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大知名道觀之開封延慶觀

來源:人人運程網 1.66W

延慶觀,原名重陽觀,位於河南省開封市包公湖東北部,始建於元太宗五年(1233年),明洪武六年(1373年)改名延慶觀,是為紀念道教中全真教創始人王喆在此傳教並逝世於此而修建的道觀。接下來,就隨小編一起到道觀大全欄目看看吧!

中國十大知名道觀之開封延慶觀


  歷史簡介
  元太宗五年(1233年),全真教徒受丘處機遺命,重修重陽觀,歷時近三十年,元帝賜名“大朝元萬壽宮”。
  明初,延慶觀一度為“寶泉局鑄錢之所”,後移至蔡河灣,而齋堂則徹底荒廢。明洪武六年(1373年)恢復為道觀,改名延慶觀,設“遵紀司”。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延慶觀被黃河水淹沒。
  清康熙七年(1668年),縣人趙足行等倡導信善者捐資重修延慶觀,此次是延慶觀被淹後的第一次修復。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黃河決口,延慶觀再次被淹。水退後,於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再度重修。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三十四年(1908年),通過兩次修葺,使道觀稍具規模。
  民國十六年(1927年),廢觀毀像,河南省會第三警察分所一度駐此。民國十九年(1930年)左右,觀內東偏院住進居民,其他房屋或傾塌或拆賣。
  1955年,被鼓樓區袼褙廠(後改為布膠鞋廠)佔用並擴建廠房。
  1957年,開封市人民委員會撥款維修玉皇閣。
  1980年,鼓樓區布膠鞋廠開始搬遷。
  1984年,鼓樓區布膠鞋廠完全遷出。

地理環境
  延慶觀位於河南省開封市包公湖東北部,東鄰大相國寺,西鄰包公湖,南接開封府,北與清明上河園毗鄰,屬暖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寒冷乾燥,春季乾旱多風沙,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四季分明。年均氣温為14.52℃,年均無霜期為221天,年均降水量為627.5毫米,降水多集中在夏季7、8月份。

建組格局
  延慶觀佔地面積1500平方米,院內建築呈中、左、右三路分佈格局,中路為二進院落,從南至北依次為穿心殿、玉皇閣、三清殿;左路有六十甲子殿、八仙醉酒殿廊等;右路是重陽殿。寺院坐北朝南,在建築上保留了宋元時期漢文化同蒙古文化融合的顯着特徵。

主要建築
  玉皇閣
  玉皇閣,又叫通明閣,佔地約76平方米,始建於元太宗五年(1233年),已有近800年的歷史。玉皇閣座北朝南,通高18.25米,分為上、中、下三層,全部是由青磚、青石和琉璃瓦件砌成,整個建築不施梁木,結構嚴謹,富於變化,是一座漢蒙文化巧妙結合、具有元代特徵的明代無樑閣,在中國道教史、建築史、藝術史、民族關係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玉皇閣第一層(下層)為正方形,四四方方,四平八穩。外部為四坡檐頂,在檐脊上方還雕有標誌等級制度的五個走獸,分別是:龍、鳳、獅、馬、魚。雕刻生動形象,栩栩如生。它一方面是五行的象徵,金木水火土,另外也是古代等級制度的體現。第二層是一個八稜形的實體,這種從四方形向八稜形的突然轉變,在古代建築史上是十分少見的,在八稜形的四周用碧綠的琉璃瓦砌出了連續的山花,像一座座高大的山脈波瀾起伏。在每個山尖上都有一個龍頭,龍頭朝裏,在龍的背上插有一把箭柄,古人們認為鴟吻五行屬水,將其放在房脊上可以起到鎮除火災的作用。其背上的劍,是為了起到裝飾和加固房脊的作用。山面上砌出正脊吻獸、垂脊、扶風、懸魚等,垂體結構為仿木的柱仿、斗拱、闌額等以承託上層平座。整個中層從外觀來看內外互不相連高低相應渾然一體,並且每一層的裝飾都互不遮擋。第三層是一個八角形的亭閣,亭子的正南門門楣上有一塊匾額,上面寫着玉皇閣三個大字。在亭子裏面供奉着中國珍貴文物,漢白玉雕玉皇大帝,玉皇閣的二三層與底部之間是沒有階梯可供攀登,既體現了玉皇大帝不食人間煙火,超然世外的神仙地位,又使人覺得玉皇大帝高高在上,高不可攀,增添了一種神祕之感。

玉皇閣採用磚牆穹頂結構,元代穹頂在建築中使用較為普遍,但在道教建築中較為罕見,玉皇閣是研究西域建築形制與風格對中土建築影響及元明中國磚石拱頂建築嬗變的重要實物,外觀具有濃厚的中國傳統木構建築的風貌,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和科學、藝術價值。

玉皇閣既是漢蒙文化巧妙結合的產物,同時,對研究中國元代的文化藝術、建築特點也有重要意義。而且使開封地區自宋朝以來的古代建築保持了宋、元、明、清的完整序列,沒有出現遺憾的空白。

三清殿
  三清殿是道家最神聖的大殿,佔地面積約53平方米,供奉的是三清三位尊神,中間玉清元始天尊手捧萬事萬物之靈氣,像一個火紅的太陽,表示生命初始,象徵家中的孩子,所以給孩子許心願就要拜它了,左手邊的是太清道德天尊,手捧寶葫蘆。諧音福祿雙至,掌管的是家中的長輩,給父母許心願就要拜它了,右手邊的是上清靈寶天尊,手拿如意,事事如意,萬事如意,是工作婚姻事業上的象徵。

地下宮殿
  地下宮殿位於玉皇閣正下方,是開封市唯一的地下宮殿式參觀遊覽場所,地宮佔地300多平方米,主要有走廊、迴廊、中心區域三部分組成。進入地下宮殿,踏着八卦陣圖,可以看到國內第一例磚混結構國保文物玉皇閣的整體頂升過程,領略國保文物玉皇閣從地下到地上的歷史變遷。

玉皇大帝玉雕
  延慶觀內原存文物,雕刻精細,有很高的文物價值。
  蒙古騎獅武士

蒙古武士頭戴尖頂卷邊氈帽,腳穿筒靴,身穿皮毛衣服,紋路清晰,充分體現了漢蒙文化的結合。

玄武大帝銅像
  玄武大帝銅像於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造,高1.96米,重一噸。

地位影響
  延慶觀與北京的白雲觀、四川的常道觀並稱為中國三大名觀,是中國道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宮觀,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延慶觀的存在,使開封自宋朝以來的古建築保持了宋、元、明、清的完整序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