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六送窮鬼的來歷 送窮鬼的習俗

來源:人人運程網 2.85W

大年初六送窮鬼是我國特有的一種習俗,相傳是古代從宮裏流傳出來的,其的意思就是送走窮鬼,迎接財神。大年初六也是一個特別的日子,是春節法定假日的最後一天,快樂跟悲傷交織在一起。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大年初六送窮鬼的來歷跟各地的習俗。

大年初六送窮鬼的來歷 送窮鬼的習俗

送窮鬼來歷
  窮鬼,又稱“窮子”。據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引《文宗備問》記載:“顓頊高辛時,宮中生一子,不着完衣,宮中號稱窮子。其後正月晦死,宮中葬之,相謂曰‘今日送窮子’”。相傳窮鬼乃顓頊之子。他身材羸弱矮小,性喜穿破衣爛衫,喝稀飯。即使將新衣服給他,他也扯破或用火燒出洞以後才穿,因此“宮中號為窮子”。送窮之俗,自漢已有之。西漢揚雄有《逐貧賦》。據《金谷園記》雲:『高陽氏子瘦約,好衣敝衣食糜。人作新衣與之,即裂破以火燒穿著之。宮中號曰窮子。正月晦日巷死。今人作糜,棄破衣,是日祀於巷,曰送窮鬼。』傳説窮神穿破衣,吃稀飯;在正月最後一天死去。人們在這天熬粥、扔破衣、結柳為車、縛草為船,在巷口焚之。祝送窮神,永不回來。至唐仍有此俗。韓愈有《送窮父》文;姚合有《晦日送窮》詩:『年年到此日,瀝酒拜街中。萬户千門看,無人不送窮。』

大年初六送窮鬼的來歷 送窮鬼的習俗 第2張

各地送窮習俗
  晉西北地區,太陽未出山,要掀起炕蓆,打掃一些炕土,送到野外;鳴炮、燒香、敬紙,稱為“送窮”。

晉北地區,民間習慣用彩色紙剪成人的圖像,小孩子拿到街頭,互相交換。把自己的紙人送給別人,稱為“送走窮媳婦”;把別人的紙人換回來,稱為“得到有福人”。晉東南地區,民間習慣將爛衣服扔到牆外。傳説上古高陽氏之子正月裏穿一身破衣爛褲,生活吊兒郎當,後來慘死在巷外。民間扔衣以祭,稱為“送窮鬼”。送窮節,也有的地方傳説是仿石崇送窮船之意。還有的地方,習慣在初五日早上,取爐灰少許於筐,並剪五個紙人,送到門外,焚香、放花炮而還。稱之為“掃五鬼”。

大年初六送窮鬼的來歷 送窮鬼的習俗 第3張

廣東人以年九年級是“送窮日”,客家語則根據“送窮”二字的諧音稱此日為“三重日”或“生蟲日”,福建人也有相同的説法,以為這一天是“窮鬼日”(或稱為“赤鬼日”)。俗傳進入元旦後,人們至少要到了九年級才能掃地。在此日把家中的垃圾向外清理或倒入河溝裏,帶有把“窮鬼”清理出門的好意頭。

過年送窮鬼算是一個比較特別的習俗了,財富是我們一生的追求,擁有了財富我們就可以獲得想要的東西,做什麼事情都是底氣十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