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漢族的傳統節日及祭祀文化

來源:人人運程網 1.95W

漢民族文化歷來頗受國人所矚目,尤其是一些盛大的節日,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這些節日也是我國民間最為隆重,熱鬧的日子。當然,也有一些比較憂傷的節日,譬如,清明節。今天,小編帶來的主題便是:漢族的傳統節日及祭祀文化,一起來看看吧!

揭祕漢族的傳統節日及祭祀文化

漢族的傳統節日
春節,舊時稱為元旦,俗稱過年,時間從七年級至十五日。七年級零時起各家各户燃放鞭炮,辭舊迎新。天剛破曉,鄉間婦女到井(河)邊“搶新水”。這一天,一般不走親訪友,不殺生,有的人吃齋。城鄉都有貼春聯、貼門神的習慣。人們出門相遇,互道“新年好”、“恭喜發財”。從年七年級開始,城內就開展舞龍舞獅活動。舞龍的標名“祥龍”;舞獅的叫“瑞獅”。龍獅出發前就給各商號、大店送帖,通知有龍獅隊來拜年。龍獅隊一到門前,店主先在旁邊放一串鞭炮,待大獅靠後,小獅子上前時,便燃放鞭炮向小獅子擲去,俗稱“燒獅”。燒完獅後,武術隊上前表演武術,接着户主在高樓窗口伸出一條竹杆,掛着一個大“利是”連同一棵生菜,讓舞獅的人邊舞邊爬着自帶的大竹篙,或疊成人梯,到頂上由獅子銜取,俗稱“搶青”。取下“利是”,又燃放一串鞭炮,以示送行。也有入屋舞獅的,名曰“掃蕩”,意為把污晦邪氣掃掉。每年舞獅舞龍活動持續到元宵節。鄉村中的青年男女多結伴到外遊玩,觀看舞春牛和其他娛樂活動。年八年級,各家各户清早起來殺雞熱粽供神,叫做接財神,鄉間稱為祭,即“開年”。親戚朋友互相來往拜年。一般是晚輩攜帶禮品到長輩家裏拜年。出嫁的女子也在這天偕丈夫和孩子一起回孃家賀年,所攜帶的禮品須有大閹雞。外家也備粽子、年糕、米花糖、油餈粑等食品回送,名曰“送年茶”。如果女兒未生小孩,孃家須送慈菇,並且祝賀説:“今年添個慈菇蒂”(即生男孩)。如果是新娘回來,還要加上兩條甘蔗,意為祝他們夫婦生活從頭甜到尾。初七是人日,老人説這是眾人的生日。這天早上,各家各户煎年糕、炒粉利、熱粽子吃;晚上還殺雞飲宴。鄉間在十二日、十三日這兩天,歡聚在廟裏觀看演春儺和師公戲。十五日元宵節,鄉間殺雞備肉祭祖先,閤家飲宴。城裏鬧花燈。白天有“偷青”之俗,即到別家的菜園裏偷摘青菜,特別喜偷葱、蒜或芹菜,認為吃了會聰明伶俐和勤懇。據説如果偷青時被人發現叫罵,那麼身上的晦氣就轉到那罵人的身上了,所以園主就是看見了也不吱聲。  土地誕節 二月八年級,鄉間漢族殺雞殺鴨去祭田頭和到福德祠(即土地廟)拜土地爺。上堯一帶漢人在這一天,把土地公神位安立於村前溪水出口處拜祭,以保佑村中財氣不外流。城市裏一般都在自家門前腳下用紅紙寫上“門官土地之神位”,作為土地爺來供奉。  清明節 清明前後幾天,各家各户做五色糯飯,備上祭品去拜山(即掃墓),以祭祀先人。現在人們還到烈士陵園、烈士紀念碑掃墓,緬懷革命烈士的光輝業績。  餈粑節 四月初八,邕州官話有句民諺:四月八,吃“臘薩”(即垃圾)。相傳此日又為神農藥王誕期,神農氏嘗百藥,治百病。所以一些婦女在這一天到近郊採摘臭藤、白頭翁、野艾之類的植物,以糖及大米粉制油餈粑,名曰吃“臘薩”,説是可以治百病。

端午節 ,五月初五,亦稱“端陽”、“端午”、“端五”。這一天,各家用葦葉把糯米包成羊角粽,又名涼粽或三角粽。人們還用艾絨製成猴狀或三角符狀的香囊,掛在小孩胸前以防病;有的用紅絨絲織成的小網兜裝着一顆臭珠(即臭丸);有的則用雄黃、臭黃、硃砂等中藥包在一隻小布袋裏,袋裏用紅綠絨繡以各種動物圖案和吉祥字樣,稱為香包。小孩胸前掛着香包,由長者帶去河邊觀看龍舟競賽。所以南寧有童謠:“團團轉,菊花園,阿媽揹我睇(看)龍船……”晚飯後,各户就用當天從街上買回來的香蒲草、艾葉枝、酒餅果葉、路邊青等草藥來煮水洗澡,説是可以治皮膚病及去邪氣,還飲雄黃酒,説是可以解毒;或以硃砂粉點於小孩額中,説是可以防生瘡痱。

六月六 ,六月初六,鄉間各家各户用新米煮飯吃,稱“食新節”。初六這一天,還殺雞煮肉,到田頭祭祀田祖,祈求晚造豐收。人們還把家中衣服棉被拿到户外曝曬,故民間有“六月六,曬紅綠”的諺語。  中元節 七月十四日,因此節日主要是祭祀已亡故的先人,故又叫做“鬼節”。節俗與壯族基本相同。

中秋節,八月十五,親朋好友,習以月餅相饋送;出嫁女兒,也買月餅、柚子等回孃家。晚上,閤家團聚,在當空之處,擺上月餅、茗茶、蜜柚、花生、九爪芋等食品,焚香拜祭月神,南寧漢人叫賞月。小孩手拿各式花燈,如劉海戲金蟾、馬騮(猴子)、白兔、鯉魚、飛機、走馬燈等,遊街串巷,嬉戲為樂。有的小孩還把酸柚挖空,插上點燃的蠟燭,空柚皮上雕上四個金錢洞,在街上踢滾玩,叫做“剝碌燈”(即柚子燈)。也有的用一塊柚子皮插上蠟燭給那些三四歲小孩拖着玩的“燈船”。在西北郊鄉村中,未婚青年在節日裏還有結拜十姐妹或十兄弟之俗。  重陽節 九月初九,漢族此日有結伴登高習俗,這天人們佩茱萸、飲菊酒,到郊外登高放紙鳶,以舒展情懷。

十月七年級,民間有祭祀祖先之俗,並剪制冥衣送到祖墳前焚化,叫做“送寒衣”。

十月初十,民間認為是“十全十美”的吉日。城裏人在這天早晨,愛煮一盆楊桃、芥菜共吃,以祈入冬不畏寒。鄉間亦有拜山祭墳之俗。  冬至節 俗稱“過冬”或“拜冬節”。南寧漢族普遍有過冬至節之俗,故有“冬大過年”之説。到了這天,各家各户除了做湯圓外,還備三牲祭祖先神祗,晚上閤家歡飲。

灶君誕,十二月二十三日(也有二十四日),傳説是灶君誕期。這天,灶君老爺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民情,户主用餈粑和三牲酒禮供奉之,使其飽吃一餐,用餈粑封住他的嘴,並買一匹紙馬給他騎上天庭去,不讓他在玉皇大帝面前亂説。紙馬兩旁寫有一副對聯:“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希望灶君爺上天要為住户説好話。然後舉行祭祀儀式,把灶君爺接回,庇護全家。該節歷來為人們所重視,故民間有“天下四時春為首,人間五祭灶為先”之説。

年三十晚,十二月三十日是一年的最後一天,俗稱“年三十晚”。在外做工的多趕在這天前回家大團圓。這天晚上,各家各户殺雞備酒肉祭祖先諸神,祈求新的一年招財進寶,閤家平安幸福。祭畢,全家歡宴,菜餚豐盛,其中必有一條魚,菜餚須有剩餘,以應“年年有餘”之吉兆。在市郊上堯一帶的漢家,還在房屋內角豎放兩條有頭有尾(須帶青葉)的甘蔗,表示在新的一年裏,家人要有志氣,自強自立。各家各户還張貼門神和春聯。當晚老人多不睡覺,稱為“守歲”,小孩得了壓歲錢後,也都聯同守歲,等吃開鑊粽。過年都要包粽子(取意能中功名),做粉利(取意大吉大利)和蒸年糕(取意年年高)。到了子時,家家鞭炮齊鳴,此謂“除舊迎新、迎春接福”。

漢族祭祀文化:喪葬
漢族喪葬舊的傳統是講究重殮厚葬,並且夾雜着許多迷信的習俗。漢族喪葬文化習俗傳承祖先崇拜和佛教、道教及儒家思想,形成了延續至今習俗並蓄的禮儀和祭祀程序。漢葬基本實行土葬,輔之以火葬,葬禮隆重,分殮、殯、葬三個階段進行。

殮,就是給屍體穿衣下棺。人初死入殮前要給死者招魂、沐浴。殮分小殮和大殮兩步。小殮是給屍體裹衣衾,一般用布帛,富庶人家用絲綢,有的皇族用玉衣。大殮是把屍體裝進棺材。棺材稱“壽材”,男棺刻有“壽”字,女棺刻有“福”字,有的則刻以“福祿壽”三字的合寫體。

小殮時還要把米放在死者口中,富庶人家含璧、珠等,皇族含玉,近代則含一銀元,均稱之為“飯含”。大殮時往往隨殮一些物品,一般人有衣、被及日常用品等物,富庶人家及皇族隨葬物品繁多且貴重。

殯,就是入殮後停柩於殯宮,殯期長短不一,少則3日,多則30天,主要由奔喪者而定。古代多停棺3個月而葬,至多達7個月。漢族傳統習俗,父母死亡,兒女必奔喪,否則為不孝。而親朋好友將來哀悼祭奠死者,稱之為“弔喪”或“弔唁”。奔喪者均要喪服。

古代漢族喪服分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織麻五種,稱為“五服”,用粗、細不同的麻布製成,按親疏關係不同而穿不同的喪服,稱為“披麻戴孝”。近代多用白布做喪服。現代城市一般興胸佩白花,臂戴黑紗。

葬,就是掩埋死者遺體,即棺木入土。舊俗入葬前往往要看風水、擇墳地,謂“擇吉地”。送葬又叫出殯。送葬時,古代漢族一般是“孝子”在前執紼,挽柩者唱輓歌。輓歌到近、現代演變為哀樂。親朋好友寫輓詞或輓聯送葬,到近、現代又演變成送花圈,花圈上寫輓聯。

古有以人殉葬的習俗(主要是近親、近臣和近侍,至清朝人殉仍有遺存),後逐漸以陶俑代之,到近代則以紙紮人像伴葬。葬禮以後,有做七、斷七、百日、週年等追悼儀式,並將牌位送歸祠堂,這已從葬禮時對人的儀禮轉為對“鬼靈”、“祖靈”的儀禮。

另外,漢族還有“歸葬”的習俗,就是將死於他鄉的遺體歸葬原籍。喪事期間,死者親屬要穿孝服,在靈堂守靈。中國古代禮制,把孝服按與死者血緣關係的親疏分為五等,在現代漢語裏還有“五服”這個詞,表示血緣關係的遠近。

孝服用白布做成,這與西方民族穿白衣做禮服的習俗大不相同。清朝時有一英國人第一次到中國來,遇到出殯的隊伍人人穿白色衣服,而神情卻痛苦悲哀,覺得十分奇怪。在古代,出殯時有人唱輓歌,後世的輓聯、挽幛就是從古代的輓歌演變而來的。

喪葬儀式規模大小與死者的地位身份密切相關,在封建社會對不同地位身份的人喪儀都有嚴格的規定。王公貴族、富豪之家常以規模宏大的喪儀來炫耀自己的權勢。

而窮苦百姓連起碼的温飽尚且達不到,自然也就談不上“重殮厚葬”了。有時甚至只能用一片席子包裹一下屍體,草草埋掉。尊長死後,子孫要在家守二十七個月,其間停止交際和娛樂,做官的也必須離職回家守孝,以表示對尊親的哀悼,稱“守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