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的來歷500字習俗,重陽節的風俗

來源:人人運程網 1.91W

每年的農曆九月九那天,家家户户都會陪老人去登山,這一天也就是傳統的老人登山節。有句古詩説得好“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説的就是這個情景,那麼,你知道重陽節的來歷及其習俗都有哪些嗎?就讓小編來給你講講吧。

重陽節的來歷500字習俗,重陽節的風俗

重陽節,又叫老人節、登高節,古時還是女兒節。我國習俗,每年農曆九月初九為重陽節。為何叫重陽或重九呢?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談道: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人。原來我國古代以六為陰數,九為陽數。九月初九正是兩陽數相重,故云。

重陽節登高這習俗起源於東漢。據樑朝吳均《續齊諧記》寫道:汝南人桓景隨道士費長房遊學數年。一天,長房對桓景説,你家九月九日災難,宜離家,家人宜各做絳囊,盛茱萸系佩臂上,登高飲菊酒,禍乃可消。桓景如其言,舉家登山。及傍晚回家,見雞犬牛羊全暴死。此事流傳開來,每逢重九,人們為避災消禍圖吉利好運,乃有登高之習。重陽節又是女兒節。明代劉侗《帝京景物略》:(九月)九日,父母家必迎女歸寧,食花糕。但尚無女兒節之名。《大興縣誌》則有:九月九日,父母家必迎女歸寧,亦曰女兒節。明清代北京分宛平、大興二縣,可知京師已有重陽日亦叫女兒節的説法。

重陽節的習俗很多,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情趣盎然。

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唸唸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鬆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民間還把農曆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裏,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清代以後,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看完了上面的文章,現在你明白了為什麼重陽節那天家家户户都要陪家裏的老人去登山了吧。除了登高這一説法之外,還有種説法就是登高後老人的身體也會越來越好,會長命百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