傈僳族圖騰是什麼?傈僳族圖騰由來

來源:人人運程網 1.62W

圖騰信仰是起源於部落時期的時候,他是一個部落的信仰,是神靈顯靈的載體。漢族自稱是炎黃子孫,在遠古時期,黃帝所統帥的華夏部落聯盟的圖騰就是神龍,所以我們自稱是龍的傳人。那麼,你們知道傈僳族的圖騰是什麼嗎?現在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據統計,傈僳族有虎、熊、羊(楊)、鳥、魚、鼠(褚)、朱、蜂、蕎(喬)、谷、竹、菜(蔡)、麻、犁(李)、霜(雙)、麂、猴(侯)、海等18個姓氏,這些姓氏,既體現了傈僳族遷徙、演變以及居住環境的特點,也反映了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相交融的圖騰崇拜現象。

傈僳族圖騰是什麼?傈僳族圖騰由來

傈僳族在從青海河湟地區沿四川雅礱江南下,向雲南金沙江、怒江、瀾滄江遷徙、定居的漫長歲月中,曾經歷了遊牧到農耕的過程,始終跟自然世界休慼相關、休慼與共,反映在姓氏上,既有羊、蜂等家畜、家養動物,也就有蕎子、谷、麻、菜等田間種植的植物,還有犁等農耕工具。而更多的,則是自然界的動物和植物,如虎、熊、鳥、鼠、麂子、猴子、竹(子)甚至是霜。瞭解傈僳族歷史和文化的人,是不難理解傈僳族出現這麼多自然崇拜物姓氏的。

傈僳族先民以家族、家支為單位遷徙、定居,為了保持氏族的純正性、凝集力並以此與本民族其他氏族或雜居的其他民族區分開來、延續下去,在民間自然形成一個部落或集團,往往以“某某扒”(傈僳語“扒”指人)自稱,如“臘扒”(虎氏族)、“恩扒”(熊氏族)等等,外人是充分認可的。從遊牧到農耕的過程中,因為科學知識落後、生產力低下,深山老林、溝谷河流裏有很多自然物是傈僳族先民一時無法戰勝或永遠值得依賴、賴以生存抑或傳説就是某某物的後代,移情作用,就產生了自然崇拜,將這些自然物作為神靈來敬拜、祭祀。同時,傈僳族認為人死了靈魂不會消亡,被遠遠送往祖先發源地與祖輩的靈魂居住在一起,信奉祖先神靈,久而久之,既信奉自然神靈又信奉祖先神靈的氏族及後人,集體默認了該自然物,把自己及後代歸結為該自然物統帥、引領的子民,或是依賴該自然物的子民,氏族由此物正式命名,如“別扒”(蜂氏族)、“鳥(音nia)扒”(鳥氏族)等。在傈僳族內部,是不像漢族需要將姓和名連接又區別開來從而形成很有學問的姓名學的,大家知道,傈僳族先民一生有兩次命名,即出生3天內的乳名、結婚時取的婚名,因怕乳名流傳後被鬼攝去,除孩子的父母外,一般是沒人知道他的乳名的,終生被外人呼喚的,只有他的結婚名。而不管乳名也好,結婚名也罷,傈僳族既然沒有姓,就不會把姓與名聯繫起來,只有真正意義上的名。在明朝以前長期的歷史歲月裏,滇、川的傈僳族或在深山狩獵,或在河谷耕種放牧,一般不與漢人交往,只要有個名字跟別人區別(哪怕雷同也無關緊要),自給自足的生產、生活就能延續了,有沒有姓,絕不影響他們穿衣吃飯。後來,明朝洪武年間漢族的軍隊大批分駐今永勝縣土地肥沃的壩區屯田戍邊,佔其耕地、娶其女兒,耕讀傳家的漢文化在傈僳族地區廣泛傳播,傈僳族才開始接觸到姓氏文化,部分人有了姓氏。到了清朝中後期的1820年,當傈僳族因為耕種的土地被土司和漢族官僚等轉賣而被迫起義,聲勢浩大驚動了朝廷,義軍將領唐貴、付添貴等人的姓名,好像才第一次成了一回事———當傈僳族面對漢文化,漢人需要確定他的姓氏時,他起初並不知道自己該姓什麼,經過別人提示、指引,他才説出他屬於“某某扒”,那個“某某”經過翻譯,就成了他的正式姓氏,如崇拜蜜蜂的“別扒”。傈僳族翻身做了主人,真正有了姓名,當屬新中國成立以後。由於當時的生產隊或工廠、單位需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姓名,更主要的是傈僳族的兒女開始走進學校必須取名,很多教師根據他們家族的自稱習慣,或取意義,或取諧音,或直接引用,或作變通,結合漢族的百家姓,紛紛給孩子定姓、命名,於是,使得這些學生娃娃開始有了人生的3次命名,傈僳族的姓氏才普遍盛行。這時,傈僳族的姓氏出現了五花八門甚至無法記寫的局面,但怪姓再怪,萬變不離其宗,傈僳族的姓氏沒被漢文化徹底同化,保持了自己民族的特色,是有根可查的,根由就在先民那裏,不外乎以下幾種。

一、虎自古是山林之王,由於其威猛,既吃其他動物也吃人,一部分傈僳族既怕又崇拜,就將它作為自己氏族的標記、標誌,自認為“臘扒”。後人需要確定姓氏時,自然就認定自己姓虎。至於有一部分傈僳人姓胡,那是因為胡與虎諧音。

二、熊跟傈僳族的淵源比虎深,緣由是熊比虎多,熊的活動範圍跟傈僳族人的活動範圍幾乎一致,在山林狩獵或溝谷栽種,都會與熊相遇,熊會殘害牲畜也會傷害莊稼甚至傷及人,傈僳族對它又怕又恨,可是,就有一支把它作為自己的標記,自稱“恩扒”(熊氏族)。三、傈僳族還有崇拜猴子的,自稱“害蜜”(猴子),改成漢姓,就是侯。

四、麂子是麗江地區山林的特產,分佈很廣,數量眾多,是傈僳族獵取的主要野生動物,很多深居高山的傈僳族,其肉食主要來源於麂子,有人就姓了麂;因為傈僳族稱麂子叫“阿蚩”(黃羊),有人願意姓蚩。麂、蚩可謂是中國百家姓中的怪姓了。

五、傈僳族居住的半山區,生態好,鮮花遍地、四季常開,適宜各種蜂種生存繁衍,傈僳族既是抓獲野蜂如馬蜂、黃蜂等的高手,更是飼養蜜蜂的行家裏手,他們的生活離不開蜂蜜,對蜜蜂又敬又愛,和諧共生,自稱為“別扒”。因崇拜蜜蜂及其產品的人多、地域又廣,將其作為姓氏時,不免有些繁複。有人直接姓蜂,有人就姓蜜;因為蜂蜜很甜,甜得像糖,想稱自己為糖姓的人,被漢文化改成了唐姓;還有人姓豐,不外乎是諧音;更有人説蜜蜂會叮人,自己要姓叮,被改成了大眾的丁姓

六、鳥在天上飛,無拘無束、自由自在,不免崇拜,鳥還是傈僳族主要的獵物之一,有時甚至靠它養家餬口,傳説鳥肉曾養大了一個沒孃的孩子,便自稱“鳥(nia)扒”,有人直接姓鳥,有人就姓雀。

七、傈僳族有個大部落自稱“乃以”(黑水、大江、大河之意),自稱、他稱都是“黑傈僳”,非常崇尚黑色,原本姓黑,明朝初年,中原南下雲南的大兵到永勝程海湖畔屯田戍邊,將沿岸黑傈僳的姓改稱為海。

八、壩區、半山區的一部分傈僳族能種菜,對菜崇拜得不行,自稱“餓扒”,要姓菜,改稱了蔡。

九、明朝以前,永勝的傈僳族幾乎都生活在壩區,華坪等地的傈僳族大多也是清朝後期被迫走出壩區的,壩區是稻穀的主產區;而山區、半山區呢,主產包穀。不管稻穀還是包穀,都是傈僳族的主糧,這部分對穀物崇拜的家族,便自稱“古扒”,幾乎都直接姓了谷。

十、高寒山區也有一部分傈僳族居住,這裏廣種薄收一種植物叫蕎子,有苦蕎、甜蕎之分,因為它是養生立命之物,有人願以它為姓,便將蕎子的蕎改稱喬木的喬。

十一、霜可謂是農作物和樹木的敵人,雪上加霜可謂禍不單行,但敬畏霜降、霜凍的部分傈僳人便要姓霜,給改成了雙。

十二、壩區有修竹,山區有毛竹,有人崇拜竹子,傈僳語叫竹子為“馬達”,想姓竹,通不過,改姓了祝。

十三、在水田、旱地翻耕的犁架,應該是明朝初年南下屯田戍邊的漢族軍隊及其民屯的漢民傳輸給傈僳族的,牛拉犁功效大於人挖地不知多少倍,苦力得以解放,傈僳人敬奉不已,崇拜犁,要姓犁,等確定姓氏時,成了李。

十四、不論山羊、綿羊都是傈僳族放養的主要家畜,其肉可食、其皮可衣,其糞便還肥田,自然有人寵愛羊子,稱它為“阿赤”(山羊)。姓羊也不妥,就全改姓了漢人的楊。

十五、傈僳族更是離不開家養的豬,傈僳話叫豬為“阿文”,取姓時,就是漢人常姓的朱。

十六、崇拜魚的氏族,自稱“暗扒”,直接的寫成魚,更多的則姓餘。


  小結:圖騰對一個部落的人來説尤為重要,甚至比自己的生命來重要。在那個年代,強調神權至上,哪怕是部落酋長也不敢去冒犯神靈。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