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傳統工藝品:永春紙織畫

來源:人人運程網 2.23W

民間傳統工藝品:永春紙織畫

“永春紙織畫”想必大家都耳濡目染過,有種霧裏看花的感覺,織制過程異常細緻,程序繁雜,是福建泉州永春一種特有的文化。這種朦朧美的手工工藝品,取材範圍也很廣,內容異常豐富多彩,下面小編就帶你一起去了解下吧!



永春紙織畫的歷史文化

永春紙織畫起源於福建省永春縣的漢族傳統手工藝品,也是用手工編織紙絲而成的朦朧藝術品,紙痕交織、經緯分明、色彩淡雅,畫面朦朧是它的特點。內容有《福祿壽星》、《皆大歡喜》、《白鶴朝天》、《雙鳳牡丹》和《鴛鴦圖》等。當地人們在祝壽、結婚時,常用這種紙織畫來裝飾廳堂。

永春古稱桃源,相傳隋唐朝年間,永春桃源兩岸種植了許多桃樹,每逢春花燦爛時,桃花奼紫嫣紅,薄霧輕紗,隱隱籠罩,吸引了很多前來踏青賞花之人,霧中觀花,這種獨特的景緻激發了當時藝人的創作思維和靈感,紙織畫便在這種特定的環境中應運而生。唐文宗(公元827—841年)在位時,唐人鄭維賦詩:“何物離披最可人,紙間經緯別有因;阿誰巧作維摩手,就裏揮毫稱絕倫;遠山一角都人妙,烘雲托月景偏真;經營慘淡關意匠,遠擅桃源物色新。”宋代時紙織畫遠銷南洋各埠,成為富貴人家的櫃中珍品。明人田藝蘅所撰《留青日札》一書中記載,明代奸臣嚴嵩家被抄的物品中就有紙織畫一項。清人楊復吉《夢蘭瑣筆》中曾有“閩中永春州織畫”的記述。故宮博物院還珍藏着清乾隆年間的紙織瑰寶——清高宗御製詩十二扇屏風。據《永春州志》卷十一記載。“織畫此為永春特產。其法以佳紙作字或畫。乃剪為長條細縷而以純白之條縷經緯之。然後加以彩色。與古所謂罨畫及香筆記挈畫相類。”其畫面紙痕縱橫。井然有序。似覆紗的繪畫,又如別具風格的十字布,韻味獨特,工藝精巧。“是真非真畫非畫,經緯既見分縱橫。”永春紙織畫創始至今已有1400多年。紙織畫近看紙痕交織,好像一個又一個有規律的色塊。遠看就像是有一層薄薄的紗覆蓋在上面,如同仙境,若隱若現。這正是永春紙織畫獨特的視覺效果。奇特的永春紙織畫將傳統意義上的繪畫以編織的方法制作出來,又為這一種漢族民間工藝品增添神祕的色彩。

永春紙織畫的發展狀況

新千年伊始,永春縣繼“中國蘆柑之鄉”之後,又獲新譽,被國家文化部正式命名為“中國紙織畫之鄉”。2011年6月,永春紙織畫被選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並且是福建省唯一入選的傳統美術“非遺”項目。永春紙織畫是閩南僑鄉永春縣獨有的漢族民間傳統手工藝品。在中國工藝美術的百花叢中,與杭州絲織書、蘇州緙絲畫、四川竹簾畫並稱為中國的四大家織。

一九八七年五月,永春紙織畫研究會成立,首批吸收會員二十多名。十月份由永春縣政府同福建省羣藝館聯合在福州舉辦永春紙織畫展,轟動榕城。正在福州的蘇聯莫斯科東方藝術博物館斯.赫羅姆瑟柯女士專程前來參觀,十分驚歎並欣然題辭:“祝賀藝術家的展覽成功。”黃永源、黃秀雲的《麻姑獻壽》、周文虎、周梅森的《八仙過海》等獲優秀獎、方永宗的《桔梗》和周梅森的《春夏秋冬》等獲創新獎並被省羣藝館收藏。

2009年由永春義亭紙織畫師周文虎、李世求等人採用傳統技藝和現代科技相結合,歷時3年最終創作完成的《當代紙織百米長城圖》入選第二屆中國民間國寶,保險額達5000萬元。

2014年,永春縣首個以紙織畫文化為主題的文化產業創意園揭牌。

永春紙織畫的製作步驟

1、繪畫:紙織畫的繪畫與國畫一般無二,但是為了在編織後仍然保持作品的色澤,顏色通常要比國畫更為濃重。
2、裁剪:把繪好的圖畫進行分割,為下一步的編織作準備,把一張畫好的畫摺疊起來,然後用裁紙刀和尺進行裁割,製成經線。
3、編織:將事先裁好的白色紙條有規則地穿插在裁好的畫中。這也就是紙織畫能夠產生朦朧效果的關鍵所在。
4、填色:這步不是必須的,人物和鳥獸圖才需要。
5、裝裱:與其他書畫藝術品的裱褙方法是同樣的,讓紙織畫便於保存,而且看起來也會更加精美。

民間傳統工藝品:永春紙織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