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普米族過年習俗,普米族人如何過春節?

來源:人人運程網 7.38K

古老的傳統節日“春節”對於每個民族來講都顯得格外隆重,我們的普米族也不例外!因為這是老祖宗留下來,有其根據。而且,春節寓意佳,代表着新的開始。那麼,普米族的過年習俗會跟其它的民族一樣嗎?這也是小編好奇之處,你們如果也好奇的話,看看吧!

解讀普米族過年習俗,普米族人如何過春節?


  普米族分佈在我國的雲南省和四川省。各地的普米族過春節的時間不一樣,有的以正月初七為歲首,但更為普遍的是在正月七年級迎新年。普米族春節也叫“過大年”、“吾昔節”。除夕之夜,家長要祭“門神”,敬鍋莊,然後全家人圍着火塘吃團圓飯。正月七年級清晨,普米族人就開始鳴放禮炮,吹起海螺,迎新年。然後擺上供品,祭祀祖先,祈求一家平安,莊稼豐收。接着家長帶着松枝、蒿葉、清酒和牛奶爬上屋頂,祭祀房頭,禱告全家平安順利。正月七年級這天,還要為年滿十三歲的男女兒童舉行“成丁禮”----男孩“穿褲子”和女孩“穿裙子”儀式,過程與納西族正月七年級給孩童舉行的成年禮相似。成年禮結束後,表示他們或她們已經成熟,可以參加正式生產勞動和社交活動了。八年級、九年級拜親會友,同一氏族的普米人還有集體到山上聚餐的習俗。春節期間,村寨都組織賽馬、摔跤、打鞦韆等娛樂活動,為節日增添喜慶的氣氛。

對於年滿十三歲的普米族孩子來説,過大年對他們特別重要。因為過大年要為他們舉行“穿褲子”“穿裙子”禮,以後他們就是成年的小夥子、小姑娘了。

過大年是雲南普米族最主要的傳統節日,男女老少都穿上鮮豔的民族服裝,迎接新年。除夕之夜,滿了十三歲的孩子們,按照性別各自團聚在一起,通宵作樂,告別可愛的童年生活。一等雄雞高唱,東方吐白,他們立即回到自己家中,準備參加專為他們舉行的成年儀式。家裏人根據要舉行成年禮的孩子是男孩還是女孩,在火塘邊的“男柱”或“女柱”旁,放好一袋糧食和一隻豬膘。豬膘是將殺好的豬掏空內臟、抽去骨頭,在豬肚子裏抹上花椒、鹽巴後風乾作成的,是普米族和摩梭人的特有食品。豬膘象徵財富,糧袋象徵豐收。

女孩的成年禮叫做“穿裙子禮”,由母親主持。小女孩走到火塘右前方的“女柱”旁,雙腳分別踩在糧袋和豬膘上,右手拿着耳環、串珠、手鐲等裝飾品,左手拿着麻紗、麻布等日常生活用品,手上的物品象徵婦女將有享受的權利和承擔家庭的義務。接着巫師向家祖和灶神祈禱,母親給女孩脱去麻布長衫,換上麻布短衣,穿上百褶長裙,繫上繡有圖案的腰帶。換上新裝的女兒向灶神和親友叩頭表示感謝,親友送給禮品表示祝福。

男孩的成年禮叫做“穿褲子禮”,由舅舅主持。普米族保留許多母系社會遺俗,舅舅在家中地位最高。小男孩走到火塘左前方的“男柱”邊,雙腳踩在豬膘和糧袋上,右手握尖刀,象徵勇敢;左手拿銀圓,象徵財富。巫師向灶神和家祖祈禱,舅舅把男孩的麻布長衫脱下來,給他穿上麻布短褂、麻布長褲,繫上腰帶。換上新裝的男孩也要向女孩一樣給灶神和親友一一叩頭,用牛角酒杯向親友敬酒。親友們往往送他一隻羊,祝賀他日後平安吉利,牛羊成羣。

舉行“穿裙子禮”、“穿褲子禮”時,女孩或男孩的父母要舉行盛大宴會,招待參加的親友客人。他們端給客人每人一碗骨頭湯,一塊肉和一些豬心豬肝,表示大家是至親骨肉,心肝相連。宴會後,儀式才算結束。

舉行了“穿裙子禮”和“穿褲子禮”,小女孩和小男孩算是成人了,成了小姑娘和小夥子,可以參加生產勞動和社交活動,成為家族的正式成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