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德思裏彝族佤族鄉資料簡介

來源:人人運程網 2.75W

雲南地區是我國少數民族分佈比較多的省份,據統計在雲南境內有52個少數民族,大家可以想一想,每個地方肯定都是幾個少數民族人們生活在一起。今天,我們就為大家介紹德思裏彝族佤族鄉的相關資料,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德思裏彝族佤族鄉資料簡介

  德思裏彝族佤族鄉資料簡介
  一、概況
  德思裏彝族佤族鄉被髮源於昌寧縣的順甸河穿境而過,形成一道自然美麗的河谷風光,也正好把德思裏鄉分為東西兩個片區,共轄7個村民委員會,83個村民小組,有2541户農户,總人口11024人,境內除漢族居住外,有彝、佤、傈僳、拉祜、白五種少數民族聚居雜居。山鄉公路驛道交錯盤繞,樹木葱翠,鳥語花香,村寨錯落有致,村民熱情好客,具有純樸的風土人情

二、經濟發展
  綠色經濟發展前景美好。綠色經濟是德思裏鄉的發展理念,主要以茶葉、核桃、草果等綠色經濟作物為主。全鄉有茶園面積11395畝,可採面積9162畝,社會產量41.5萬公斤,產值207.6萬元,是德思裏鄉財政收入的支柱,人民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由於氣候條件優越,土壤適宜,德思裏鄉的茶葉以芽白、葉肥、味醇、生態而引來八方商賈紛紛前來收購、訂貨。鄉內有滇紅CTC生產線,石龍茶廠等茶葉加工、精製企業,“石龍茶”遠銷東北省份。德思裏鄉茶農以生產紅茶為主,致使鄉政府駐地成為縣內較大的紅茶交易市場之一。有泡核桃10008畝,投產產量60噸,產值30萬元,圍繞縣委政府要把順甸河谷建設成臨滄乃至全省最大核桃林區、核桃谷的目標,德思裏鄉將把全鄉建成萬畝高優泡核桃谷,實現產值1500萬元。鄉內還有草果、樹頭菜等綠色生態經濟作物。

畜牧產業不斷壯大。大力發展扶持畜牧產業,着力搞好本地品種小油葫蘆豬的保種開發,借小油葫蘆養殖歷史源遠,不受污染,肉色、香、味俱全優勢,生產加工“七台坡”生態有機火腿,受到了廣大消費者青睞,和茶葉、泡核桃產業產品齊驅迸進,形成了綠色生態之鄉。2002年畜牧產業收入達286.5萬元,有效增加了農民收入。

境內距鄉政府駐地17公里處的阿里候村有彩色大理石,儲量達2000萬方以上,具有可觀的開採價值,花紋奇形怪狀,豐富多彩,光澤亮麗;是全省乃至全國少見的特殊花崗巖,是理想的工藝、建築材料。

農業經濟不斷髮展。有耕地14257畝,其中水田4535畝,旱地9722畝。2002年,生產糧食443.8萬公斤,人均產糧411公斤;實現經濟總收入1157.7萬元;財政收入68.1萬元;人均純收入達678元,貧困人口逐年得到減少;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3.6‰。

三、社會事業
  集鎮建設步伐加快。對鄉集鎮進行了擴建,使市場容量擴大,秩序進一步良好,拉動了經濟發展。實現了村村通電、通公路,鄉政府駐地開通了移動電話,實現了有線電視聯網,教育、科技、文化、衞生各項事業不斷進步,精神文明建設健康向上發展,全鄉各族人民正以昂揚的激情,豪邁的步伐,振奮精神,齊心協力建設小康社會。

小結:看完上面的介紹,你對這個地方應該有一個深入瞭解吧!也許你現在想去當地考察一番,那麼趕緊行動起來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