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指南:堯上仡佬族文化村

來源:人人運程網 2.16W

正值酷暑夏季,出門旅遊是很多人的選擇。出門旅遊最重要的自然是要先對旅遊地點有個瞭解了。如果你要去的是堯上仡佬族文化村那麼可就萬萬不能錯過了,下文是堯上仡佬族文化村的簡介,還在等什麼,快隨小編往下文看看。

旅遊指南:堯上仡佬族文化村


  一、村簡介
  堯上仡佬族文化村位於貴州省石阡縣坪山鄉佛頂山村堯上組,文化村座落在佛頂山腳,包溪河畔,距縣城38公里,從縣城出發,車程大約需要1小時。

仡佬族是貴州最古老的民族,是曾建立過古夜郎國的民族,民間俗語常有“蠻夷仡佬,開荒闢草”之説。仡佬族的族源大致經歷了三個歷史發展時期,即:濮人——僚人——仡佬族。由於歷史原因,形成了仡佬族大分散、小聚居的局面。我們石阡是全國仡佬族的主要居住地之一。我們今天要去的地方就是堯上仡佬族文化村。

堯上仡佬族文化村是一個依山傍水、竹林掩映的秀麗村莊。屬坪山鄉。全村面積3.8平方公里,居住着67户300多人。仡佬族村民熱情好客又能歌善舞,整個民族文化村無論從服飾到建築、從餐飲到習俗都明顯而完整地保留着仡佬族特色,民族文化十分濃厚。2007年10月,堯上仡佬族文化村榮獲了“中國鄉村旅遊最佳民俗文化飛燕獎”稱號。

要進入村寨,喝攔路酒、聽攔路歌可是一件必不可少的事情,這是仡家兒女歡迎遠方客人的一種方式。



  二、文化歌曲
  《情姐下河洗衣裳》

情姐下河洗衣裳(哎),雙腳踩在石樑樑。

手拿棒捶朝天打(哎),雙眼觀看少年郎……

可不要小看這首喔,它不僅多次在中央電視台青歌賽上亮相,還被《中央電視台》的“民歌博物館”永久收藏。



  三、篝火會場
  每逢重大節日,全村的人都會聚集在篝火會場,燃起篝火舉行大聯歡,仡佬民族特色都會在篝火晚會上得到體現。整個民族文化村無論從服飾到建築、從餐飲到習俗都明顯而完整地保留着仡佬族的特色,由於石阡是多民族雜居,在與漢族長期的交往融合下,仡佬族文化村民們保留着自己的民族特色,又在創造着自己的特色,雖然他們有的穿着漢裝,講着漢話,但是他們的民族特色卻融匯在他們的節日和歌舞中。比如驚險神奇的儺堂戲、詼諧幽默的木偶戲、歡聲笑語的薅草鑼鼓、熱情奔放的攔路歌、婀娜多姿的蓑衣舞等,生動地表現民族村歡快愉悦的生活情緒。其中,仡佬族的儺堂戲是中國瀕臨滅絕的保護戲種,裏面的上刀山、下火海十分精彩,最為精妙絕倫。



  四、民族節日
  仡佬族最重要的節日——“敬雀節”,每年農曆二月七年級,每家每户都要做餈粑,宰殺豬、牛、羊、馬四牲祭祀神鷹,祈禱家業興旺和五穀豐登。除此以外還要上演本民族特有的藝術節目:仡佬毛龍、儺戲、薅草鑼鼓、木偶戲等。關於“敬雀節”的來歷,有這樣一個美麗的傳説,在很久很久以前,古老的仡佬族村寨曾遭受過一次特大的洪澇災害,眼看整個村寨已將全部淹沒,一仡佬先民將岀生不久的嬰兒放在一隻大一胡蘆裏,胡蘆被洪水沖走,漂在滾滾的洪流中,一隻神鷹在空中盤旋,發現胡蘆將其叼起,飛到佛頂山腳下……嬰兒得救了,長大成人娶妻生子,繁衍子孫。被胡蘆和神鷹搭救仡佬先民的故亊流傳,胡蘆神鷹成了仡佬族圖騰,為此,為了紀念挽救他們於危難之中的神鷹,將它作為圖騰,並世代傳承下來。



  五、許願樹
  村裏面有棵樹叫“侯慄樹”,這棵樹需要四個人才能將它合抱住。樹上神奇地長滿了密密麻麻的蘭花,更有蜜蜂常年縈繞,據考證它已有千年高壽,是棵神樹,當地人稱它“許願樹”,據説能給人帶來好運



  六、房屋建築
  仡佬族先民的房屋形式主要有“幹欄”、“千腳棚”、“塌塌房”等。這裏住着67户仡佬人家,所有的民居都是兩層,濃縮了江西文化和地域文化,前面伸出挑樑,典型的吊腳樓形式。但又有獨特之處,高門檻,中間還設置了一個小腰門,其主要功能就是家裏的小孩出不去,大人可以安心勞作;另外一個功能就是不讓外面的野獸進去。房屋格局大體一樣,都是左右兩個廂房,呈“凹”字形,二十根木柱承受着整棟木房的重量,除宗祠為懸山頂建築外,其餘的都是歇山頂建築,總體結構精巧,造型奇特。這些木窗鏤花的圖案也非常精美,以梅花、龍、鳳、仙鶴等一些吉祥的圖案為主,表現了仡佬族人對美好幸福生活的嚮往。



  七、風雨橋
  位於堯上民族文化村西頭出口處,橫跨於堯上村和佛頂山之間的包溪河上,長20米,寬3米,兩側是木柵欄欄杆,高約4米。可供行人走路歇氣和避雨之用,是一座具有多種功能的木結構橋。雖然堯上村與佛頂山僅隔了一條小河,但給人們上山打柴狩獵採藥帶來極大的不便,堯上村的祖輩們開始是用樹木搭橋,但常常被洪水沖垮,於是村裏決定以仡佬民居的風格建造了這座橋,不僅成為穩固的登山之道,而且還成為寨中一道靚麗的風景,在閒暇之餘,它也成為不少青年男女對歌擇拌的好去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