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山西寒食節的起源和習俗

來源:人人運程網 3.77K

寒食節是我國的一個歷史悠久的節日,它起源於遠古時期的山西,最初是對火的一種祭拜和信仰。做為寒食節的起源地,山西也一直保留着節日習俗,現在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科普:山西寒食節的起源和習俗

  寒食節是我國一個傳統節日,它是起源於山西地區,一般是指清明節的前一天,個別地區是清明節的前兩天過寒食。所以:清明節的前一天被稱為“寒食節”,前兩天則被稱為“小寒食節”。

寒食節的最初是起源於遠古時期人民對火的崇拜,在古代的乃至現代的生活中,我們都離不開火源,但是火有時候又會給人們帶來巨大的災難。在古人看來,火是有神靈的,祭拜火、崇拜火可以給自己帶來庇佑。於是家家都開始祭火和止火,每年都要在一個天裏滅火,然後又重新點燃,名為:換火。在換火的時候,會舉行各種大型的祭祀,將一些祭品焚燒掉,祈禱神靈的庇佑,乃至最後形成了“禁火節”。

隨着社會的發展和變遷禁火節變成了寒食節,相傳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的忠臣:介子推。在這個節日之中,有着這樣一個典故:當年晉文公在逃亡的時候,介子推曾經幫助過他。後來晉文公回國登上王位之後,分封各路大臣的時候不小心遺漏了介子推。介子推無意邀功,帶着自己的母親上山隱居。晉文公上門擺放,邀請介子推當朝為官,可是,介子推隱居深山,不與晉文公相見。後來,晉文公手下放火燒山,只為逼出介子推,可惜介子推寧可燒死的山中,也不願出來。晉文公為了紀念這個忠肝義膽的臣子,規定每年的這一天不準生火做飯,後稱為“寒食節”。

韓朝時期,山西民間寒食節的時候,要禁火一個月表示對介子推的紀念。後來,到了三國時期,曹操下令取消這個習俗,在《陰罰令》中寫着這樣一句話:“聞太原、上黨、雁門冬至後百五日皆絕火寒食,云為子推”,“令到人不得寒食。犯者,家長半歲刑,主吏百日刑,令長奪一月俸”。公元280年,晉國統一三國,因為和春秋時期的晉國使用同一個國號,寒食節習俗又慢慢的興起,時間從當時的一個月改為3天。與此同時,也將介子推的事蹟廣為流傳,將寒食節擴大到全國各個地區,成為了我國的一個共同風俗習慣。

在今天,我國山西寒食節一般時間為一天,個別少數地區仍是按照傳統的三天為限。在這一天當中,山西各個地區的飲食也各不相同。晉南以食用涼粉、涼糕等為主,晉北地區則是習慣吃炒奇當作節日食品。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