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查白歌節的節日活動

來源:人人運程網 2.09W

查白歌節是布依族的傳統節日,這節日到來的前夕各家拆洗衣服被帳,掛滿村寨前後,象徵白雲繚繞,取意乾乾淨淨,清清白白。查白歌節更是布依青年談情説愛和求婚擇偶的獨特時機,看來為了解決男女之間的事情,大家真是操碎了心。

布依族查白歌節的節日活動

節日裏,男女老少彙集查白場,同吃狗肉湯鍋、冤枉坨,到查白井取水淨心,到查白廟敬香,這一天查姓村民要請摩公端公主持祭祀活動,中老年人在查白樹下用布依古歌唱查白,祭查郎、白妹,以此傳承查白故事。布依青年男女則穿着節日盛裝,到查白橋、查白河、松林坡、查白洞、查白井等風物景點去吹木葉、打花包、浪哨交友。夜晚各農户家坐滿親友,通宵喝酒、唱歌。到二十三日,青年男女互送信物後依依不捨地離去。

  “查白歌節”是貴州黔西南布依族人民的傳統節日。農曆六月二十一日,興義及附近幾個縣的布依族青年和雲南、廣西邊界的各族歌手匯聚一堂,來到縣城二十多公里的頂效區查白場趕歌會。人數常多達二三萬。人們把這個活動稱為"趕查白"。歌會開始時,嗩吶、長號同奏,銅鑼喧天,鞭炮齊鳴,各路歌手登上歌台,用個人和集體對唱的形式一問一答的方法進行比賽,以問後對答不出時為輸。歌節期間,未婚的男女青年藉機尋覓情侶,一旦情投意合,便互贈信物,定下終身。

  節日活動的主要內容是賽歌,白天在歌場賽,晚上到住户的院裏或屋中唱,主人供給"花米飯"和"茶水"(實際上是米酒,布依人習慣以酒代茶待客)。認親訪友,吃湯鍋。傳説湯鍋起源於燉吃查郎射死的老虎,後來是虎骨燉牛肉湯,多以山泉水大鍋燉豬肉、狗肉代替。

  查白歌節不僅是紀念性節日,更是布依青年談情説愛和求婚擇偶的獨特時機。節日裏,年輕人不僅盛裝英姿,而且帶着定情信物,躍躍欲試,盼望得到查郎與白妹那種忠貞不渝的愛情。小夥兒和姑娘來到查白場一展歌喉,相互對歌。對歌又稱"四、六、八句",多為情歌,講究有問有答,而且嚴格要求合韻,答歌者必須用問歌者的最後一句歌詞作自己歌的開頭,並用這句歌詞的韻腳起韻。

  查白歌會規模極大,參加者多達數萬之眾,這也是布依男女進行社交的一種重要方式。查白歌節是布依族傳統文化的一個有特色的展現空間,對於傳承布依族優秀傳統文化有重要價值。唱歌離不開舞蹈,載歌載舞才足以表達情懷。布依族的傳統舞蹈有織布舞,伴嫁舞,獅子舞,龍舞,花包舞,銅鼓刷把舞,高蹺草人舞等。其中別有情趣的是高蹺草人舞,全舞由五人表演,一對踩高蹺的扮演夫妻二人,男的肩扛大刀,女的手執彩巾,在《十送情郎》的樂曲聲中頻頻搖擺舞動,依依不捨,送郎出征。另兩人演猴子,戴着猴面具,手執棍棒,最後一個扮成野毛人,全身插滿稻草,與兩猴嬉戲並不斷向女青年取鬧,猴子和人們找到機會就拔野毛人身上的稻草,最後全被拔光,表演幽默詼諧,有較強的立體交叉審美效果。

  除歌舞外還有布依戲,地戲等戲劇,布依戲流傳最廣,角色有生,旦,醜,大王,武將,用布依語演唱,用漢語道白。地戲,即在平地上演出的戲,多是布依農民的業餘演出,劇目多取材於“説唐”“岳飛傳”“楊家將”等歷史故事。當地楊氏家族有自稱是楊家將後代的,平唐縣還流傳着楊六郎南下屯兵駐防的故事。這大概是慕名歸附,難以查實,不過這也能看出布依人與漢族的血脈聯通與文化交融。

  由於商品經濟的發展,人們在節日遊樂外,還增加了旅遊購物的內容。總之是乘興而來,滿意而歸。2004年8月6日貴州民族民間歌舞在瑞士馬蒂尼城第十屆國際民間藝術節上轟動了全城,當一曲曲歡快的布依族彝族歌舞展現給觀眾時,全場報以經久不息的熱烈掌聲,並高呼“東方迪斯科!”。

總結:好羨慕他們平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閒暇的時候繡繡花跳跳舞,每逢節日還有那麼多有趣的活動,不像有的人活着像是死了,死了也無人知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