而十絃琴長度是現代琴的一半,琴體較厚,琴面不平,無徽位。戰國中期和西漢則有比現代琴短些的七絃琴出土。曾侯乙出土的十絃琴面板呈曲線,琴頭微昂,腰部下凹,尾部上翹,下有一足,很像單足的夔,有禮器的象徵。

  古琴本身就充滿着傳奇,他的神祕色彩一直就是一個遠古的神祕的文化符號,他包容萬象,可謂容納宇宙,貫通千古,是中華文明的寶貴文化遺產,更是人類文明的寶貴財富。琴身長3尺6寸5分,正是一年的有365天的代表;琴面為弧形,則象徵着“天之為圓”,琴底為平面,則又象徵着“地之為方”。另為古琴上有13個徽點,用以標誌泛音的位置,則代表着一年的12個月及閏月。最初,古琴有五絃,代表着“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同時又代表着“宮、商、角、徵、羽”五音;大約公元前1000多年,周文王為了悼念他死去的兒子伯邑考,增加了一根弦;後來,武王伐紂時,為了鼓舞士兵必勝的信心和戰鬥的士氣,又增加了一根弦,於是古琴有五根弦演變成為今天的七根弦,史人又稱之為“文武七絃琴”。

小結:原來古琴的起源是跟一些傳説有關,而且最早文字是在《詩經》,給我們後代也留下了很寶貴的財富,讓我們可以領略到古琴的魅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