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鬼節習俗介紹,九江鬼節祭祀時間

來源:人人運程網 1.15W

鬼節在我國一些地區有一些不同的地方,比如祭祀時間、祭祀習俗等。那麼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江西九江地區有哪些不一樣的習俗,外地的小夥伴可要注意看哦,瞭解不同的地方習俗,可以增長自己的見識哦!

九江鬼節習俗介紹,九江鬼節祭祀時間

  九江鬼節習俗簡介
  農曆七月十五,又稱“七月半”或“鬼節”,我們漢族本土道教稱之為“中元節”(正月十五為上元,七月十五為中元,十月十五為下元),外來佛教稱為“盂蘭盆節”。佛教與道教對這個節日的意義各有不同的解釋,道教強調孝道;佛教則着重於為那些從陰間放出來的無主孤魂做“普渡”。無論道教還是佛教都可深切體認到中元節的祭祀具有雙重的意義,一是闡揚懷念祖先的孝道,一是發揚推已及人,樂善好施的義舉。這全是從慈悲的角度出發,是很有人情味的,所以“中元節”在當前崇尚“和諧社會”的今天,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

  一、道教與佛教之鬼節由來
  東漢時道教定下三會五臘日,其中七月七日為道德臘,又是中會即固定的道民到治所接受考校的日子。七月的這一祭祖日期後來隨着道教將中元地官的生日和相應祭祀日期定於七月十五日,而固定於這一天。傳説該日地府放出全部鬼,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所以民間要設場進行祭祀的活動,道觀舉行盛大法會祈福吉祥,另七月原是小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講究孝道的中國人,向祖先報告秋成,並且請老祖宗嘗新。所以,它整個是以祀鬼為中心的節日,系中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

  相傳佛祖釋迦牟尼在世時,收了十位徒兒,其中一位名叫目連的修行者,在得道之前父母已死,由於目連很掛念死去的母親,就察看母親在地府生活的情況,原來他們已變成餓鬼,吃的、飲的都沒有,境況堪憐。目連看了後覺得很心痛,於是就運用法力,將一些飯菜拿給母親吃,可惜飯菜一送到口邊,就立即化為火焰,目連看到這種情境後非常心痛,就將這個情況告訴釋迦牟尼,佛祖教訓他説,他的母親在世時,種下了不少的罪孽,所以死後就墮入餓鬼道中,這不是他一人能夠化解的,必須集合眾人的力量,於是目連就聯同一眾高僧,舉行大型的祭拜儀式,以超渡一眾的亡魂。後來,這個傳説一直流傳後世,逐漸形成一種民間習俗,每年到了農曆七月中,人們都會宰雞殺鴨,焚香燒衣,拜祭由地府出來的餓鬼,以化解其怨氣,不致於遺害人間,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鬼節的風俗。

  二、九江鬼節之祭祀時間
  九江地區的七月半鬼節在時間上與全國相同,均為農曆七月七年級到十五,但具體祭祀日期則與全國各地不盡相同。

  同為九江地區,祭祀時間也各不相同,有七月十二祭祀、也有七月十四祭祀,特別是現代社會,年輕一代人則根據自己的時間合理安排,在七年級到十五的這十五天裏,天天都有人舉行祭祀儀式,但大多傳統的人還是放在七月十三晚上進行,新喪的人家一般在七月十二晚上進行祭祀。

  之所以安排在七月十三祭祀,是因為祭祀主要內容就是焚燒紙錢,後人動不動就是“幾萬億元”地燒,還有“金條”、“金元寶”等,先人七年級“放假”回家,待到十五再返回地府,在家時間太長,燒得太早,“鉅款”攜帶在身上“不安全”,就算沒鬼打劫,一大堆東西天天背在身上也是累贅,如果十五再燒,那錢紙火化後一時不得冷卻,燙手啊!總不能讓先人空手而歸吧?!所以最合理的時間安排就是十三晚上燒,十四冷卻一天,十五晚上打包帶走。

  三、九江鬼節之祭祀內容
  七月半與清明在民間同屬鬼節,但兩者祭祀不同,清明是上墳祭祀,七月半則在家祭祀,祭祀內容主要是在家門口或村口焚燒紙錢,謂之“燒包袱”。燒包袱是陽間活人利用鬼節燒錢給陰間人花的,即把紙錢裝進類似於信封的包裹內,寫上死都名諱,拿到某個地方燒掉,收到後可以在陰曹地府享用。

  燒包袱應該算是國人的想象和發明了,寄託着後人對先人的哀思。七月半包袱有別於墳頭燒紙,包袱是以包裹的形式直接把冥錢寄給“收款人”手中,避免失散、搶劫、貪污和挪用。據説“七月半”那些孤魂野鬼都放假了,那些沒有後人的,或死於非命的,或被例入長期“失蹤”的活死鬼,及後人不孝長期不燒錢用的,這類由於沒有經濟來源,或風餐露宿,或乞討度日,加之陰司平時管理較為嚴格,難得一年一度的放假可以來到陽間;他們要麼趁燒包袱時大行搶劫,掠奪那些包袱書寫姓名不全,或一時疏忽沒有委託腳伕郵遞的包袱。為防止萬無一失,燒包袱時人們往往還得在地上畫一個園圈,將包袱放置圈內焚燒,焚燒完畢後用籮筐、魚罩、篩子罩着,可防止野鬼瘋搶,這有點類似孫悟空用金箍棒畫圈子保護唐僧等人一樣。

  早前包袱裏裝的是比較單調的黃草紙,這些草紙摺疊很有講究的,比如把草紙裁成包袱大小,三張一疊,疊好後,在紙的1/3處折下,關於摺疊,各地可能都不同,後來包袱裏增加了白紙冥幣,我小的時候,就見過父親用樟木雕刻成印模,然後蘸上墨汁,往裁好的白紙上印,那是冥幣的面額大多是1、5、10、50、100元的,面值和尺寸與我們陽間的人民幣差不多,如今市場上陽間寄往陰司用的冥鈔可謂品種繁多,由過去的打印紙錢發展到現在的各種版質的冥鈔票,甚至還有“金元寶”、“房子”、“轎車”、“女保姆”、“煙酒”之類的,只要是陽間有的或想得到的,冥間就可以有,那些紙幣上還加印了玉皇大帝、閻王的頭像,單張面值甚至超過萬億元,收訖一張者恐投胎三次也用不完啊!

  四、包袱封皮書寫規則與禁忌
  七月半既是對先人的至孝和思念之情,又是祈求家人的平安。在家鄉“三大鬼節”中,最重視的是七月半,燒包袱是有許多講究的,其中寫包袱是一項不可少的任務。寫包袱時必須依照一定的格式,比如包袱封皮上要寫“故先祖xxx或故先妣xxx冥中受用”包好後與稻草等易燃物混在一起於曠野火化,並焚香、放鞭炮、撒酒食,以示踐行,包袱封皮書寫格式與墓碑的書寫格式差不多。製作包袱和寫包袱是有忌諱的,和其他宗法一樣,忌諱女性參與,認為女性寫的陰間收不到,或收到也不能用,會被視為廢錢的。

  燒包袱這種前傳後教的孝道,是生者對故人的追思,期盼後人能得到先人的庇廕,平安幸福。但限制女性參與卻是一種封建社會的歧視,增添了一些色彩,不知是陰間還是陽間的規定不準女性製作包袱,當下中國的政策只准生一胎,生有女孩的家庭包袱該由誰來製作呢?當然,有老公的可由老公制作嘛,單身或離婚的可以找男性代勞嘛,我想也只能如此了。我有時在想,陽間匯款、寄款、填寫銀行卡、支票等女性皆可,何以陰司拒收呢?看來陰曹地府女性地位亟需提高,不過現在隨着思想的開放,這些禁忌逐漸被淡化。

  包袱除了規定由男性書寫外,還嚴格要求用毛筆書寫,這是因為包袱忌鐵器(鋼筆);鉛筆也是鐵,且較容易被篡改。外地工作或定居的人要想給遠在家鄉的故人“寄錢”,在燒包袱時還得另外增加一個專門燒給腳伕(郵差)的包袱,裏面裝進若干冥錢燒掉,這樣就會有得了郵資的郵差(腳伕)按照包袱上的姓名將包袱投送到“收款人”手裏,亡靈才可如期收到並享用。否則,恐怕查無此人而無從將“款子”從陰曹退還到陽間來。

  下里面介紹包袱的具體寫法,父用“考”,母用“妣”,逝世三年以上用“故”,“顯”是先人的尊稱,男性用大人,女性用孺人,比父親大的兄弟用“伯考”,小的用“叔考”;比爺爺大的兄弟用“伯祖”,小的用“叔祖”,乾爹稱“寄祖考”等等,列舉幾條如下:
  如父親:顯考王公麻子大人冥中受用,落款“孝男某某”;
  如母親:顯妣王母趙氏孺人冥中受用,落款“孝男某某”;
  如爺爺:故祖考王公某某大人冥中受用,落款“孝孫某某”;
  如奶奶:故祖妣王母李氏孺人冥中受用,落款“孝孫某某”;
  如外公:故外祖考李公某某大人冥中受用,落款“孝外孫某某”;
  如外婆:故外祖妣李母張氏孺人冥中受用,落款“孝外孫某某”;

  五、九江鬼節習俗之變遷
  據傳,農曆七月十五,是鬼放假的日子,俗信七月七年級祖先的亡靈就回陽間了,亡靈回陽間後,也像陽間人們一樣訪親串友,最先去女兒家或者親戚家,走完後,才回到自己的孝子孝孫家,待到十五返回陰間。這期間,每日早、晚餐必先供祀先人牌位(就是家人吃飯時,先盛一份放在靈位前),若有新亡靈牌位,此時可舉行“除靈”儀式,俗稱“上堂”,有的地方“上堂”即是逝者一週年祭,並不在七月半舉行儀式。

  舊時“物資匱乏”只是焚燒單純的草紙,如今祭祀用品“豐富多彩”,有紙錢、日常用品、房屋、車輛、美女等等,這大概也是緊跟時代的發展而發展吧!

  除了上述那些物品,七月半有一項功能就是向“祖先報告秋成”,給祖先準備豐盛的餐飲,其中就有“圓子粑”,源自清明糰子,是家宴酒席招待親友的一款必備美味佳餚,該食物方便便捷、便於保管。糯米圓子寓意着團團圓圓、美滿幸福。如今也隨之時代發展,變成裏面包芝麻、砂糖、菜餡等,有的人乾脆不做粑,改用包子、饅頭、燒麥等。

  不過隨着科技發展、文化知識的普及,人們逐漸相信科學,唾棄這種愚昧的做法,這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值得欣慰的。

  而今,鬼節中最重要的儀式“燒包袱”,不論鄉村還是城鎮,只要有人的地方沒有不燒包袱的。鄉村地廣人稀燒包袱沒什麼可顧忌的,可城裏就不一樣,一些人在公園和馬路兩邊的草坪地上燒包袱,將花草燒成黑碳,煙灰煙霧到處瀰漫,毀壞了城市風景,污染了城市空氣,實在有失中國人的傳統美德!

  小結:燒包袱是歷史上遺留下的習俗,在我很小時候,就能看到有些地區在路邊燒,導致灰塵到處亂飛,污染環境,大家還是儘量避免燒包袱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