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手抄報資料

來源:人人運程網 1.6W

教師節手抄報資料

教師節的由來
  1985年9月10日,全國的教師們迎來自己第一個教師節。

教師節手抄報資料

1981年3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中國民主促進會的17位政協委員聯名提交了一份提案:

案由:建議確定全國教師節日期及活動內容案。

提案人:徐伯昕吳貽芳史念海李霽野張明養葉至善徐楚波鄭效洵馬力可霍懋徵葛志成方明巫寶三張景寧葉聖陶雷潔瓊柯靈(注:原件簽名順序)

理由:教師擔負着培養四化建設人才的重任,應當享有崇高的社會地位。

該提案被全國政協編為第170號提案。

政協審查的意見如下:建議國務院交教育部研究辦理。

在提案人中,葉聖陶是民進中央第三任主席、全國政協第六屆副主席。雷潔瓊是民進中央第四任主席、全國政協第六屆副主席、第七屆和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徐伯昕、吳貽芳、葛志成、葉至善曾任民進中央副主席。張明養、柯靈、方明曾任民進中央參議委員會副主席。而方明又是提案的主要發起人及撰稿人。

方明老先生説,其實,解放前也有教師節,是每年的6月6日。1951年,教育部和全國教育工會曾宣佈“五一勞動節”同時為“教師節”,但執行的結果是教師節沒有了。文化大革命中,教師被貶為“臭老九”,社會地位極其低下。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撥亂反正,從1980年起,全國教育工會開展“慶教齡”、“五講四美,為人師表”等一系列尊師重教活動,提高了教師的政治、社會地位。然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就像提案中指出的那樣,“尊師重教遠沒有形成一種社會風氣。毆打教師的事件時有所聞。廣大教育工作者真正樹立以教書育人為終身職業的思想也還不普遍。”要真正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應該在新中國建立教師節,讓教師享有崇高的社會地位,受到全社會的尊敬。於是,在1981年3月全國政協會議上,方明和民進的16位政協委員聯名提交了這份提案。

為教師節定在什麼日子最合適,方明徵求過謝冰心、葉聖陶等民進老前輩的意見。冰心先生建議定在每年春暖花開的時候;葉聖陶先生建議定在每年秋季學生入學的日子,讓學生在新學年的開始就記住教師的辛勤和光榮。

1981年12月,中共中央書記處習仲勛書記接見參加全國中國小工會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的代表時,方明和教育部張承先副部長一起向習仲勛提出建立教師節的事,習仲勛問解放前有無教師節,方明告之6月6日是解放前的教師節,並介紹了1949年6月6日陳毅同志參加上海解放後慶祝教師節的情況。習仲勛聽後建議教育部和全國教育工會聯合起來寫報告請示中央。

1982年4月,教育部黨組和全國教育工會分黨組聯合,由張承先和方明共同簽發的“關於恢復‘教師節’的請示報告”送中央書記處,報告中並建議以馬克思的誕辰日5月5日為教師節。

1983年3月全國政協六屆一次會議上,方明和民進18位政協委員聯名再次提出“為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造成尊師重教的社會風尚,建議恢復教師節案”。全國政協審查的意見如下:“建議由中共中央宣傳部會同教育部研究辦理。”同年9月,中宣部辦公廳致函教育部辦公廳,經研究政協一次會議方明等同志的提案,同意恢復教師節。1983年12月,由教育部何東昌部長和方明共同簽發的教育部黨組和全國教育工會分黨組“關於恢復‘教師節’的請示”送中央宣傳部。

1984年10月,萬里、習仲勛等中央領導對教育部黨組和全國教育工會分黨組的請示圈閲。1984年12月,教育部黨組和全國教育工會分黨組“關於建立‘教師節’的報告”送中央書記處並報國務院。報告中説,“根據中央領導同志的指示精神,我們進行了研究,建議確定每年9月10日為教師節,在新學年開始,新生一入學,即開展尊師活動。……如中央和國務院原則上同意建立‘教師節’,我們建議由國務院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頒佈。”

1985年1月,國務院總理在全國人大常委會上提出建立教師節的議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這一議案,確定每年的9月10日為教師節,1985年9月10日為新中國的第一個教師節。

從1981年到1985年,教師節的建立前前後後經歷5個年頭。方明激動地説,“要辦成一件事還真不容易啊!”

教師節祝福語
  一粒種子怎能發芽,一棵小苗緣何挺拔,因為有您--老師的消耗做為代價!一刻關懷永在心,長成棟樑報答您。
  一個個日子升起又降落,一屆屆學生走來又走過,不變的是您深沉的愛和燦爛的笑容。祝福您,親愛的老師!一個迸射火花的身軀,肩挑着一個傳誦至今的壯舉,明天因你而美麗!
  一旦天下無智,唯有您來破天機--因為您是人類靈魂工程師。也許有一天,老師在您再也站不起來的時候,我們都站起來了,在您的微笑中我們站成了一排排蒼翠的大樹……
  也許,您不是最優秀的,但在我心中您是最棒的!節日快樂,老師!陽光普照,園丁心坎春意暖;雨露滋潤,桃李蓓蕾紅。祝您教師節快樂。
  延續了你的工作後,才明白當日的你。明瞭這一切後,我會做得更好,只因為你是我的老師。牙醫對病人説不要害怕,喝一杯酒鎮靜鎮靜。酒後,醫生問你現在感覺如何。看誰還敢拔我的牙!老師輕鬆一下!
  學生眼中的您:婚前比婚後親;課下比課上活;校長比學生熟;假期比開學忙。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桃李芬芳,其樂亦融融。祝福您,節日愉快!
  莘莘學子心,難忘恩師情。辛勤的汗水是您無私的奉獻,桃李滿天下是您最高的榮譽。祝您:節日快樂!幸福永遠!
  小時候總覺得您太嚴厲,現在才知道這是您愛的表現。老師,祝您節日快樂!小時侯,我知道你是世界上最美麗的景;長大了,我知道我會成為像你一樣的人!
  像天空一樣高遠的是您的胸懷、像大山一樣深重的是您的恩情、請您接受我誠摯的祝福吧,教師節快樂!想念您,懷念您--老師!對您的懷念與祝福將與日俱增,讓一幕幕脈脈深情與祝福盈滿,好人一生平安!
  想念您,懷念您——老師!對您的懷念與祝福將於日俱增,讓一幕幕脈脈深情與祝福盈滿,好人一生平安!想念您,懷念您--老師!對您的懷念與祝福將於日俱增,讓一幕幕脈脈深情與祝福盈滿,好人一生平安!
  相別日漸長,師恩永難忘。獻給敬愛的老師我們搜尋那些美麗的回憶也默默遙遠地祝福您永遠健康快樂。
  鮮花、掌聲、祝詞表達了學生的心願:老師您辛苦了!學生祝您:天天“九。十”,永遠快樂!先生,您的嚴厲讓我從此堅強!
  夏日送杯冰紅茶,讓它帶走您的炎熱;冬日送杯熱露露,讓它給您温暖;此時送杯高興就好,祝福您百事可樂!希望今天是一個豔陽天,明天會更好!
  希望今天,所有的老師都會從心裏微笑;為自己自豪吧,因為你是老師!希望今天,所有的老師都會從心裏微笑,為了桃李滿天下!只要老師快樂,我們就快樂!
  無論將來我成為挺拔的喬木,還是低矮的灌木,老師!我都將以生命的翠綠為你祝福!!無論風雨,無論坎坷,都有您在默默的支持和指引着我,老師您辛苦了,學生永遠祝福您
  無盡的恩情,永遠銘記心中。每個成長的日子裏,我都要祝福你,我的老師。我尊敬的老師,我的成功是您給予的支持,千言萬語一聲“謝謝”--您是我永遠的老師,永遠的朋友!
  我最親愛的老師,你辛苦了!我只想説一聲:“老師您辛苦了。”祝您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我只對您説一句話:老師,您辛苦了!我願是一塊輕柔的紗巾,為您擦去汗水和灰塵;我願是一束夜來香,和星星一起陪伴在您身旁。
  我願是一塊輕柔的紗巾,為您擦去汗水和灰塵:我願是一束夜來香,和星星一起陪伴在您身旁。我永遠把你牢記在心上。
  我雖然不是你最好的學生,但你是我最好的老師。我雖然不是你最好的學生,但你是我最好的老師,祝您事事順意,每天都有一份好的心情。
  我説老師啊!那年您罵我是笨蛋,我可還記着的,不過沒您那次罵,我還沒今天呢!對您説聲謝謝!我是月亮,因為你——太陽,人類可以目睹我的光彩。老師,你的守護,是我千年的祈盼。
  我是月亮,因為你--太陽,人類可以目睹我的光彩。老師,你的守護,是我千年的祈盼。我是幼苗,您是雨露,滋潤我乾枯的心田。我是小草,您是太陽,照耀我成長的路。謝謝您,老師!
  我是幼苗,你是雨露,滋潤我乾枯的心田。我是小草,你是太陽,照耀我成長的路。謝謝您,老師!我是幼苗,你是雨露,滋潤我乾涸的心田。我是小草,你是太陽,照耀我成長的路
  我若是CEO,您就是CEO的老師。我若是總統,您就是總統的媽媽。不管我將來人生的路將是怎樣,我都會永遠愛您,老師!我們喜歡您,年輕的老師:您像雲杉一般俊秀,想藍天一樣深沉;您有學問,還有一顆和我們通融的心。

對老師的稱謂

  春蠶——最純摯的稱謂
  對“春蠶”最早的記錄見於《詩經》,而把“春蠶”進行擬人化的比喻最聞名的則是唐代大詩人李商隱的詩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他把春蠶的執着、堅貞、奉獻精神表現到了極至,成為千古傳唱的佳句。人們生動地把教師比作“春蠶”,是對老師的無私奉獻精神和高尚品質給予的高度評價。

  蠟燭——最温馨動人的稱謂
  對蠟燭的讚美也是源於唐代詩人李商隱的“蠟炬成灰淚始幹”的名句。人們歌頌蠟燭,是因為蠟燭默默地燃燒着自己,用自己的光去照亮別人,直至將自己燃盡。説起蠟燭這種品質,人們就聯想到敬愛的老師,老師把自己的知識傳授給學生,用智慧和品格之光給學生照亮前進的航程,這種為“他人照亮道路,讓他人看見光明,燃盡自己耀人間”的無私奉獻精神不正是對人民教師的最生動的比喻嗎?

  孺子牛——最具中國特色的喻稱
  “孺子”是古時對小孩子的稱謂。“孺子牛”是《左傳》中記載的一個典故:春秋時,齊景公與兒子嬉戲,景公叨着繩子當牛,讓兒子牽着走。這個千古傳頌的“愛子”故事後來成為人們讚譽的美德。現代偉大文學家魯迅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儒子牛”名句使孺子牛的精神得到昇華和拓展,而後人們用“孺子牛”來比喻心甘情願為人民大眾服務,無私奉獻的人。人們之所以把老師稱作孺子牛,認為這是當之無愧最貼切的比喻。#p#分頁標題#e#

  春雨——最生動形象的默稱
  人們對“春雨”的讚美由來已久,把春雨比作“甘霖”,比作“及時雨”,視“春雨貴如油”。人們把老師比作“春雨”,把學生比作“春苗”,春苗需要春雨去澆灌。我們的老師就如那綿綿的春雨,用播灑的愛去滋潤學生的心田,用豐富知識去開啟學生的智慧,用優秀的人格去潛移默化培育學生的品德,用無私的奉獻精神去薰陶學生的心靈

  人梯——最高評價的專稱
  一個人接一個人踩着肩膀向高處攀登叫作搭人梯,人梯是古代向上攀高、攻城拔寨、翻山越嶺所創造的集體配合行動,一直流傳至今。現在人們把“人梯”比作是:“那些為別人的成功,而做出自我犧牲,無私奉獻的人”,人們把教師稱作“人梯”,正是因為光榮的人民教師具備了這樣優秀的品質和精神。

學會感恩
  尊師重教是中國的優良傳統,而教師節是一個實現對老師尊重的最好體現,但是近幾年教師節卻被請客、送禮等庸俗風氣給“污染”了,孩子們心意的表達變成了成人世界的遊戲。

老師是一個高尚的職業,在這個崗位上老師無私的為學生奉獻着自己的青春和熱血,老師當然希望自己帶出來的學生能夠為社會為祖國為家庭做出更大的貢獻,在學生的每個成長階段,老師有着不同的定義,國小階段可以説老師是孩子們的直接榜樣。

幼兒純真的心靈就像一張白紙。”如果想讓這張白紙變得美麗多彩,需要精心的描繪與呵護,而為這張白紙畫上第一筆的就是幼兒教師。

只要老師出於無私的愛心來對待每個學生,當然老師在桃李滿天下的時候,自身也有一種成就感和自豪感,為了別人的成長進步老師甘願付出自己的所知道的知識。老師對孩子的幫助,令孩子心中萌生出一種感恩的心。孩子們將懷着這顆感恩的心去幫助所有需要幫助的人。

老師是先活在學生們的眼睛裏,而後才活在家長心裏的。一支粉筆,三尺講台,留下的永遠是老師含辛茹苦的身影。滴滴汗水,點點心血,印在老師臉上的始終是嘔心企盼的神情。

老師在孩子們的成長道路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一個令你尊敬的老師會影響你的一生,對自己的學業與成長都有着莫大的幫助。孩子們真心感恩,對老師也是一種尊重。

其實,作為老師,並不會在乎禮物的輕重,雖然這是個物慾橫流的時代,老師作為塑造人精神的工程師對自己多少還是有點崇高的感情,也希望有學生會在教師節想起我們,送不送禮物,送多少禮物,其實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學生的那份心,是學生對老師的牽掛和肯定。

“老師,您辛苦了!”“老師,您永遠是我最敬愛的好老師!”“謝謝老師,是您在我遇到困難時第一時間給予我關懷幫助,祝福您!”只有這些發自肺腑的真心祝福和感恩在時間的淘洗下,才能更長久的留在老師的心中。

近現代尊師重教故事
  名人尊師的故事一:毛澤東向教師敬酒
  1959年6月25日,毛澤東同志來到闊別32年的故鄉韶山,特意邀請自己在私塾讀書的老師毛禹珠一起吃飯。席間毛澤東熱情地向老師敬酒,毛禹珠老先生説:“主席敬酒,豈敢豈敢!”毛澤東笑着回答:“敬老敬賢,應該應該!”

  名人尊師的故事二:周恩來向老師贈款
  1952年2月,南開大學老校長張伯苓突然患腦血栓逝世,周恩來參加了治喪委員會並送了花圈,白色緞帶上寫着:“伯苓師千古,學生周恩來敬輓。”張伯苓逝世後,周恩來一直掂記着張家的生活。1961年國家困難時期,周恩來給張伯苓夫人送去500元人民幣,並囑咐交際處要加倍關照張夫人和子女。

  名人尊師的小故事三:朱德給老師敬禮
  1959年春的一天,朱德同志在雲南政治學校禮堂看戲。開演前,朱德同志正和身邊觀眾談話。這時,一位耄耋的老人由服務員引了進來,朱德一眼便認出這位老人原是自己早年在雲南陸軍講武堂學習時的教官葉成林,急忙起身上前,立正敬禮。禮畢又緊緊握住老人的雙手,親切地呼喚:“葉老師!”,然後請葉老入座,待老人坐定後他才坐下。

  名人尊師的故事四:彭德懷穿便服會見教師
  1957年8月1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30週年紀念日。這一天,彭德懷身穿便服,準備接見北京市部分中國小教師代表。工作人員提醒他説:“彭總,您是國防部長,應穿軍服才好。”彭德懷説:“今天是去見老師,學生見老師應穿便服。如今有些人受舊思想的影響,瞧不起中國小教師,我們應改變這種不良風氣。”接見時彭德懷頻頻向老師們問好。

  名人尊師的小故事五:魯迅尊敬老師
  魯迅對啟蒙老師壽鏡吾一直很尊敬。他18歲到南京讀書,每當放假回紹興時,總要抽空看望壽先生。1902年至1909年,在東渡日本留學的8年間,他經常寫信向壽老師彙報自己在異國的學習情況。一次,他奉母命從日本回紹興辦婚事,僅在家中停留了四天,但他仍在百忙中抽時間專程探望了年逾花甲的壽先生。魯迅在日本還拜章太炎先生為師學文字學。章太炎先生逝世後,他連續撰文兩篇紀念。

  名人尊師的故事六:江澤民在百忙中看望老師
  江澤民同志儘管工作很忙,但一直惦記着曾教育過自己的老師。1990年9月13日上午,江澤民同志乘車到當年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學去看望老師,緊緊握住嚴峻教授的手説:“嚴老師您好!”並詢問了教師們的身體狀況、工作和生活情況。學校的鐘教授住院期間,他多次到醫院看望。1995年,當江澤民同志得知老師沈教授去世的消息,心情十分悲痛,當即請沈教授的妹妹轉達他對老師親屬的親切慰問。江澤民同志訪美時,在百忙中,帶着珍貴禮物,親自登門去看望拜見他的老師顧教授及師母。
  足見,尊師重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名人尊師的故事七:居里夫人
  1903年,居里夫人發現了一種新的物質——鐳。這一發現,震驚了全世界。居里夫人成了世界上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金的科學家。從而,她享有盛譽,博得了人們的敬仰。可她對她過去的老師仍然十分尊敬。#p#分頁標題#e#
  居里夫人的法語老師最大的願望是重遊她的出生地——法國北部的第厄普。可是,她付不起由波蘭到法國的一大筆旅費,回鄉的希望總是那麼渺茫。居里夫人當時正好住在法國,她非常理解老師的心情,不但代付了老師的全部旅費,還邀請老師到家裏做客。居里夫人的熱情接待使老師感到像回到了自己家裏一樣。
  1932年5月,華沙鐳研究所建成,居里夫人回到祖國參加落成典禮。許多著名人物都簇擁在她的周圍。典禮將要開始的時候,居里夫人忽然從主席台上跑下來,穿過捧着鮮花的人羣,來到一位坐在輪椅上的老年婦女面前,深情地親吻了她的雙頰,親自推着她走上了主席台。這位老年婦女就是居里夫人小時候的老師。在場的人都被這動人的情景所感動,熱情地鼓掌,老人也流下了熱淚。
  居里夫人就是這樣,當她成為一個偉大的科學家之後,仍舊沒有忘記曾經傳授給她知識的老師。
  名人尊師的故事八:巴爾扎克和他的老師
  巴爾扎克是法國著名作家,他成名後,一度過於自信,處理事情有些輕率和武斷。有一件事情深深地教育了他。
  一天,一位滿頭銀髮,拄着枴杖的老太太前來拜訪巴爾扎克。一進門,老太太就拿出一本陳舊的國小生作文本遞到巴爾扎克的眼前,説:“親愛的巴爾扎克先生,我想請教你一件事,請你仔細看看這本作文本。”巴爾扎克接過作文本看了起來。老太太接着説:“看完,請你告訴我,這孩子的作文水平怎麼樣?今後的前途如何?”
  巴爾扎克很奇怪,看了作文,又看了看老太太,問道:“您是孩子的母親還是奶奶?”
  “都不是,先生。”
  “那一定是親戚?”
  “也不是。”老太大連連搖頭。
  巴爾扎克語氣肯定地説:“那麼,請讓我直言相告,看吧,書寫潦草,説明態度草率馬虎;文句欠通,可見學習很不用功。這孩子今後絕無成就。”
  “當真嗎?”老太太十分驚訝,“巴爾扎克先生,可你現在已經是大名鼎鼎的作家啦!你沒看出自己的筆跡嗎?這可是你當國小生時用的許多本中的一本呀!”
  “啊,原來是您呀,我可敬的老師!”巴爾扎克滿面羞愧地站在老師面前説:“謝謝,真想不到事隔多年,您竟保留着我童年時代的作文本,今天又為我上了深刻的一課。”
  老師欣慰地説:“唉,我只感到過去的工作還沒幹完,今天也算了了一件心事。”
  從此,成了名的巴爾扎克無論寫作還是待人接物,處理日常小事都不再那麼輕率和武斷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