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觀大全之天都山道觀

來源:人人運程網 2.35W

道教是我國曆史上一個歷史悠久的教會,它是我國本土教會,對我國的宗教信仰有着重要影響。天都山道觀位於寧夏海原西安鄉,根據文獻記載,在北宋和西夏時,即有天都山。大家是不是對這個道觀很好奇呢?現在不妨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道觀大全之天都山道觀吧。


簡介
  天都山位於寧夏海原西安鄉之西十五華里,為火成巖的石山,據有史可查,在北宋和西夏時,即有天都山。

道觀大全之天都山道觀

天都山一名,始見於《續資治通鑑長編》,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五月,西涼府潘羅支(吐蕃政權)遣使入奏,願與王師共擊李繼遷(西夏創始人),帝乃詔涇源路佈署陳興等,俟羅支報至,即勒所部過天都山策應,勿復奏俟朝命(卷五十六),又見於《宋史陳興傳》等書,從以上資料看,天都山之名,始於宋夏之前。

自唐末至北宋,隴山左右地區主要有吐蕃、党項等族,天都地區有妙娥、延家、熟嵬、章埋蕃族,宋初與之和好。鹹平五年(1002年)三月,李繼遷攻佔戰略要地靈州,形勢驟變,各蕃族先後歸夏。仁宗景?三年(1036年),夏元昊分左右廂,立監軍司、右廂神武軍駐天都山。仁宗寶元元年(1038年),西夏野利遇乞領兵駐守天都山稱天都大王。仁宗康定二年(1041年)夏元昊納妃沒口移氏,於天都山下營造宮殿,內建七殿,極壯麗,府庫館舍皆備,日與沒口移氏宴樂其中。相傳在天都山避暑。神宗元豐四年(1081年)十一月,宋李憲領兵由蘭州經女遮谷(榆中)弩扎川(定西)屈吳山至天都山下,焚南牟內殿七殿,並其館舍,南牟會由此衰落。

天都山建廟記載,最早見於《資治通鑑長編》卷五百十稱:元符二年五月,熙可折可適知西安州,章粢乞修天都山廟,封順應侯,乃以"順應"為廟額。

天都山現存石碑7座,最早者為明代萬曆二十六年重修碑,其餘為清康熙八年以降。石窟六孔,有三孔為長方形平頂,為古代所開,其餘三孔為民國二十七年至三十二年開鑿,固原地區一些石窟,都是北魏至隋唐開鑿,故天都山之開創,最遲當在唐代。

據現在碑文所載,元代以來廟宇頹廢,明萬曆二十六年重修一次,清同治年為戰亂付之一炬,全部焚燬,清光緒癸未至戊子前後六年,全部重建,民國九年大地震,全部震毀,僅餘幾孔石洞,民國二十七年開始重建、三十三年大體建成。1958年大鍊鋼鐵,天都山乃產銅之地,又全部拆毀。1980年我上山開始重建,一切按原來廟址,原來神位建造。

全山自然形成三台,一台比一台高,故成為三個院落,上院幾至山頂,依山約二十米高下的石壁,為人工由山頂直劈下來,闊約二十餘米,最高處為太上樓,在懸壁之上,地形所限,小巧玲瓏;下面石壁下連開三座石洞,上為玉皇洞,清康熙八年開,深5米,寬4米,平頂;稍下為觀音洞,1980年重修;再下為祖師洞,乃天都山最大最早洞窟,長9米,寬5米,高5米,平頂方形。向左沿石峯而下,上有鐘樓,下有雷祖殿,下接第二院。

二院由三面石壁(巖)環包而成,有三座石洞,右為子孫宮,左為忠義祠,中間為佛洞,深3米寬6米,平頂長方,亦為前代文物;右前為大成殿(新增),巖邊建兩層樓閣,上為魁星,下為文昌。左沿石峯而下,上為眼光菩薩,前為王母宮,下至路邊為白衣大士廟。第三院尚未建。三院以下有法王閣、靈官殿、藥王殿,山下為蟲蝗、龍王、山神土地等廟。十餘年來,費了千辛萬苦,建成了這二十處,經濟來源都是民間集資,較之名山則遜色良多,然山巖巍峨,錯落有致。廟則或三間大殿,或斗室危樓,或在絕巖之邊,或在幽谷之下,疏密得宜,高下相顧,加之年來植有云杉松柏等樹,掩映其間,使人有古樸典雅,清靜絕塵之感。

另外在大成殿下地基時,發現古代建築遺址,方磚鋪地,四周牆基猶存,而與我設計的殿基,完全一致,牆根柱腳,分耗不差,真乃巧合。而在院子四周發現三四處殿基遺址,均為方磚鋪地,本地人從未提及,究屬李元昊時建築,還是早年殿堂,不得而知。

在民國建三官殿時,曾出土十餘尊銅像,道教佛教都有,大小不等,可惜現存只一尊如來像和一尊文殊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