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寒衣節是為了紀念誰?

來源:人人運程網 5.07K

寒衣節亦稱冥陰節,此節與三月三,七月半以及清明節統稱為中國的“鬼節”。那麼,為何會有此聯繫?也有很多朋友會感到好奇:其它三個節日是為了紀念先輩是可以理解,但寒衣節又是為了紀念誰?今天,小編已整理出來,可供朋友們查閲。

揭祕寒衣節是為了紀念誰?


  問:寒衣節是為了紀念誰?
  答:介子推

版本一:《介子推》
  春秋時晉文公重耳落魄時的臣子,晉文公發跡後,介兄不想接受賞賜,就和老母親一起逃進了綿山,晉文公為了逼他出來,就放火燒山,介兄最終不願出來。結果被燒死了。晉文公很後悔,就下令每年的當天不能舉火,大家都吃冷飯,後來就演變為寒食節。
  當時介子推抱着一棵書被燒死,晉文公為了紀念他,把剩下的樹幹做成鞋子,天天穿着以做紀念,後來人們稱呼好朋友的“足下”,就是這麼來的。
  不過這只是官方的説法,可以有其他解釋。

版本二
  農曆十月在古代是一個重要的月份,此時正是稻穀收穫進倉之際,“是月也,天子始裘”(《禮記·月令》),天子以穿冬衣的儀式,昭告庶民:冬天已經來臨。相傳明初朱元璋在南京稱帝,為了顯示順應天時,在十月七年級這天早朝,行“授衣”之禮,並把剛收穫的赤豆、糯米做成熱羹賜給羣臣嘗新。南京民諺説:“十月朝、穿棉襖,吃豆羹、禦寒冷。”“寒衣節”由此而來。人們還在加衣避寒的同時,也將冬衣捎給遠在外地戍邊、經商、求學的遊子,以示牽掛和關懷。

版本三
  送衣服這個習俗,據説是由孟姜女首開先河。相傳,秦始皇時期江南孟家灣住着位孟員外,老夫妻相敬如賓,親密無間,常常在後花園賦詩作畫。有一年老員外在假山旁種了棵葫蘆,枝蔓粗壯,葉子繁茂,有的蔓竟順牆爬到隔壁姜家。串家姜家的蔓結了個大葫蘆。到秋後,老員外對姜家説:“將葫蘆剖兩半,你家一半我家一半。不料葫蘆裏有個白胖胖十分可愛女娃娃,經協商由孟家扶養,取名孟姜女。光陰荏苒,轉眼這女孩長的婷婷玉立,識書達理,年已十八歲。一天天孟姜女在花園池塘邊打撈落水的扇子,恰巧被逃避徭役、躲在花園樹叢裏的範喜良看見。喜良是個英俊青年,孟家就招他為婿。不料,正當兩個拜堂成親之時,追兵趕到,將範喜良抓走,孟姜女日夜思念丈夫,悲痛萬分。
  有一天,江南飄着雪花,朔風陣陣,孟姜女打了個寒顫,心想幾年來丈夫的衣服早已磨破了,哪能敵得住塞外凜冽寒風,便決心給丈夫做身寒衣親自送去。於是棉花厚厚地絮、針線密密地縫,把思念丈夫的一片深情縫進寒衣裏。寒衣做好了,她告別父母,揹着寒衣,踏上千裏迢迢送衣的路途。一路上,有時陰雨連綿,泥濘遍地,步履艱難;有時錢風驟起,飛沙走石,天昏地暗;有時山高路險,荊棘叢生,猛獸出沒;有時大雪紛飛,冰天雪地,寒風刺骨。儘管歷經艱險,心頭仍抱着一個堅定信念:儘快讓丈夫穿上寒衣。可是當孟姜女來到長城腳下,她萬萬沒有想到,丈夫範喜良在一年前的冬天,活活地累死。
  孟姜女一聽,不禁放聲大哭。她邊哭邊雙手拍打城牆,高喊着”範喜良“名字,孟姜女哭一陣慘死的丈夫,罵一陣殘酷的暴君。在她憤怒的控訴聲裏,天空中風暴嘶吼,大海上怒濤翻滾,一齊向長城壓了過來。忽然間天崩地裂一聲巨響,一段長城塌了,露出一具白骨。孟姜女守着白骨一連哭了七天七夜,之後將寒衣燒掉,只見那寒衣緩緩飄起,又漸下落着孟姜女轉了三圈,便穩穩落下覆蓋在白骨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