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中的幾個重要術語解釋

來源:人人運程網 3.73K

風:空氣流動的現象。

風水中的幾個重要術語解釋

水:水流。 

氣:地氣與空中肉眼看不見的些子之氣。

另外還有龍、砂、穴、水、坐向等等重要內容。 

    

     “氣”是風水學的核心,在風水學古籍中被反覆提到,有外國學者曾斷言:“認識氣,便懂得風水的全部。”然而,“氣”到底是什麼?可以説,到目前為止,國內外學者對“氣”的研究還沒有得到一個令所有人都滿意的結果。不過,現代物理學的研究正在一步步接近“氣”的本質,一種比較權威的觀點認為,“氣”的本質是超微粒子及其場。

“場”是現代物理學概念,場論認為,物質存在兩種形態,一種是由基本粒子以及可能更小的基本單位構成的實體,另一種是各種實體之間的場。在這裏,場與實體都是一種存在,是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二者不可分割,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這種理論與中國古人所説的“聚則成形,散則化氣”的見解頗為相似。

中外科學家通過觀察天體的運行、植物的生長、動物的生理結構以及人體的生命特徵等發現,有一種螺旋式的宇宙場影響着地球上的萬事萬物,而這種螺旋式的、旋轉的場性觀察,我們似乎能從中國的古代文化中找到端倪。比如,中國的吉祥圖案廣泛應用雲卷、萬字、魚腸、迴文等,這些都是中國古人對“曲屈有情”、“曲則生吉”、“吉氣走曲,煞氣走直”的感知和認同。相應地,在風水學上也就有了“山環水抱必有氣”的認知,其中“環”、“抱”就是山與川的曲。

由於風水學認為“氣”是生髮萬事萬物的根基,“有氣”的地方才有希望,有希望的地方就是“吉地”,所以,風水實踐的最終目的就是尋找能夠聚集或生髮“氣”的那個地點。

    

覓龍

     風水學把大地看作一個有機體,認為大地各部分之間是通過類似於人體的經絡穴位相貫通的,“氣”則沿着經絡而運行,並聚集於穴位。《葬書》認為,大地中的生氣沿着山脈的走向流動,在流動過程中隨着地形的高低而變化,遇到丘陵和山岡則高起,遇到窪地則下降。穴位(“吉地”)則是生氣出露於地表並被藏蓄起來的地方。

因此,考察山脈的走向、形態、結構等就成為尋找“吉地”的最重要的一步。由於山脈在形態上與龍相似,所以風水學把山脈比喻做龍,把山脈的延綿走向稱作“龍脈”,把對山脈的起止形勢的考察稱作“覓龍”。風水學中有“尋龍捉脈”、“尋龍望勢”的説法,都是指覓龍的過程。

山脈有主脈和支脈,龍也就有“幹龍”和“支龍”,幹龍一般是一個地區最高大的山脈。比如,中國古人認為,長江與黃河把中國大地劃分為三大區域,每個區域都有一條幹龍,長江、黃河之間的為“中龍”,黃河以北的為“北龍”,長江以南的為“南龍”。三大幹龍的起點均為崑崙山。每條幹龍從起點到入海又按遠近大小分為“祖山”、“少祖山”等,風水學認為,大地的生氣就是從祖山向少祖山等依次傳遞過來的,越靠近起點生氣越老,越靠近海邊生氣越嫩,因此吉地應當在少祖山尋。當然,平地也有龍脈,其標誌雖然不如山地龍脈那麼明顯,但仍然有跡可尋,那就是微地形和水流:“高一寸為山,低一寸為水”。由此可見,“覓龍”就是去尋找能夠傳遞“生氣”的山脈,那些來龍深遠、去脈奔騰的山脈才是好的,風水學對此設置了一系列複雜細緻的規則。

    

察砂

“砂”也指山體,“龍”是高大的主要的山體,“砂”則是“龍”旁邊的小山丘。在成因上,“砂”是由“龍”的石頭風化而成的,因此是“龍”的附生物。風水學認為,僅有“龍”還不能成為吉祥之地,“龍”的周圍還需要各種“砂”來拱衞和呼應,如果沒有“砂”,“龍”就很難聚納生氣。

因此,在考察吉祥地點的時候,環繞四周的羣山也很重要,它們的位置和形態也是吉祥地質量好壞的標誌。“察砂”就是對吉祥地周圍羣山的考察。在所有環繞吉祥地的“砂”中,最重要的當屬所謂“四神砂”,它們是位於吉祥地左右前後四個方向的小山,風水學中假借天上的四方星宿的名字為它們命名:青龍(位於吉祥地之左)、白虎(位於吉祥地之右)、朱雀(位於吉祥地之前)、玄武(位於吉祥地之後)。不僅如此,風水學還對“砂”的形態作了細緻的規定,只有外觀秀麗端莊的“砂”才算是吉祥的。可以想象,具備了秀美的“四神砂”的地方,在各種尺度下都會是一個景色怡人的山間盆地。

 

點穴

吉祥地往往是一塊區域,而“穴”則是這塊區域中最吉祥的那個點。風水學認為,生氣就是在這裏從地下冒出來的。“點穴”就是指在綜合考慮了山水狀況之後,準確地找到山環水抱的這塊區域中“龍”、“砂”、“水”種種景觀意象最完美的那個點。站在這個點上,人們能得到最豐富的心理感受。在尋找“穴”的過程中,還有一種輔助性的方法——相土石,也就是要藉助考察土質的好壞來判斷該地點生氣的旺衰。

“穴”被點中之後,將成為建築羣落中核心建築的基址,如城鎮主街道的十字交叉處、都城的朝殿、州郡的公廳、宅舍的中堂等。

    

觀水

風水學中所有吉祥的地點都離不開水。風水學認為“龍”能迎氣生氣、“砂”能聚氣藏氣、“水”能載氣納氣,大地的生氣只有遇到水面才能被曳住流動的腳步。不僅如此,在沒有山脈的平原地帶,河流也往往被看作是傳遞生氣的通道。

“觀水”就是對水的考察,其中包括對水的來源、走勢和質量三個方面的考察。風水學中有一系列關於河道形態與吉祥地點之間位置關係的規定,有的規定可以用現代科學的語言來解釋,而有的則有牽強附會的嫌疑了。總之,吉祥地點周圍的“水”應該與“龍”和“砂”一起,對該地點造成重疊、關攔、內斂向心的圍合態勢。風水學中還有一個要素十分重要,那就是“水口”。水口就是兩條以上河流匯合之後從兩山之間流走的那個地點。從水的流向與吉祥地的關係中可以區分來水的水口“天門”與去水的水口“地户”。相中的地形中,水口越多,水流在水口之內越是纏護周密,也就越吉祥。#p#分頁標題#e#

    

坐向

“向”就是方向、朝向,一般指與建築基址走向垂直的方向,這是建築規劃中的一個重要參數。在風水學發展的早期,建築物的朝向多與自然因素有關,如採光、背風、排水等等。但是隨着人類社會的發展,“坐向”的過程漸漸複雜起來,引入了建築與人五行相生相剋的原則,並逐漸變成了將八卦、五行、干支等因素綜合起來的推算,這種推算進一步演變,就形成了一套獨立的風水體系:理氣宗。

    

羅盤

     羅盤是理氣宗的操作工具,主要由位於盤中央的磁針和一系列同心圓圈組成,每一個圓圈都代表着中國古人對於宇宙大系統中某一個層次信息的理解。

    中國古人認為,人的氣場受宇宙的氣場控制,人與宇宙和諧就是吉,人與宇宙不和諧就是兇。於是,他們憑着經驗把宇宙中各個層次的信息,如天上的星宿、地上以五行為代表的萬事萬物、天干地支等,全部放在羅盤上。風水師則通過磁針的轉動,尋找最適合特定人或特定事的方位或時間。

    儘管風水學中沒有提到“磁場”的概念,但是羅盤上各圈層之間所講究的方向、方位、間隔的配合,卻暗含了“磁場”的規律。

    羅盤的發明和應用是人類對宇宙、社會和人生的奧祕不斷探索的結果。羅盤上逐漸增多的圈層和日益複雜的指針系統,代表了人類不斷積累的實踐經驗。當然,這些經驗是否全面和正確還有待於進一步研究,但是羅盤上所標示的信息卻藴含了大量古老的中國智慧。

 

形勢宗

又稱贛派、形法派、巒頭派。該派學説注重在山川形勢的空間形象上達到天地人合一。

唐末,風水大師楊筠鬆、卜則巍流落江西,其後世子弟逐漸形成了“形勢宗”的風水派別。

理氣宗

又稱閩派、宗廟派、理法派。開始時流傳於福建,後來王明陽推行其説,遂形成了另一大風水派別。他們注重在時間序列上達到天地人合一,其考慮的因素有陰陽五行、干支生肖、四時五方、八卦九風、三元運氣等。

形法主要為擇址選形之用,理法則偏重於確定室內外的方位格局。對於曠野、山谷之宅,因其與周圍自然地理環境關係密切,故多注重形法;而對於井邑之宅,由於其受外部環境的限制,所以常常形法、理法並用。但無論“形勢宗”還是“理氣宗”,都遵循天地人合一、陰陽平衡、五行相生相剋*這三大基本原則。

*  “五行學説”是中國上至宇宙形成,下至人事關係等各種事物的理論基礎,亦是中國最基本的自然哲學之一。“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關於五行的可靠記載,見於《書經》中的《洪範》而根據戰國時代鄒衍所創的《五德終始説》,構成宇宙的‘行’——金、木、水、火、土,存在着相生與相剋的關係。

    

八卦

易有太極,極有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是一套有象徵意義的符號。用---代表陽,用- -代表陰,用三個這樣的符號組成八種形式,叫做八卦,八卦互相搭配又得六十四卦。

八卦

八卦        乾        兑        離        震        巽        坎        艮        坤

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卦象        天        澤        火        雷        風        水        山        地

五行        金        火        木        水        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