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觀大全之濟南華不注山

來源:人人運程網 2.29W

道教是我國的一個本土宗教,創立至今已有千年的歷史了,是我國影響最深的兩大宗教之一。道教認為,居住在三十六洞天和七十二福地有利於得道成仙。所以,一些世界級道觀都修建在高山之上。大家是不是對這些道教名山很好奇呢?現在不妨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道觀大全吧。


簡介
  華不注山又名華山,金輿山。地處濟南市東北角,位於黃河以南,小清河以北。古時稱“華不(fū夫)注”,為歷史名山。蓋其名取自於《詩經·小雅·常棣》,其詩曰:“常(棠)棣之華,鄂不??”。“華”即“花”,“鄂不”即“萼跗”,謂之花蒂。山名“華不注”,意為此山如花跗注於水中

道觀大全之濟南華不注山

特色景觀
  自然景觀
  此山,平地突起,景色壯美。北魏酈道元在《水經注》中描述説:“單椒秀澤,不連丘陵以自高;虎牙桀立,孤峯特拔以刺天。青崖翠發,望同點黛。”唐代時四周水域亦稱“蓮子湖”,淺水稻溪,沼澤蘆蕩,水村漁舍,勝似江南。北宋以前,華不注山周圍全為水域,稱“鵲山湖”,遠遠望去,此山像在水中含苞欲放的一支荷花骨朵。唐代大詩人李白在《古風五十首》的第二十首中形容道:“昔我遊齊都,登華不注峯。茲山何峻拔,綠翠如芙蓉。”芙蓉,即荷花。

山上藤攀蔓連,盤根錯節。草中亂石橫亙,蹊徑蕪塞。山體陡峭,由鳥道而上,多憩方能登其巔。頂峯倚天卓立,長風嘯嘯作聲,紫煙繚繞,白雲卷紓。極目遠眺,泰岱連綿,雲氣蒼茫;黃河逶迤,大橋飛架;“齊煙九點”,遠近點綴。每當秋日,天高雲淡,大雁南飛,層林盡染,景色更加奇絕。元代書畫大家趙孟頫曾繪《鵲華秋色圖》,流傳至今。後人又將此景命名為“鵲華煙雨”,列為舊時濟南八景之一。

人文景觀
  春秋古戰場
  華山之所以着名,還因為它是春秋時代的古戰場,齊晉“鞍之戰”即發生於此。《左傳》記載,魯成公二年(前589年),齊頃公親率大軍在今濟南北馬鞍山下襬上陣勢,與?克率華山全景領的晉軍進行決戰。齊頃公驕傲輕敵,言稱“滅此而朝食”,不給戰馬披上鎧甲而參戰,結果,“齊師敗績”。齊頃公被晉軍追逼,“三週華不注”,幸得大臣逢醜父與之更衣換位,並佯命其到山腳“華泉”取水,始得趁機逃脱。

華陽古宮
  山上古蹟甚多。金興定四年(1220年),道教全真教宗師丘處機的弟子陳志淵在山南建華陽宮,內祀五帝:東方青帝,南方赤帝,中央黃帝,西方白帝,北方黑帝。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山東巡撫袁宗儒改名為崇正祠,正殿祀逢醜父、閔子騫,兩廡分別祀鐵鉉等二十二人和黃福等十九人。明萬曆時複稱華陽宮,祀四季神。明清兩代,還建有泰山行宮、三元宮,分別供奉碧霞元君和天、地、水三神。祠旁舊有清泉,澄澈甘美。整座廟宇,有殿有廡,有亭有台,脊連檐牽。如今,華陽宮尚存,四周由牆垣相圍,院內古柏參天,虯盤鱗結,鬱郁森森,四季鳥鳴。宇側、巖壁、林間,碑碣林立。

華陽宮壁畫
  自2010年,濟南華陽宮發現大量清末民初道教壁畫。其中一組反映了碧霞元君自出生到得道成仙的全過程,是省內唯一,國內罕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