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米族傳統節日,普米族風俗

來源:人人運程網 2.93W

普米族--簡 介  


 

普米族傳統節日,普米族風俗


    普米族共有2.9萬多人。他們主要居住在雲南省的蘭坪、麗江、維西、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麗江地區的麗江納西族自治縣、永勝和寧蒗等縣。“大分散,小集中”是普米族的分佈特點。普米族自稱“普米英”、“普日米”、“培米”,都是白人的意思。也稱有“博”、“巴苴”等。
   
    普米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羌語支。各地方言差別不大,一般都能互相通話。許多普米人還兼通漢、白、納西、藏等民族的語言。過去,寧蒗和木裏的普米族曾用藏文字母來拼記普米語,用以記載民族的歷史傳説、故事和歌謠等,但流傳不廣。後來多被巫師用以書寫經卷。現在普米族地區大都通用漢文。他們一般使用漢字。“普米”意為白人。
   
    普米族大多聚居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山區。這裏森林環抱,交通不便,地多人少。普米族擅長飼養家畜和放牧,畜牧業發達。狩獵常常是男子的集體活動,獵物實行平均分配。女子能用構造簡單的腰機和水平織機織出圖案精美的土布。此外,普米族地區出產的木耳、石花菜、香菇、藥材、野藤等,很有開發前景。 

 
普米族--歷 史  


 


    普米族原是西北青藏高原的遊牧部落氐羌人的支系,後由於白雪皚皚的大山不宜放牧,便逐漸從高寒地帶沿橫斷山脈向氣候宜人、水草豐茂的南方遷徙。約在公元七世紀前,普米族先民已分佈在今四川越西、冕寧、漢源、九龍,石棉,等地,是當時西昌地區的主要民族之一。十三世紀後,普米人陸續遷入寧蒗、麗江、維西、蘭坪一帶定居,飼養家畜、耕山種田,隨着社會生產的發展,農業生產逐漸佔據了主要地位,替代了以往的遊牧生活。 


普米族--禮 儀  


     殷勤禮貌、熱情好客是普米族的傳統美德。正月七年級招客,是晉米族人民千百年來的傳統俗。在這一天的早晨,家家户户總是一面忙着做豐盛的飯菜。一邊提着一大桶香甜的“啤依”(普米語,“黃酒”之意)到村旁路邊去等候。只要見到來往行人,不論男女老少,不論熟人生人,都要給他敬上一碗“啤依”,接着就把他請進自己家裏當做貴客招待。有時候,因為只有一位行人,幾家人、甚至十幾家人爭着邀請,互不相讓。因為按照普米族的老慣,大年七年級這一天,誰把路上的第一位行人請到自己家裏,人們都認為這是最榮耀的事情。這一天誰家招來的客人多,也就意味着誰家的歡樂多。請到誰,誰就得手持禮品,在邀請者的陪同下很快來到主人家。進屋前,要在門外祝福道:“祝你家豐衣足食,安樂興旺,生活和睦!”這時主人則恭敬地回答:“託你的福,託你的福!”客人要走了,主人又厚禮相送。禮物一般是糯米耙耙、豬頭肉、“啤依”等。普米族人民的這種俗,隨着生活的提高,又增加了新的內容。如今,除請稀客外,還要請老人、五保户和孤兒。
   
    當遠方的客人來到家門,不論是生人或是親友,主人家都會出來迎接,熱情款待。普米族有一句俗語:“新罈子倒出的第一碗‘蘇里瑪’(青稞酒),要敬給遠方來客;剛燒開的茶罐裏盛出的第一杯濃茶,要端給外族兄弟喝”。普米族人家慣圍着火塘而坐,右邊為男性,左邊為女性,客人的席位一般在右邊。如果主人有長老,客人則坐在火塘下方,但生人都是在上席就坐。主人殺雞煮肉,用豐盛的食物招待客人。吃飯時,主人擺出飯菜,先請客人用餐,家人則有的添菜,有的加飯,有的敬酒,將食物的最佳部分請客人食用。待客人吃飽吃好後,主人家才圍坐桌旁用飯。
   
    普米族有良好的傳統道德觀念。白天主人下地勞動或外出,一般都不鎖門,但不會丟失財物。在外拾到別人的物品,或發現別人丟失的財物,不能隨便佔有或損壞,要撿起來放在路邊顯眼的地方。對生人不能亂罵亂吼,遇路人要下馬讓道。對人以誠相待,日常生活中決不破壞公共財物。 


普米族--節 慶  


     “大年”節,是普米族人民最隆重的節日,每年農曆臘月舉行。具體日期,各地不同,三、五天或十餘天。
   
    節日這天,各家各户在院內、大門外和屋頂上栽、插青松,以示四季常青,興旺發達。晚上,全家人圍坐在火塘邊吃團圓飯,夜間要留人守歲。當雄雞啼鳴時,各村寨鳴槍吹鑼螺,以示報歲。接着,各家舉行祭房頭,祈禱平安吉祥、五穀豐收。然後,男女青年爭先恐後地跑到水塘、小溪,水井背水,以最先取得淨水為吉祥。
   
    接着,全家圍坐在火塘邊吃酥油茶、糯米飯。家裏若有年滿十三歲的男女青少年,父母或兄嫂還要為他(她)們舉行隆重的“穿褲子禮”和“穿裙子禮”。儀式由母親主持。如果年滿十三歲的女孩,她便走到火塘右前方的女柱旁。雙腳分別踩在豬膘和糧食袋上,右手拿耳環、串珠等首飾。左手拿着麻紗、麻布等日用品,象徵着婦女有享受物質利益的權利和承擔家務勞動的義務。接着,母親把女孩的麻布長衫脱下,換上短衣,穿上百褶裙,腰間繫上一條繡花腰帶。如果年滿十三歲的是男孩,便走到火塘左邊前方的男柱旁,在舅父的主持下,雙腳踩在豬膘和糧食袋上,右手握着刀,左手拿銀飾,由舅父把男孩的麻布長衫脱下,換上短衣,穿上長褲,繫上一根腰帶。並用牛角酒杯向客人敬酒。表示他(她)們已經成年。成年男女的父母,還要殺豬宰羊慶賀,給每人一碗骨頭湯,一塊肉、一些豬心、羊肝,表示大家都是骨肉至親、心肝相連。至此,儀式完畢,穿褲、穿裙禮結束。男孩、女孩便算成人,開始正式參加勞動生產和社交活動。按照普米族人的傳統慣,年節期間除親友互相拜年、祝福外,各村寨還要舉行文娛體育活動,主要有唱歌、跳舞、打靶、盪鞦韆、賽馬、賽跑和捕捉飛鳥等項目,內容頗有民族特色。節日最末的一天,男女青年身帶炒好的米花、包谷花等,到附近山上舉行傳統的“滅蟲”儀式,即每人將自己帶的炒米花,放在一個大簸箕內,姑娘們把自己的手錫取下,埋入炒米花裏。然後大家圍着簸箕坐下,吃着、喝着、説着。吃一個炒米花,象徵消滅一條小蟲。直至吃完炒米花,便戴上自己的手鐲,返回村寨。
    
    普米族轉山節
    
    寧蒗縣普米族農曆七月十五日的轉山節,是祭山神的隆重節日。這天,人們以村寨為單位,成羣結隊,帶着祭山神用的蘇里瑪酒、牛奶、祭祀面、祭文、字巾、紙幡等,前往約定的山頭過朝山節。途中,要“過水”(洗臉、喝泉水)、“過煙”(燃香佛身),到達山頭後舉行傳統祭儀,朝拜幹木女神的化身獅子山;入夜,人們露宿山頭,燃火跳舞,徹夜娛樂。


  普米族--婚 俗  


 


     普米族的婚姻以一夫一妻製為主,個別地主家有多妻的。但通婚範圍很嚴格,實行氏族外婚、等級內婚的規矩,一般人不與奴隸結婚,貴族和平民也不通婚。選擇配偶由父母作主;盛行姑舅表優先婚配。結婚中齡較早,女子到十五歲、男子十八歲多已完婚;也有在男女十三歲“成丁禮”後完婚的。婚期多選在冬臘月農田季節舉行,禮節很隆重普米族人好定婚,雙方喝完定親酒之後,男方要殺豬殺雞,託媒人把豬心作為禮品送到女方家;女方家也要殺豬並將兩家的豬心都切成兩半,分成兩份,一份仍由男方家帶回,表示“永結同心”後便娶親;
   
    寧蒗地區普米族至今保留着古代“搶婚”俗。“搶婚”是青年男女為婚姻受阻,採取一種“生米做成熟飯”的結婚方式。男女雙方事先暗中商定婚期。結婚那天,姑娘仍外出若無其事地勞動。男方則派生辰屬相相合的人暗中跟蹤,看準時機後突然搶奪,搶得之後便高聲呼喊:“某某人家請你去吃茶!”姑娘佯裝反抗。早有準備的親友們聞訊後迅速出擊,與迎親的人展開激烈爭奪,由於人多勢眾,終將姑娘奪回,然後簇擁她回家舉行隆重的出嫁儀式。儘管女方家長不同意這門親事,但此時,也無可奈何,只好默認,並準備豐盛的食物,為女兒出嫁進行慶祝。
   
    蘭坪、維西等普米族地區則有獨具民族風格的“對歌”迎娶儀式,可以説,他們的婚禮,從始至終都是在歡樂的歌聲中進行。在頭天晚上,新娘要同兄弟們對唱《出嫁歌》(米冬吉),表示感激父兄養育恩德,和傾訴借別之情;次日迎着朝霞,在家門東面山坡上梳粧,親友們前來祝賀,又唱《梳粧調》(苦揣吉),並向新娘贈送各種禮物。中午,男方迎親的人到時,卻被擋在掛着兩塊紅布的青松喜棚前,雙方須對唱《認親調》(直直吉)後,始入棚飲茶。但女家照例緊關大門,在房裏用唱歌方式提出種種質問,要男方對答。於是新郎、媒人或聘請來的歌者回答後,才由新娘的弟弟背送新娘上馬。女家送親的人走到半路時,大夥要同吃—頓牛骨湯,表示“貼骨至親”。新娘至男家,也要齊唱《開門調》、《送親調》(米朱吉)這是普米族先輩傳下來的古規。 


普米族--服 飾  


    按古老的俗,普米族兒童只能穿長袍大褂,13歲以後才改穿衣褲、衣裙式短裝;成年男女無論衣式如何,均外着羊皮坎肩或披肩,繫腰帶;普米族男人喜歡穿短衣寬褲,披白羊皮領掛。永勝、寧蒗一帶婦女喜包大頭帕,扎犛牛尾和絲線盤於頭頂,穿大襟衣,系百褶長筒裙,用寬大而有紅、綠、藍、黃色的綵帶束腰,有的還在背上披一張潔白的長毛羊皮。在裙子的中間,通常都橫繡一道紅色彩線。她們説這是祖先遷移的路線,人死了以後需沿這條路去尋找自己的歸宿,否則就回不了老家。蘭坪、維西一帶的婦女愛穿青、蘭、白色大襟短衣,外着色彩鮮明的黑、白、褐色的繡紋坎肩,並配以閃亮的銀扣。長褲外系圍腰布,編髮辮,有的喜佩紅、白色珠飾,有的喜帶耳墜銀環。富裕人家在頸項還要掛上珊瑚、瑪瑙和珠料,胸前佩帶“三須”、“五須”的銀鏈,手戴鐲圈和寶石戒指等。 


 普米族--飲 食  


     普米族一般慣日食三餐。早餐多吃麪食點心,喝酥油茶或鹽茶,中午和晚上為正餐,多以玉米為主食。常用煮、蒸、燒、烘烤等方法米飯、烤餅、面片、麪條等。
   
    普米族的日常蔬菜種類繁多,有南瓜、茄子、西紅柿、辣椒、韭菜、蘿蔔、蔓菁、青菜、大葱,此外還經常採集木耳、香菌(香菇)、蕨菜苦菜花、花椒等。並用核桃、麻籽、蘇子、菜籽榨制食油。
   
    普米族普遍以飼養的畜禽為其肉食來源。常見的有豬、牛、羊肉,並能酥油、乳餅等乳製品。肉類多煮食和烤食,不慣炒食。普米族擅長用風醃辦法把豬肉製成豬膘肉或臘肉,以琵琶肉最為馳名。
   
    普米族飲茶也像吃飯一樣,每天必不可少,如果一天不喝就會坐卧不安,甚至頭昏腦脹。普米族一天慣喝三次,早晨一次,中午和晚上各一次,有的人臨睡時還要喝一次。日常飲茶的種類很多,有酥油茶、化油茶(放入熟豬油的茶)、鹽茶和米花茶(放入爆米花的茶)等。慣於用牛角盛酒或竹管去吸。
   
    經常飲用的有白酒、黃酒和有名的蘇里瑪酒(甜酒)。蘇里瑪酒多是用上好的大麥釀製而成,其味濃香醇厚,甘冽淨爽,是待客、饋贈親友的重要禮品。
   
    典型食品主要有:紅燒琵琶肉、醉雞、竹葉菜炒番茄等。 

 
普米族--建 築  


     普米族多聚氏族而居,村落多分佈於半山緩坡地帶,壩區住房多仿白族“三方一照壁”等院落形式,山區多為木楞房四合院佈局。正房一般長6.5米、寬3米許,四角立有大柱,中央立一方柱,稱“擎天柱”(普米語為“三瑪娃”),是神靈所在的地方。屋脊架“人”字形橫樑,用木板或瓦蓋頂。四周牆壁均用圓木壘砌而成。這種房子俗稱“木楞房子”或“木壘子”。房屋一般分上下兩層,上層住人,下層關牲畜或堆放雜物。居室的佈局有一定格式:進門便是正房,靠門右方裝地板,設火塘,後有神龕。火塘周圍設卧鋪,分男左女右兩邊,互不逾越,以忌混亂。平時人們在此食宿、議事,作為家庭活動的中心,也是祭掃和接待客人的地方。正房左邊是灶房,門外懸掛有牛、羊骨頭,有祝願牲畜興旺和“避邪”的意思。 

 
普米族--禁 忌  


     普米族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禁忌。普米族家庭火塘上方的“神台”上不能擺放雜物,不能攀踏“神台”,不得用掃地的掃帚掃“神台”。不能在村寨的神山龍潭處砍伐樹木、挖土搬石和亂丟雜物。遊客參觀各種祭掃儀式和喪儀時,要先徵得主人同意,參觀儀式時要舉止莊重,不能説笑和出現輕薄行為。孕婦不宜參加祭祖活動,不能參加葬禮。客人在普米族禁止打狗,忌食狗肉、青蛙肉、馬肉、貓肉,忌用手摸火塘上的三架和在灶上烘烤衣服,不能用掃帚打人,不能用筷子打豬。不能在水中小便,不能在路上大便。晚上不能掃地,不能吹口哨。傍晚不能理髮、洗頭、梳頭。不能毀壞地界、水界。不能戴着斗笠進屋。不能在屋裏唱情歌。客人不能背向火塘而坐。不準揹着槍進門,須拿在手裏進門,不能將刀口或槍口對着別人。不能用指頭指別人的鼻樑。不能將帽子翻戴在頭上。不能摸別人的頭。不能將鞋放在牀頭。吃飯時不能作響,添飯時不能反手舀飯。若門口立有經幡旗杆,旗色為白色或紅色,杆頂插把尖刀,表示家裏有病人,外人不得入內. 


 普米族--宗 教  


     普米族崇拜自然、崇拜祖先、信仰多神,少數人還信仰道教和藏傳佛教。每一村寨都有一片樹林作為固定“神林”做全村寨的祭祖場所,並視為神聖不可侵犯。普米族主要有晉昔節、轉山節和嘗新節。大部分普米族在每年的農曆臘月初七晚上吃年飯,也有的在初六的晚上,從初八開始視為新年的第一天,歡度“晉昔”。轉山節的日期在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日,有的地區在七月二十五日。嘗新節沒有固定的日期,各地以當地農作物收穫情況而定,大多以村為主,各村的日子不一樣,但最多相差5-10天左右。嘗新節一般過兩次,也有過一次的,在小春人庫以後和大春收割以後的幾天中進行。節日期間,走親串戚,舉行文體娛樂活動,説唱本民族的歷史、傳統俗,祈求五穀豐收。普米族的房門外都懸掛着牛羊的骨頭。據説這是家庭財富的象徵,同時也具有驅邪鎮鬼的作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