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的典型建築:碉樓

來源:人人運程網 2.61W

每個國家,每個民族的建築風格都不一樣,比如説俄羅斯,因為早期居住在森林地帶,所以他們的建築主要是以木頭為主,典型的建築就是五穹頂教堂建築。那麼,我國羌族的建築風格是什麼樣的呢?他們的典型建築又是什麼呢?現在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羌族的典型建築:碉樓

一、建築材料
  羌族民居為石片砌成的平頂房,呈方形,多數為3層,每層高3米餘。房頂平台的最下面是木板或石板,伸出牆外成屋檐。木板或石板上密覆樹丫或竹枝,再壓蓋黃土和雞糞夯實,厚約0.35米,有洞槽引水,不漏雨雪,冬暖夏涼。房頂平台是脱粒、曬糧、做針線活及孩子老人遊戲休歇的場地。有些樓間修有過街樓(騎樓),以便往來。

二、説明
  羌族地區山高水險,為便利交通,1400多年前羌民就創造了索撟(繩撟)。兩岸建石砌的洞門,門內立石礎或大木柱,礎與柱上掛骼膊般粗的竹繩,少則數根,多則數10根。竹索上鋪木板,兩旁設高出撟面1米多的竹索扶手。
  棧道有木棧與石棧兩。木棧建於密林,鋪木為路,雜以土石;石棧施於絕壁懸崖,綠巖鑿孔,插木為撟。
  羌族民間石匠農閒時常外出做工。舉世聞名的四川灌縣都江堰工程,至今已有200O多年的歷史,仍在造福利民,其中就凝聚有古代蕪人的血汗和智慧。

三、作用
  碉樓根據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功用,共分為家碉、寨碉、阻擊碉、烽火碉四種。
  家碉在羌峯寨最為普遍,多修在住宅的房前屋後並與住房緊密相連,一旦戰事爆發,即可發揮堡壘的作用。古時,羌峯寨還有這樣一種約定俗成的習慣,誰家若生了男孩就必須建一座家碉,同時要埋一塊鐵在建碉的地基下,男孩每長一歲,就要增修一層碉樓,還要把埋藏的那塊鐵拿出來鍛打一番。直到孩子長到十八歲,碉樓才封頂。在為孩子舉行成人禮儀式時,將那塊鍛打了十八年的鐵製成鋒利的鋼刀送給他。在當時,如果誰家沒有家碉,那兒子連媳婦都娶不到。可見羌族的建碉風氣早已深入人心。
  寨碉通常是一寨之主的指揮碉(也常祭拜祖先用)。阻擊碉一般建在寨子的要隘處,起到“一碉當關,萬人莫開”的作用。烽火碉多在高處,是寨與寨之間傳遞信號用的,同時也能用於作戰。
  羌峯寨建設碉樓的主要建築材料有石、泥、木、麻等。他們將麥秸稈、青稞稈和麻稈用刀剁成寸長,按比例與黃泥攪拌成糊狀,便可層層錯縫粘砌選好的石料。它那金字塔式的造型結構決定了它穩如泰山般的堅固,加上精湛的工藝,堅固耐腐的材料,素有“百年碉不倒”之説。即使在冷兵器的年代裏,用火炮轟也難以傷它筋骨。一般建一座軍事碉樓至少耗時兩到三年。
  每座碉樓的門都設在離地面數米高的地方,門前放置一活獨木梯,供人上下;一旦抽走獨木梯,攻者想要進入碉樓,那可比登天還難。碉門十分矮小,成人也須躬身出入,門板堅實厚重,亦有多道帶機關的門閂(木製門鎖)。碉內分有若干層,每層都有碉窗(用作近距離作戰時投擲巨石打擊敵人)和槍眼。居高臨下,遠可射,近可砸,敵在明,我在暗,以守代攻,遊刃有餘。
  土碉色如銅凌空傲蒼穹--布瓦黃土碉羣
  布瓦黃土碉羣位於汶川縣威州鎮克枯鄉布瓦山上,是川西高原藏羌傳統軍事防禦碉的主要形式,被譽為“中國最後的黃泥土碉羣”。始建於明末清初,為阿壩州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資料介紹,川西高原藏羌碉羣,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用石塊砌築而成的石碉,大多分佈在阿壩州和甘孜州的農區縣;另一種是用粘土夯築而成的黃泥土碉,主要分佈阿壩州的汶川縣、甘孜州的鄉城、新龍等縣和涼山州的木裏縣,其中尤以鄉城縣的四角黃土碉最雄偉,通高達30米以上。歷史上散佈在兩州的黃泥土碉大多已淹沒在歷史的塵埃中或被石碉所替代。不過,布瓦黃土碉羣在經歷種種劫難之後,仍然完整地倖存下來,這不得不叫人嘖嘖稱奇。因碉羣為黃泥粘土夯築而成呈淡紫紅色,所以也被人們稱為銅碉羣。
  布瓦黃土碉羣高高聳立在布瓦山頂上。布瓦黃土碉羣由5座黃泥土碉組成,分佈在布瓦村羌寨中東西長200米,南北寬150米的範圍內。碉為四角形的黃泥土碉,碉體平面呈長方形,底邊長4.5米,寬1.64米,牆厚0.74米,整體下大上小略帶收分,內置木質樓架分層,各層四面牆正中開T字形小窗作了望或射擊孔,頂有木質斗拱建築以蔽風雨,底部開有一門,門高2.1米,寬1.64米。碉外貌無任何裝飾,每面都筆直如削,5座黃泥土碉通高不一,從18米到20米不等。布瓦黃土碉羣互為犄角,構成完整防禦體系,戰時主要用於防禦侵襲與搶劫,一旦有事,附近各户老幼婦孺均可入內躲避;平時則多用土碉貯藏糧草。
  布瓦黃土碉羣立體地反映了爾瑪羌族追求深沉而熱烈,質樸而雄渾,極富力度感的審美傾向。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布瓦山的仙就是這沖天而聳立的黃泥土碉羣,在它身上能展讀出爾瑪羌族不屈不撓、與山共舞的民族個性。

四、文化行動
  代表羌族文化精華的羌寨在此次地震中很多都垮塌了。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對於今日的北川來説,羌笛今後還有沒有人會吹,有多少人會吹,至今還是未知數。
  “誰也沒想到北川會遭此劫難。這次大地震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館中的805件館藏文物全部被埋,無一倖免,大量研究羌族文化的知名專家也在地震中遇難。羌族文化這次遭遇了毀滅性的打擊,如果再不採取緊急搶救措施,中國羌族文化有可能成為絕響。這種口口相傳的文化可能從中國消失”,綿陽市文物局局長王錫鑑昨天面色凝重地説道。
  記者走訪發現,由於大量羌族文化遺址和文物在此次地震中受損嚴重,羌族文化傳承難度非常大。

劫難:羌族文化遭遇毀滅性重創
  前天在北京舉行的四川地震災區羌族文化搶救和保護座談會上,與會專家焦急指出,北川地震不僅使羌族人失去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還使其千百年來形成的文化遭到嚴重破壞。北川永平堡石砌古城牆多處垮塌,城門開裂、變形。茂縣營盤山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勒石村聚居遺址、克枯棧道、青坡門河壩遺址、石棺葬、無影塔等無不遭到毀滅性破壞。此外,北川羌族博物館、羌族民俗博物館等倒塌,大量文物和羌文化檔案資料被埋或嚴重毀壞,對羌文化傳承影響巨大。
  對於羌族文化的受損程度,綿陽市文物局局長王錫鑑反覆用的字眼是“毀滅性打擊”,他表示:“比專家們估計的損毀程度還要嚴重得多。”
  他解釋説,北川自古是羌族聚居區,是治水英雄大禹的出生地,總人口16.9萬,其中羌族人口近10萬人,佔總人口的近六成,是全國唯一的羌族自治縣。北川有着1400多年的悠久歷史,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羌族文化遺產是中國,也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但這次大地震不僅使得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館中的400多件羌族文物悉數被毀,而且大量羌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人也在地震中遇難,由於羌族文化主要靠口口相傳,熟知羌族技藝的傳人遇難可能就意味着很多重要的文化因子從此“斷了香火”,所以羌族文化更是面臨着絕響的威脅。

專家:很多被毀文物是國家級“寶貝”
  據綿陽市博物館的統計,北川在此次大地震中被埋的有國家二級文物2件,三級文物121件,一般文物280餘件;羌族民俗文物、實物400餘件。其中,已有120多件文物去年經過認定級別後送往綿陽市博物館館藏,這才倖免於難。為保護羌族文化,去年綿陽市專門撥款10萬元用於羌族文化遺產的收集,並倡導廣大羌族羣眾踴躍捐獻藏品,但誰也沒想到,這次收集行動卻導致了羌族文物的集體被毀。
  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館館長高澤友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異常痛苦,這些文物是羌族人珍藏,流傳了幾代甚至幾十代的家傳“寶貝”,在高澤友的心中比他的命根子還要金貴。
  對於這些被深埋於地下,可能永遠無法重見天日的文物,高澤友如數家珍。他告訴記者,羌族的碉樓、羌寨,祭祀用的山神塔、羌族婚喪嫁娶中的服飾,以及羌族狩獵用的公弩等,至今都有1000多年的歷史。“可以肯定地説,這次被毀的文物很多都是國家級的寶貝,只可惜剛剛收集起來,沒來得及鑑定級別,如果定級的話可能都是國家一級文物。像那把古羌族人狩獵用的公弩,3米多長,是中國唯一的一把,這次毀了以後就再也沒有了。”高澤友眼圈有些發紅。
  他表示,歷史上,羌族從甘肅、青海等地遷移到石泉(今北川),至今四川安縣以北基本上都是羌族人,北川約10萬羌族人在地震中遇難了3萬人左右,其他分佈非常零散,羌族文化要重新繁衍廣大,難度相當大。

困局:非物質文化傳人大量遇難
  由於羌族沒有文字,羌族語言、文化均靠年長者口授身傳來傳承。會羌語的長者、通曉羌族歷史文化的“端公”等對羌文化的記述和傳承至關重要,地震導致大量通曉羌族語言、歷史文化的羌族人遇難,對羌族文化的傳承影響巨大。
  他表示,地震前北川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100餘條,其中四川省級3條,分別為“口弦子、許家灣十二花燈、羌歷年”,綿陽市級30餘條,有大禹傳説、口弦子、羊皮端公舞等;縣級20餘條,此外還有還未申報的名錄及正在申報的40餘條。“北川文化館5名正式工作人員這次地震中全部遇難,北川知名的羌文化研究專家謝興鵬也在本次地震中遇難。而會吹羌族樂器羌笛的一名傳人也在地震中遇難,現在羌族中會吹羌笛的僅剩幾人,這門技藝能否傳承下去現在還是未知數。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