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昂族的名人有哪些

來源:人人運程網 4.09K

德昂族也被叫為崩龍族,是中國五十六個民族之一,他與傣族、景頗族、佤族雜居在一起。所以繼承了這幾個民族共有的文化特徵。每個民族都有他們心目中的英雄,他們的傑出貢獻讓人們崇敬。現在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德昂族的民族名人有哪些吧!

德昂族的名人有哪些

民族名人
  塔瓦崗
  (生卒年不詳),雲南潞西人。19世紀初德宏地區德昂族、傣族起義的領袖。
  從14世紀中期開始,新興的芒市傣族土司逐漸控制了今德宏州潞西,盈江一帶的德昂族地區。到了清嘉慶年間,傣族土司採取極端蠻橫的手段強佔了德昂人的許多田地。這種歧視性對待激怒了向來崇尚民族平等的德昂族人民。清嘉慶十九年(1814),塔崗瓦振臂一呼,德昂人應者雲集,組成了一支場勢浩大的起義武裝。他們提出了“官家不公平,殺死官家解不平”的口號,聲稱“不把土司殺得七零八落決不收兵”。
  德昂族義軍的這一主張得到了廣大傣族羣眾的強烈支持。不久,塔崗瓦就指揮義軍攻破了芒市土司衙門。土司放過法狼狽不堪地逃往永昌府向清軍求援。起義軍乘勝追擊,一舉擊潰了負隅頑抗的土司武裝。緊接着,他們又挫敗了梁河傣族土司和西山景頗山官武裝的多次進攻,從而牢牢控制住了芒市壩區。但塔崗瓦和德昂族人民一直對清朝地方政權抱有幻想。他們希望清朝官吏能出面主持公道,嚴懲傣族土司。這種心理既成為他們擴大戰果的絆腳石,又為傣族土司的反撲提供了機會
  時間不長,各地傣族土司武裝,景頗山官武裝和漢族地主武裝就聯手向義軍發動了猛烈的圍攻。塔崗瓦帶領義軍將土進行了頑強的抵抗。由於力量懸殊太大,義軍蒙受了巨大的損失,半年多後,這一場正義的民族起義烈火最終被撲滅。

千總
  (生卒生不詳),雲南隴川人。民國初年隴川章風區德昂族首領。英國政府自19世紀中葉以來就對中國的雲南有不可告人的企圖。1876年,英國人通過《煙台條約》打開了中國的西南大門。1885年,英國人進而吞併緬甸,開始大量蠶食中國的領土。英國人的無恥掠奪行徑引發了邊疆各族的強烈不滿和抗爭。民國六年(1917年),英國人乘民國新立、國人動盪不安的機會長驅直入隴川腹地,在章鳳的曼緬山建立了自己的營地。
  隴川土司對這種行徑進行了譴責。但英加人卻蠻不講理地聲稱:不管中國政府同意與否,他們都要建立營地。騰衝地方政府迅速徵調了600人的地方武裝前往隴川。然後又授意章鳳的德昂族首領“千總”出面驅趕英軍。“千部”調集了德昂族60歲以下的成年男子五百多人,武裝包圍了英軍營地。他帶領手下的大小頭目四十多人前去和英軍談判。“千部”義正詞嚴地向英國人宣佈:“這是中國人的土地,你們沒有資格佔有!如果再執迷不悟,我們就要用長刀講話!”英軍眼見德昂族羣眾怒火萬丈,唯恐自己勢單力薄、不是中國人的對手。
  在萬般無奈之下,他們只好灰溜溜地撤回了緬甸。直到今天,在當地還保留着當年抗英驅英鬥爭中繳獲的一面英國國旗。這是德昂族人民保衞祖國領土完整的愛國行為的見證。

李臘翁
  (1929—),雲南潞西人。著名的民間歌手。李臘翁出生在雲南省潞西縣三台山多幫外村的一個農民家庭。他從小吃盡人間的酸甜苦辣:當過放牛娃,做過僱工,曾流浪到畹町、瑞麗一帶謀生……,苦難的生活賜予了他堅韌而又敏感的心靈。由於長期在各地鄉村奔波。李臘翁不斷地受而民族歌舞海洋的薰染。他不斷地聽,不斷地用心品味,不斷地消化吸收着許多歌多的演唱技法。
  不久以後,李臘翁初步掌握了《雷弄》、《串》為代表的許多民間歌曲的演唱要領。他的歌明快悠揚,情意綿綿,感人至深,具有獨特個人風格和韻味。到1948年,李臘翁已經是一個馳名德昂族地區的名歌手。李臘翁在演唱方法上長於創新。1962年以後,他大膽地打破了德昂族傳統的演唱習慣,把歌唱、器樂演奏在機地結合在一起。這就在無形之中有力地拓寬了德昂族民歌的表現空間,藝術感染力也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他演唱《葫蘆笙戀歌》時,幽雅深情的唱腔和深沉動人的葫蘆笙獨奏曲相互穿插,歌喉和器樂合奏出的情感催人淚下。確實不同凡響。1979年,李臘翁前往北京參加了“全國少數民族民間歌手、民間詩人座談會”。
  回到故鄉後,他創作了《我在半路等你》、《你變菜、我變鍋》和《德昂族情歌》等一系列洋溢着濃郁民族色彩的作品。其中的《你變菜,我變鍋》後來還榮獲“雲南省少數民族文學創作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