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大全之弋陽腔

來源:人人運程網 1.09W

弋陽腔又稱“弋腔”,是中國戲曲文化中的一個聲腔,最初起源於南戲,結合了漢族民間音樂,並且吸收了北曲從而演變而成。它是我國四大聲腔之一,大家是不是對弋陽腔很感興趣呢?現在不妨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簡介
  弋陽腔,漢族戲曲聲腔之一。簡稱“弋腔”,是中國古老的漢族戲曲聲腔,它源於南戲,產生於信州弋陽,形成於元末明初。是宋元南戲在信州弋陽後與當地贛語、漢族民間音樂結合,並吸收北曲演變而成。它至遲在元代後期已經出現。明、清兩代,弋陽腔在南北各地蕃衍發展,成為活躍於民間的主要聲腔之一。清李調元《劇話》説:“弋腔始弋陽,即今‘高腔’”。故弋陽腔又通稱贛語高腔。

中國戲曲大全之弋陽腔

特徵風格
  明初葉,弋陽腔的唱腔結構,與海鹽腔、餘姚腔、崑山腔一樣,都來自南戲的曲牌聯套體制,腳色行當也承南戲,分生、旦、淨、末、醜。其舞台表演,即唱、做、念、打則只用鑼鼓節制、幫襯而無管絃伴奏,所謂“一味鑼鼓了事”(馮夢龍《三遂平妖傳·張譽序》)。明中葉,弋陽腔系的青陽、太平等腔,發展“滾調”,始突破曲牌聯套的格式,在傳奇體制內發生變革。入清以後,亂彈勃興,出現高、昆、亂“三合班”,在其形成多聲腔劇種的過程中,有個別地區的高腔因受崑腔影響,始採用管、弦並以笛為主伴奏,而多數高腔劇種則仍保持使用鑼鼓節制的傳統。

明湯顯祖《宜黃縣戲神清源師廟記》説:“江以西弋陽,其節以鼓。其調?。”明王驥德《曲律》説:“今至‘弋陽’、‘太平’之袞唱,而謂之流水板。”清李漁《閒情偶寄》説:“‘弋陽’、‘四平’等腔,字多音少,一泄而盡。又有一人啟口,數人接腔者,名為一人,實出眾口。”清王正祥《新定十二律京腔譜·總論》説:“嘗閲樂志之書,有唱、和、歎之三義。一人發其聲曰唱;眾人成其聲曰和;字句聯絡,純如繹如,而相雜於唱、和之間者,曰歎,兼此三者,乃成弋曲。由此觀之,則唱者,即起調之謂也;和者,即世俗所謂接腔也;歎者,即今之有滾白也。”根據上述引證對照今天的高腔,説明弋陽腔的傳統特徵,如徒歌(乾唱)、幫腔(接腔)和滾調(滾唱、滾白)仍保留至今。

即一人啟口,數人接腔,原是出自勞動羣眾的秧歌、號子、山歌等勞動歌曲的一種演唱方式,用之於戲劇藝術,在唐代《踏搖娘》中已可見到。至宋元南戲形成以後,南方的戲曲聲腔普遍採用,併為適應戲劇化的要求而發展變化。弋陽諸腔,對徒歌、幫腔就不斷有所發展,其中幫腔已經不是一種簡單的句尾幫合,而是依據戲劇演出的需要,結合刻畫人物、鋪陳情節和表達詞意與聲情加以靈活運用,成為烘托氣氛、點染情境、剖白人物、交代關節的藝術手段。並有眾幫、一人幫腔以及後來用嗩吶代替人聲幫腔等多種方法和幫整句、幫半句、幫字、重句以及無字只幫聲的不同形式,充分發揮這種演唱藝術的戲劇功能,增強舞台效果。

作為戲曲藝術的表現手段,萌芽於南戲,在弋陽諸腔中得到迅速發展,特別是青陽腔中滾調的運用,對後來各地的高腔有着重要的影響(見青陽腔)。至於滾調在弋陽諸腔演唱藝術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如何恰當地使用才能發揮其作用,清王正祥《新定十二律京腔譜·凡例》中認為有如崑腔全憑絲竹相助成聲方能悦耳一樣,弋陽腔(京腔)要使“曲情”得以“發揚盡善”則非加“滾”不可。他在強調加“滾”必要性的同時,又指出:“如系寫景、傳情、過文等劇,原可不滾;如系閨怨、離情、死節、悼亡,一切悲哀之事,必須暢滾一、二段,則情文接洽,排場愈覺可觀矣。”這正是運用“滾調”進行創作的實踐經驗概括,説明“滾調”最適合表達激動的感情,推動戲劇衝突的深化。既豐富並增強了音樂的表現能力,又為曲文和演員表情身段的發揮創造了條件。

弋陽腔徒歌、幫腔、滾調這種演唱形式,配以鑼、鼓節制、幫襯,造成了“鐃鼓喧闐,唱口囂雜”的熱鬧氣氛,與“體局靜好”的海鹽腔、崑山腔不同,所謂“其調?”正是弋陽腔及其腔系的傳統風格。它的粗獷、豪放、激越、明快的特點,贏得了廣大勞動羣眾的喜愛。

四大聲腔
  弋陽腔是中國古老的戲曲聲腔,在中國戲曲史上,曾與海鹽腔、崑山腔、餘姚腔齊名,被稱為“四大聲腔”。弋陽腔是南宋末年,興起於浙江的南戲經信江傳入江西,在弋陽地區結合當地方言和民間音樂以及地域民俗相融合、輾轉改益"滋生出的一種全新的地方腔調,因發源地而得名"弋陽腔"。

弋陽腔以弋陽為中心,主要在信州、部分饒州地域等一些地區傳承延續,明代前中期曾流佈及於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湖南、湖北、雲南、貴州及北京等地。

弋陽腔屬於南戲範疇。是在南戲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劇種。據清代乾隆版《弋陽縣誌》載:“考祝允明《猥談》,南戲出於宣和之後,南渡之際,謂之温州雜劇,今遂遍滿四方,輾轉改益,如餘姚腔、海鹽控、弋陽腔、崑山腔"。

聲腔特點
  弋陽腔的唱腔結構、伴奏及行當與餘姚腔、崑山腔、海鹽腔基本一樣。據清·李調元的《劇話》:"弋腔始弋陽,即今'高腔'"。由此可知,弋陽腔又通稱為高腔。弋陽腔又有徒歌、幫腔、滾調等演唱形式,配以鑼鼓,氣氛熱烈,它的粗獷、豪放、激越、明快的特點,深受廣大勞動羣眾的歡迎。

弋陽腔的曲牌,來源於兩個方面:出自南戲的曲牌有[鷓鴣天]、[皂羅袍]、[泣顏回]、[駐雲飛]、[香羅帶]、[紅衲襖]、[山坡羊]、[步步嬌]等;出自北曲的有[新水令]、[端正好]、[點絳脣]、[寄生草]、[朝天子]、[醉太平]、[快活林]、[清江引]等。它們雖為套曲,但可隨心入腔。

弋陽腔的腳色分為小生、正生、老生、二花、三花、小旦、正旦、老旦等行,其唱腔結構最初採用曲牌聯套體,演出時僅輔以鑼鼓而不用管絃伴奏,演員一人演唱,數人接腔,形成極富特點的"徒歌、幫腔"演唱方式,明代中葉又發展出打破曲牌聯套體制的滾調,進一步增強了聲腔音樂的戲劇性和表現力。在廣泛流播的過程中,弋陽腔繁衍出多種變體,由此形成高腔體系,對南北各地的四十幾個聲腔劇種產生了重要影響,推動了中國地方民間戲曲的發展進程。

弋陽腔顯着特色是"一唱眾和",以打擊樂和絲、竹、弦、管等樂器配樂伴奏,唱腔可塑性大、聲調高亢,既具南方温柔敦厚之雅韻,又兼北方慷慨激昂之氣質。

弋陽腔劇目分連台大戲和傳奇本兩大類,前者包括《三國傳》、《水滸傳》、《岳飛傳》、《目連傳》、《封神傳》等,後者包括《青梅會》、《古城會》、《定天山》、《金貂記》、《珍珠記》、《賣水記》等。

至明嘉靖年間,向着北京、南京、湖南、廣東、福建、安徽迅猛發展,達到高峯。據《南詞敍錄》所載,由於弋陽腔在聲腔方面不斷與各地民歌、山歌、小調及道教音樂相結合,因而使它極具生命力,來自民間,流傳於民間。當時流行弋陽腔的地區,除江西本區域外,還有北京、湖南、福建、廣東等10多個省市,弋陽腔劇目發展到100多種,曲牌400多個。弋陽腔產生後的500多年裏,在全國衍生出一個龐大奇麗的高腔體系,對京劇、川劇、湘劇、秦腔等44個劇種的形成產生了巨大影響。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