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寺廟大全之青礁慈濟宮

來源:人人運程網 1.17W

佛教是我國擁有最多教徒的一個宗教,它也是世界三大教會之一,影響力深厚。寺廟是佛教信徒們傳播佛法、信徒上香祈福的一個宗教場所。青礁慈濟宮位於廈門市海滄區,寺內主要是供奉着保生大帝,也稱為“東宮”。大家是不是對這個寺廟很好奇呢?現在不妨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寺廟大全吧。


  青礁慈濟宮又稱東宮,位於廈門海滄街道青礁村崎山(岐山)東南麓,四周地域遼闊,景色秀麗。

廈門寺廟大全之青礁慈濟宮

該宮始建於南宋紹興二十一年(1151),北宋着名的民間醫生吳夲。吳夲(979—1036),字華基,號雲衝,出身於福建龍海縣白礁村的貧苦農民家庭,年青時雲遊四方拜師學醫並選定青礁村作為其修道、煉丹、行醫之處。吳夲不僅醫術高明,且醫德高尚,治病不分貴賤,不取報酬。宋明道二年(1033)漳州、泉州瘟疫流行,因吳夲義診施藥而得以存活者難以計數。民間還流傳吳夲治癒宋仁宗母后的乳疾,被封為“妙道真人”而揚名四海的事蹟。景佑三年(1036)五月八年級,吳夲在文圃山採藥不幸墜崖而死,時年58歲。

為緬懷吳夲的恩德,當地百姓自發在青礁龍湫坑吳夲煉丹之處建造了龍湫庵吳夲。南宋紹興二十一年(1151),經鄉人吏部尚書顏師魯奏請,宋高宗賜建青礁龍湫廟;乾道二年(1160),孝宗賜廟號為“慈濟”,故改名為青礁慈濟廟。後因進香人數眾多,又在吳夲出生地積善裏另建白礁慈濟廟,由此形成東西兩廟。淳佑元年(1241),奏敕改廟為宮,稱為青礁慈濟宮,也稱東宮,白礁慈濟宮則稱西宮。

為彰示吳夲的德行,自宋代以來,歷朝皇帝先後予以追賜封號之殊榮,其中尤以北宋仁宗追封的“妙道真人”和明成祖追封的“保生大帝”最為着名,吳夲亦因此被民間稱為“吳真人”、“保生大帝”或“大道公”,成為備受後人敬仰的醫神和鄉土保護神。

明末清初,隨着閩南人移民海外和赴台開發,對吳真人的信仰也廣泛傳入台灣和東南亞地區。至今,僅台灣就有數以百計的吳真人宮廟,還成立了“台灣保生大帝廟宇聯誼會”。這些經由大陸傳爐的宮廟都遙奉青礁慈濟宮和龍海的白礁慈濟濟宮為祖宮,每年組織大規模進香團前來舉辦瞻仰法會。因此該宮在促進海峽兩岸文化認同和文化交流方面發揮着重要的作用。

現存青礁慈濟宮重建於清初,系重檐歇山頂磚石木結構三進建築,坐西朝東,建築面積1305平方米。中軸線自東向西逐漸增高,前殿重樓,由檐廊、門廳和鐘鼓樓組成;中殿為正殿,內供吳真人神像,殿前有拜亭。後殿重建於1989年,內供佛道諸神。三殿由兩側廊廡通連。宮內保存大量珍貴的石雕、木雕、彩繪藝術品,體現了閩南匠師精湛的工藝水平。該宮還保存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嘉慶十九年(1814)、咸豐四年(1854)和光緒二十二年(1896)四方重修碑記,是研究宮廟歷代沿革的重要文獻資料,而宮廟西北側山上的丹井、丹灶和石臼,則是吳夲當年採製藥草使用過的文物。

1989年至1991年,台灣的吳真人信徒捐資重修三殿。2000年該宮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在祖宮兩側按歷史原狀修復文華殿和武英殿。

1988年由廈門市政府公佈為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1991年由福建省政府公佈為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1年,由廈門市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一批廈門涉台文物古蹟。

從2005年起,海滄加快青礁慈濟宮景區建設,近年來投入建設資金創青礁慈濟宮建宮以來之最。先後完成了主軸景觀步行道、中國名中醫長廊、保生大帝塑像、全省最大的主山門、全省最長的中醫長廊、全省首創的中草藥公園,並完成了頌典廣場、保生堂、聖德堂及餐飲中心等景區相關配套設施,青礁慈濟宮面貌煥然一新。從2006年至今,海滄已連續成功舉辦了四屆保生慈濟文化節,每一屆都被國台辦確定為當年重點對台交流項目,且規模逐年擴大、層次不斷提升、內容更加豐富、交流日益廣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