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節日習俗的差異,這些差別你都知道嗎?

來源:人人運程網 1.64W

西方節日有很多跟中國的傳統節日相似,比如我們有春節,西方有聖誕節,我們有紀念屈原的端午節,西方有復活節。中西方的文化傳統有很大差異,那麼,中西方節日習俗是不是也會有很多的不同呢?下面,不妨一起來看看,中西方的節日習俗差異有哪一些吧。

中西方節日習俗的差異,這些差別你都知道嗎?

中西方習俗差異:
  中國和西方國家的節日及其習俗有着比較明顯的差異。中國的節日主要源於歲時節氣、祈求自身吉祥幸福,節日習俗以吃喝為主題,其原因主要是中國人對生命的追求以健康長壽為目的,並通過飲食來實現;西方的節日主要源於宗教及相關事件,緬懷上帝、求其保佑,節日習俗以玩樂為主題,其原因主要是西方人對生命的追求以健康快樂為目的,並通過宗教和娛樂活動來實現。

中國的傳統節日,基本都是封建社會時期形成並流傳下來的,不可避免的打着封建的烙印:各節日無不以家族、家庭內部活動為中心。節日裏,年輕人必須禮拜老人,全家要吃團圓飯,要闔家共慶。即使是春節的互相串門拜年,也基本是在親屬之間。一羣陌生人在一起狂歡,那是沒有的、不可想象的。

中國節的另一顯着特點是體現着中國吃文化的習俗。每個節日都有不同的特色食品要求,以區別於其他節日。如吃餃子、粽子、月餅等等。中國的節日體現着中國人的美德和風尚,尊老愛幼,互敍親情,是我們民族的優良傳統,應該繼續發揚,所以國人一直堅守着這些中國節的好習俗、好風氣。即使喜歡過洋節的人,也沒有誰想要摒棄中國節。

西方的節日就不同了,它更多地是表現出人們的互動性、眾人蔘與性、狂歡性、熱烈情緒的發泄性,以自我為中心,崇尚個性張揚,感恩節、聖誕節、情人節……莫不如此。這與中國節的封閉性、家族性恰好相反。它打破了封建的封閉形式,沒有了上下級、老人與青年之間的等級束縛,體現了人人平等、自由表現自我的特點。而在吃的方面,則沒有那些嚴格的要求,過什麼節並不在吃的不同上。

小結:西方的節日習俗更注重人的感受,大家會一起為節日的到來做很多準備,在當天也會一起狂歡慶祝。中國的習俗則以節日本身為主,更注重宣揚節日的精神和內涵。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