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地域形態有多少種?

來源:人人運程網 2.97W

地域形態是指某一地域所屬的地理狀態,地域形態變化萬千,有平原、有溝谷、有高山、丘陵、沙漠和雪地等等,特定的地域形態和歷史文化賦予生長於這塊土地上的人特定的精神面貌和個性品質,所以中國地域文化具有自己的特色。那麼,城市地域形態可以分為幾類呢?接下來,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揭祕地域形態有多少種?


  一、團塊狀城市
  這是在城市對磁心的向心力作用下形成的一種城市地域形態。城市的生產和生活活動在向心力作用下向市中心地區集中,城市地域呈同心圓狀向外延展,城市地域形態呈團塊狀,一般為單中心城市。即使有一些伸展軸也較短,與城市地域半徑的比值小於1.0。這種城市佈局緊湊,有利於生產部門的協作和管理,節省用地,也使市政設施更加經濟。

但團塊城市發展到一定規模就會產生一系列弊病。隨着城市地域呈同心圓狀向外擴展,往往造成工業區和生活區層層包圍城市,這在我國一些大城市工業佈局中是一個較為普遍的問題。團塊狀城市是平原地區一種較常見的城市地域形態。如中國的成都、合肥,美國的華盛頓、堪薩斯城等。團塊狀城市如果受到地形等因素的影響,只向一側延展而形成扇形城市地域形態。合肥市城市地域以老城為中心向外擴展,除了在東北面鐵路外側,城市規劃中有意識保留其間農田和菜地,其餘三個方向都有延伸,形成新的建成區。

二、帶狀城市
  主要是在沿交通線發展的軸向力作用下形成的一種城市地域形態,也有的是在受到地形因素的影響或外部吸引力作用下形成的。城市生活和生產活動總有對交通條件的依存性,城市發展沿交通線(鐵路、公路、河道等)向外擴展,最終形成條帶狀城市地域。此時,這些交通線便成為城市的發展軸。帶狀城市的外部形態是有兩個相反方向的超長軸,與城市半徑之比值大於1.6。我國南方河網地區以及沿鐵路線的中小城市中,不少具有帶狀的地域形態,如常州、西寧、沙市等。日本筑波科學城的帶狀地域形態,該城為70年代規劃建設的科學城,一條長達9公里的南北中軸決定了城市地域形態為帶狀,平行南北主軸,有兩條高速幹道,與境外高速公路接軌。

三、星狀城市
  當城市的發展軸並非一條或平行的若干條,而是由3條以上相互交叉的軸線構成時,城市在沿交通線的軸向力和對磁心的向心力共同作用下,形成有3個或3個以上的超長伸展軸的星狀地域形態。星狀城市具有明顯的向心性和離心性。我國的鄭州、秦皇島、嘉興等為星狀城市。嘉興市星狀地域示意圖,嘉興城在唐宋時建成的城區為團塊狀地域形態,明清時期,由於城區河道淤塞,不能通行漕運大船,城市沿環城河道向東、北兩個方向伸展。1909年滬杭鐵路通車,城市沿鐵路迅速延展。解放初期,由於陸路交通發展緩慢,城市仍以沿河伸展為主。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工業發展迅猛,在城市外圍形成大片工業飛地,城市地域呈鬆散狀態。60年代以後,城市地域擴散進入相對穩定階段,主要是以填充軸間空地為主。70年代後期,公路運輸發展較快,城市開始轉向沿路發展,以老城區為中心,沿四條對外公路及大運河伸展,各方向伸展長度為2.5~4.3公里,城市地域演變為星狀。

四、組團式城市
  城市由於受自然條件因素(如用地、河流阻隔等)的影響或在人為因素的作用下(主要是規劃和控制),建成區以河流、農田或綠地為間隔、形成具有一定獨立性的眾多團塊狀城市地域形態,稱為組團式城市。如我國重慶市市區,由於受山地地形和河流的制約,形成了有機疏散成組成團的地域形態。市區分解成市中區、江北、南岸、沙坪壩、大渡口、九龍口6個組團,它們之間以河流、山嶺、沖溝、農田等自然物間隔,各自保持相對的獨立性,就近生產生活,成為我國自然形成的組團式佈局的典型實例。國外一些大中城市規劃,採取有機疏散成組成團的思想,將城市市區分解成若干相對獨立的、有一定功能的組團(或小城市),組團之間留有綠地相隔,形成多中心、開敞式的地域形態。如赫爾辛基市、科隆市、杜塞爾多夫新區等。

其中科隆市市界內面積405平方公里,人口97萬人,分成9個區,綠地面積佔市區總面積的56.5%。這種有機疏散、開敞式的地域形態是改變我國一些大城市團塊狀、攤大餅式發展方式的一種有效的模式。

五、一城多鎮
  大城市周圍客觀上存在着大小不等的城市或城鎮,它們之間自然存在着錯綜複雜的吸引與被吸引關係,但這種關係並不是有機的有組織有秩序,不同於人為建設的衞星城或一城多鎮的佈局形態。一城多鎮的佈局形態是在城市的對外部吸引力或離心力的作用下,或是通過人為的規劃和建設而形成的,較多地表現為大城市和周圍的衞星城,中心城與衞星城之間存在着較為密切的聯繫,有的甚至為依存關係。在我國,衞星城的建設絕大多數是適應工業生產的發展而建立的。例如,上海市中心城周圍的閔行、吳涇、松江、嘉定、安亭、金山衞和吳淞等衞星城(其中,閔行、吳淞已劃入市區),是解放後隨着上海工業發展和中心城工業疏解而逐步建立的。從“二五”開始,為了解決一些規模較大、用地較多、運輸量較大、“三廢”較嚴重的冶金、化工、大型機電及有特殊要求的儀表工業的發展問題,陸續開闢了閔行、吳涇、嘉定、安亭、吳淞等衞星城鎮;“四五”期間,為配合引進國外石油化工、合成纖維等先進技術與裝備,發展石化工業,在杭州灣北岸金山衞一帶圍海造地,建設了金山石化衞星城;“五五”期間,為發展大型現代化鋼鐵工業,在長江口沿岸建設了上海寶山鋼鐵總廠,壯大了吳淞衞星城的規模。各衞星城鎮均以較便捷的交通線路與上海中心城聯繫,加上縣城和重要的集鎮,形成上海一城多鎮的佈局形態。

以上5種類型是對城市地域形態的抽象概括,可以認為是城市地域形態的一般理論模式。根據這些模式所開展的城市規劃和建設實踐在世界各地方興未艾。結合各城市的特點和條件,規劃師和建設者在改善城市地域形態、建設理想新市區方面作了不懈的努力。如根據有機疏散成組成團思想改造大城市中心區,根據一城多鎮模式建立衞星城鎮甚或平衡都市,根據城市發展軸理論提出建立城市發展走廊和發展軸等等,這其中不乏有成功的實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