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侗族大歌的簡介

來源:人人運程網 2.65W

侗族的侗族大歌,是最具特色的中國民間音樂藝術之一,被列入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賦予了無比至上的榮耀,主要經典曲目是《蟬之歌》。今天,小編要給大家帶來的是“侗族大歌”的簡介,有興趣的朋友快來關注一下吧!


  1986年,黎平7位侗族姑娘和小夥在法國巴黎更樂劇院,以一組讓人振聾發聵的侗族大歌震驚歐洲,在西方媒體的鎂光燈和歐洲人民的掌聲喝彩中,首次讓世界認識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優秀成員:侗族!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黎平侗人,攜先祖留下的精湛演唱技法和天賦的動聽嗓音,在法、意、奧、匈、南、新、烏、俄、日等國家數十城市,留下來自黔東南高山深谷、茂密森林的天籟之音。

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侗族大歌的簡介

侗家人稱侗族大歌為“嘎老”,“嘎”的意思是歌,“老”則具有宏大和古老之意,是一種“眾低獨高”的復調音樂,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必須由三人以上來進行演唱。鳥叫蟲鳴、高山流水等大自然之音,是大歌編創的基本素材,是聲音大歌產生的自然根源。侗族大歌的主要內容是歌唱自然、勞動、愛情以及人間友誼,是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和諧共生的關係。

“眾低獨高”、復調式多聲部合唱方式構成了侗族大歌的鮮明特點,是中外民間音樂所罕見的。在結構上,侗族大歌由“果(組)”、“枚(首)”、“僧(段)”、“角(句)”構成。除平時訓練外,侗家人是不會隨便演唱侗族大歌的,只是在重大節日、集體交往或接待遠方尊貴的客人時,才會在鼓樓裏莊重地演唱。因而,侗族大歌又被稱為“鼓樓大歌”,鼓樓也經常被稱為“歌堂”。

侗族大歌內容豐富,種類繁多,自成系統。根據侗家人的傳統分類法,侗族大歌被分為四大類:

聲音大歌,侗語稱“嘎所”,強調旋律的迭宕,聲音的優美。歌詞一般短小,突出歌詞之間和之後相當長的襯字及曲調,拉腔時幾個歌手輪換唱高音,使高音之間此起彼伏,低音一般由其他歌手齊唱一個長音,與高音形成反差相映襯,旋律多模仿自然界的蟲鳴鳥叫,小河流水並以其昆蟲鳥獸或季節為歌命名,如《蟬歌》、《知了歌》、《三月歌》等;

柔聲大歌,侗語稱“嘎嘛”,一般以抒發男女戀愛之情為主要內容,特點是緩慢,柔媚而富感染力;

倫理大歌,侗語稱“嘎想”,是一種勸教戒世為主的大歌歌種,音樂旋律起伏不大,注重歌詞內容的表述,多以稱頌或諷刺為主,是安定勸撫侗家人的主要倫理手段;

敍事大歌,侗語稱“嘎吉”,多以展開故事情節和人物對話為主要內容,音樂旋律舒緩、低沉而憂傷,以單人領唱,眾人集體低音相襯為主要表現方式,歌詞一般較長,歌者要有驚人的記憶和豐富的表情。

侗族大歌具有娛樂功能。侗家人有“飯養身、歌養心”之説,昭示了包括侗族大歌在內的侗族音樂的強大娛樂功能。侗家人喜歌、愛歌,以會唱歌為樂,以會唱歌為榮,把音樂視作人的精神糧食。

侗族大歌還具有教育功能。種類繁多的倫理大歌,語重心長地告訴年輕一代關於道德、社會規範、家庭倫理待等內容,如春風化雨般,讓每一個侗家人不知不覺地受到關於社會倫理道德、民族歷史、宗教信仰、日常生活等等各方面的教育。

侗族大歌還具有傳承功能。侗家人的歷史,侗家人的生產生活,侗家人的宗教,等等,無不包含在大歌裏面。可以説,侗族大歌是一部用旋律寫就的百科全書。一個侗家人,只要會唱大歌,就如同背誦了一部卷帙浩繁的侗文化百科全書。作為一個沒有文字的民族,侗家人就通過歌的傳唱,把民族文化一代又一代地傳承下去,並不斷豐富內涵,不斷美化形式,使侗族大歌成為世界級的文化遺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