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距離感受醉美多彩貴州的傳統小吃

來源:人人運程網 1.15W

貴州居住着多個民族,形成了非常鮮明的少數民族文化特色。貴州的每一方土地上都富有靈性,而比起貴州原生態的自然風光,它們的飲食文化更具魅力。今天的中國小吃文化就帶大家走進這個醉美的人間仙境,感受當地的飲食文化以及傳統小吃吧。

零距離感受醉美多彩貴州的傳統小吃

  1、腸旺面
  清同治年間即在貴陽上市。清末民初,有貴陽人蘇德勝改進質量,以面、豬大腸、血旺、肉燥為主要原料,配以輔料20多種,精細操作。遂發展為名小吃,仿效者有“學忠麪館”、“慶和園”、“逸賢村”等飲食店。至解放前夕(40年代),腸旺麪館逐漸遍佈貴陽大街小巷。現已成為遍及省內外的小吃。其特點:紅而不辣、油而不膩、脆而不生。

2、絲娃娃
  絲娃娃是一種貴陽街頭最常見的小吃,其頗似產房裏初生嬰兒被裹在“襁褓”中,因而得名。隨着旅遊業的發展,現又被稱為素春捲,此名更雅。具有素菜脆嫩、酸辣爽口、開胃健脾的特點。

3、戀愛豆腐果
  據記載,解放前彭家橋附近有一對年近半百的張華豐夫婦,在菜地裏搭了數間茅屋,作為製造“烤豆腐果”場地,在這裏做好的烤豆腐果拿到別處設攤和沿街叫賣。抗日戰爭爆發,日軍對貴陽空襲開始後,這幾間茅屋成了避空襲的場所,人來人往,十分熱鬧。張華豐夫婦因為空襲也不上街做買賣,他們發現躲警報的人往往腹中飢餓,又無法回家就餐,就將這幾間作坊闢成店鋪,向躲警報的人出售烤豆腐果。由於烤豆腐果速度快,吃起來簡單,價格便宜,又能充飢,很快就打開了銷路。一般人吃豆腐果往往是解饞或充飢,吃完了便走。但一些熱戀中的青年男女,卻買一盤豆腐果,蘸着辣椒水,細嚼慢嚥,談天説地,一坐就是半天。還有一些青年,也經常在此相聚,逐漸談起戀愛來。張家店鋪成為談情説愛的場所,一時成了街談巷議的佳話。抗戰結束後,吃戀愛豆腐果的人仍有增無減,張氏夫婦乾脆就把烤豆腐果改名為“戀愛豆腐果”。這一浪漫情結很快影響到全貴陽的青年人,他們紛紛前來品嚐。至今外脆內嫩、鹹辣爽滑、滿口噴香的戀愛豆腐果仍被貴陽的青年人和過往的外地客人所鍾愛。

4、牛肉粉
  牛肉粉是貴陽非常普及的早餐小吃,特別是花溪牛肉粉已成為深受廣大百姓喜愛的小吃品牌,具有湯味醇厚、辣燙鮮香的特點,目前該品牌已推向全國多個省市。

5、豆腐圓子
  傳説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清政府大辦“皇會”,全城禁屠數天,不許食葷時有雷姓豆腐作坊,以豆腐做成園子,用菜油炸熟出售,很受歡迎,名揚京城。經貴陽幾代人改進後,炸出的豆腐園子內瓤質嫩如雪,佈滿點點“蜂窩”,色澤褐黃、外酥內嫩、香辣爽口,成為貴陽百姓喜愛的小吃之一。

6、紅油米豆腐
  選用貴陽本地大米作原料製作而成。曾獲全國首屆“中華名小吃”稱號。其特色為色澤紅亮、香辣可口、清涼。

7、黃粑
  黃粑是一款有着百年曆史的名小吃,撕開綠色棕葉,便覺糯香四溢、咬上去更是綿軟彈牙,如用黃耙炸、煎、烤、烙、炒等食法,嚼在嘴裏會有外酥內糯的感覺,回味長遠,是老幼皆宜的大眾食品。其特點是色澤黃潤、香甜可口、粑糯軟綿。

8、豆沙窩
  在餈粑中放入豆沙餡,用油烹炸而成,具有色澤金黃、外酥內軟、糯香爽口的特點。餡心鹹鮮,老少皆宜。

小結:貴陽身為貴州的省會,分佈在該省的各個民族飲食文化的集大成者,讓貴州的旅遊名片中不僅有秀美的自然風光,還有誘人的當地美食。

相關推薦:
  閩南特色美食 有靈性的閩南年糕
  廈門特色美食大腸包小腸的做法
  安徽特色美食 安徽有哪些好吃的
  舌尖上的湖南 湖南特色美食介紹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