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昌族的資料,阿昌族的歷史淵源

來源:人人運程網 1.13W

中國是個多民族國家,各民族文化和生活習俗慢慢的正在融合,其中,阿昌族作為少數民族的一員,它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藴。在歷史上,阿昌族與其他民族的關係密切,阿昌族的阿昌刀也一直深受其他民族的喜愛,現在小編就帶他們來了解一下這個擅長製作刀具的民族吧。


  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佈在中國雲南省和貴州省。主要居住在德宏州的隴川縣户撒和梁河縣九保、囊宋三個阿昌族鄉。潞西縣江東鄉高埂田和盈江、瑞麗有少量居住。此外,在貴陽市、大理白族自治州雲龍縣的漕澗、舊州等地,保山地區騰衝縣和龍陵縣也有部分居住。

阿昌族的資料,阿昌族的歷史淵源

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阿昌族人口數為39555人,主要居住在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隴川縣和梁河縣,潞西、盈江、騰衝、雲龍等縣也有少量分佈。阿昌族有自己的語言,但沒有文字。阿昌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緬語支,分為梁河、隴川、潞西3個方言。由於長期和漢族、傣族雜居,大多數阿昌族人兼通漢語和傣語,習用漢文和傣文。有豐富的口頭文學。歷史上與景頗族、漢族、傣族、白族等關係密切。

阿昌族是中國雲南境內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古代漢文史籍中的“峨昌”、“娥昌”、“莪昌”或“阿昌”、“萼昌”等,都是不同時期對阿昌族的稱謂。新中國成立後,根據本民族的意願,統稱為阿昌族。他們聚居在高黎貢山餘脈的丘陵山地、峽谷平壩。這裏土地肥沃,氣候温和,雨量充沛,為阿昌族農業生產的發展了良好的條件。阿昌族自古即以擅種水稻而聞名。阿昌族主要從事農業。手工業也很發達,尤以善於打製長刀而聞名於世。

據清王鳳文《雲龍記往》載,雲龍“俄昌”人,自其首領早慨始傳至元末,已有35代。早慨制定“鐵印券”,規定酋長以長子繼承,開始了。早慨以後十餘世,“俄昌”人日益強盛,與金齒、僰國皆通商。約10世紀,受大理王段氏封誥。當時外來商人教會阿昌人民種田,農業逐步發展。元、明設雲龍州,大量白族、漢族人民相繼遷入,這裏的“俄昌”人,部分西遷至騰衝一帶,部分融合於白族、漢族中。

今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和騰衝一帶,元以前即有“莪昌”人居住(《元史地理志·金齒宣撫司》),明正德《雲南志》認為即唐代的“尋傳”人。那時“尋傳”人屬南詔的鎮西節度管轄,還過着“俗無絲纊”、“散漫山中無君長”的原始生活。“尋傳”人在發展過程中至元明時期已逐漸分化為阿昌族和景頗族中的一部分。

明洪武十六年(1383)左納率部歸順明朝。洪武年間,明太祖敕賜漢人段保為雲龍州掌印土知州,阿昌族降為被統治民族,並向西南遷至德宏境內,漸失本土。

阿昌族聚居的户臘撒,明初屬麓川宣慰使司。15世紀中葉,明將王驥三徵麓川后,屬隴川宣撫司。王驥分封其屬官賴羅義和況本為把總,分別掌管户撒、臘撤,成為世襲領主。阿昌族人民從駐守邊疆的漢族屯兵那裏學會了耕種水田、打製鐵器的技術,促進了阿昌族農業和手工業的分工,商品經濟有了初步發展。

清初承襲了明代的土司制度。吳三桂把户臘撤地區改為“勛莊”。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廢“勛莊”,仍歸原先賴、況兩家承襲。雍正二年(1724年),户臘撒地區歸騰越州管轄。乾隆年間,南甸土司轄區的阿昌族,除了向傣族封建領主交納貢税外,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農民淪為附近漢、傣地主的佃户。同時受封建領主、地主的雙重剝削。民國時期,雲南軍閥在隴川、梁河等地建設治局,推行保甲制,但封建土司制度延至建國前夕,統治阿昌族達500餘年之久。阿昌族每年除固定向土司交納“三大款”(官租、大煙款、地基銀子)外,各寨還負擔專門的勞役。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