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綱五常的內涵和核心思想

來源:人人運程網 4.21K

三綱五常是儒家中的一部分,是儒家倫理文化的重要框架,這是一種名教觀念,這種觀念也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你對三綱五常瞭解多少?你知道三綱五常的內涵以及核心思想是什麼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三綱五常的內涵和核心思想

  “仁義禮智信”即儒家核心思想“三綱五常”中的“五常”,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觀之一。它最終聚合為一個核心的價值理念,是中國文化長期發展、傳承和選擇的結果。

在孔子之前,“仁”“義”“禮”“智”“信”這些術語已經廣泛流行,是當時普遍認同的價值觀念。“仁”作為一種品德,最初的含義是“愛親”,即愛自己的親人。孔子論“仁”,意藴豐富,尤重視“愛人”和“忠恕”。“仁者愛人”擴展了“愛親”,使“仁”突破了氏族的界限,上升成為人類社會的一般原則。“忠恕”是仁的具體化。“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是“忠”,指主動的推及行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衞靈公》),是“恕”,指出了“為仁由己”的底線。論“仁”的同時,孔子也説“義”。“義”即“宜”。凡合乎道德義理的行為便是“義”,反之便是“不義”。而“禮”,起源於史前初民的宗教祭祀活動,歷經數千年傳表損益,西周初年周公“制禮作樂”,將其加工改造成了一整套的禮樂制度。孔子主張恢復周代禮樂,同對又説:“禮雲禮雲,玉帛云乎哉?”(<<論語·陽貨》),認為“禮”不僅僅是形式化的東西;“人而不仁,如禮何?”(《論語·八佾》),強調“禮”應根植於“仁”。孔子講“禮”時輕其儀重其內的態度,為後來儒家的禮學思想奠定了基調。“智”,即聰明、有智慧。孔子所言之“智”,並非一般所説的小聰明,而是一種道德境界。孟子更是明確地將“智”與“仁”“義…‘禮”相提並用,作為君子的“四德”之一。“信”,則是指誠實守約、言行一致的品德,孔子曾多次論及。到西漢武帝時,董仲舒在<<舉賢良對策》中謂“仁義禮智信,五常之道”,首次將這五者並而論之,稱之為永恆不變之道。至兩漢之交,“五常”的提法就固定了下來。儘管後世儒家對“五常”的解釋不盡相同,但孔子的觀點一直是他們闡説的根基。

對“仁”“義”“禮”“智”“信”諸範疇的闡發,體現了儒家對人的本質的認識:人不僅有自然性,更有道德性,而後者才是人不同於萬物的根本,孔子的“仁”、孟子的“四德”、董仲舒的“五常”正體現了人之為人的本質屬性。

作為傳統中國的一種核心價值觀,“五常”擺脱了時空等具體條件的限制,具有普適性,起到了凝聚民族精神、維繫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在中國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各種學説、文化碰撞不斷,比如延續兩千多年的本土儒、法等學説的對立與鬥爭,元、清兩代中原農耕文化與北方遊牧文化的衝突,佛教傳入後中華文化與異域文化的衝撞等等。但正是因為有了像“五常”這樣的價值理念,中華文明才具有無比強固的凝聚力,能容納不同的文化元素,將產生於不同生活習俗和社會環境乃至於文明背景差異極大的眾多文化融合在一起,使其共聚交融於一個極富彈性的文化結構之中。

小結:我們講“仁義禮智信”,不只是認識它曾經發揮的重要歷史作用,還應將它作為寶貴的思想資源,為澆灌當代中國人的核心價值觀提供養料。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