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臨消逝的仡佬族語言文化,仡佬族文化的傳承與保護

來源:人人運程網 4.97K

仡佬族是我國五十六個民族的其中之一,是貴州的最古老的民族,可以説西南各民族文化都是受仡佬族文化的影響。然而隨着時代變遷,到了如今仡佬族已經瀕臨消逝。那麼, 仡佬族是該如何傳承呢?且隨小編一同瞧瞧去。

瀕臨消逝的仡佬族語言文化,仡佬族文化的傳承與保護


  仡佬族傳承與保護:
  在古代仡佬族又被稱為濮人,作為一個在我國古代人口眾多、支系紛繁、分佈遼闊的龐大族羣,在西南曾經創造出非常優秀的文化,建立了“西南夷君長以什數,夜郎最大”的夜郎國,“羌苛國、夜郎國,兩個同是一家國……都是建在西南地,本是仡佬自己建。”(《仡佬族古歌》p28貴州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但是,這個族羣是在建國後才被正式確定為“仡佬”這個稱謂的。

然而,仡佬族族稱的改變和消失,並不意味着仡佬族文化的消失。雖然仡佬族人沒有自己的文字,在今天漢文的典籍中,我們也很難看到有關仡佬族文化的記載,有的也僅僅是隻言片語,但是如果我們深入民間,還是可以從仡佬族的傳説,古歌、行為方式、風俗習慣等看到深藏於心民族文化性格的,如“吃新節”可以到其他民族的田地裏捋新,出喪途中不丟買路錢等,表明了仡佬族人對自己最早開發這片土地的自豪和自尊,也映射了它作為貴州最早世居民族的特殊地位。

但是,仡佬族在貴州的世居民族地位並未能阻止民族文化的遺失,其中最為嚴重的便是仡佬族語言的使用。據不完全統計,現在全國會説仡佬語的只有幾千人。在貴州也只有安順、六盤水等地區的少數仡佬村寨才會講仡佬語,而在遵義務川、道真等仡佬族聚居地區已大多因為漢化而講漢語,仡佬語已經被列為了瀕危語言。

從前面我們對仡佬族文化變遷的梳理中可以看出,民族文化的發展,必須是對民族文化的關注,扶持的基礎上進行的,否則弱勢民族的文化,在強勢文化的輻射覆蓋之下將消失於無形。因此,從宏觀上説仡佬族語言文化是否能夠一直延續還需國家的扶持。

而我國作為一個多元文化的國家,其多元文化的生命力又在於保留其個性。在這裏所指的多元文化便是少數民族文化,當然也就包括了仡佬族語言文化,這卻也是仡佬族保留其個性的一個重要的標誌性的形式。由於現在會講仡佬語的人越來越少,所以仡佬語的教授似乎越顯重要,因為防止它因瀕危而絕跡的最好方式就是讓更多的仡佬族會講它。仡佬族的人口並不算很少,如果能夠像貴州苗族地區那樣專門教授苗語一樣,在仡佬族地區也專門教授仡佬語,就算是年輕一代的會受到當今強勢文化的影響,但只要這樣不斷的傳授下去,仡佬語就不會在仡佬族地區消跡的。

最後便是“推”與“收”的問題了。在當今這個旅遊文化繁榮的時代,越來越多的精神文化被普遍關注,而許多具有民族特色的精神文化也逐漸被世界所關注,因此掀起了一股民族旅遊熱。這對於仡佬族地區來説既是機會也是挑戰:民族旅遊猶如一個世界之窗,世界可以通過它更多的瞭解仡佬族,而仡佬族在通過這個窗口瞭解世界的同時也可以把自己的民族推向世界,讓更多的人知道這個民族,瞭解這個民族,從而把民族文化推向世界。

但是,這個“推”並不是無限制的推出去,它還需要一個度的把握,這便是“收”的問題了。在把自己“推”出去時,本身是利用旅遊等一些商業氣息比較濃厚的手段,這就使民族文化難免會或多或少的蒙上商業化氣息。因此,如何在把自己推向世界的同時還能防止受外界影響而產生更多的文化變遷,從而保持自己純正鮮明的民族特色就成了“推”與“收”度的關鍵。

總之,仡佬族語言文化保護並不是一項單一的行動,它需要考慮方方面面的外在和內在因素,是一場綜合含量很高的民族文化自衞戰;這場戰鬥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需要一代甚至幾代人的堅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完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