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節形成原因是什麼?

來源:人人運程網 4.84K

梅雨季節是怎麼形成的?可能會有許多小夥伴會問這個問題,可能對於文科來説肯定能知道原因,但對於理科生來説可能不是很瞭解。接下來,我就為不知道的小夥伴們詳細介紹一下其形成原因是什麼?

梅雨季節形成原因是什麼?

  六月在我國台灣地區由冬季東北季風過渡到夏季西南季風的季節,就是俗稱的梅雨季。此時,北來的冷氣團與南來的暖氣團常勢均力敵,僵持不下,使得氣流匯合的梅雨鋒面,常呈現近似滯留的狀態。鋒面南側,南來的暖濕空氣在鋒面區上升凝結成雲,沿鋒面呈現帶狀分佈。當鋒面來臨時,常帶來持續性的降雨。有時對流旺盛而發生豪雨,甚至導致洪水發生。

  梅雨季的降水是很重要的水資源,特別是中南部地區冬春為乾季,梅雨可以紓解旱象。如果梅雨不顯着或甚至消失,將可能出現乾旱問題。

  梅雨名稱由來已久,早在漢朝即有記載,古時候稱為「黃梅雨」。其中,有很多記述和梅雨發生的時間有關:例如晉代有「夏至之雨,名曰黃梅雨」,唐有「梅實迎時雨」,宋有「梅子黃時雨」,又有「江南五月梅熟時,霖雨連旬,謂之黃梅雨」等等。由這些記載可以知道,梅雨是因為發生在梅子成熟時期而得名。另外,又因梅雨時期陰雨連綿,空氣潮濕,物品容易發黴,所以明朝醫學家李時珍有「梅雨或作黴雨,言其沾衣及物皆生黑黴也。」的説法,因此梅雨又有一個別名:「黴雨」。

  梅雨在我國江淮地區甚至日本東南部,在每年6~7月常發生的一種連續降水的連陰雨天氣的過程。梅雨期間集中了江淮地區全年降水量的40%以上,因而也被稱為江淮地區的雨季。我國梅雨主要發生在湖北宜昌以東,北緯26°至北緯34°之間的江淮流域。

  梅雨天氣的主要特徵是雨量特別豐沛,相對濕度大,日照時間短,地面風力小,降水多是連續性的。由於雨帶的來回擺動,且多鋒面氣旋東移,梅雨期間常有雷陣雨,有時甚至有區域性的大雨、暴雨出現。

  正常年份,每年6月中旬,從春季江南連陰雨轉入江淮梅雨期,東亞環流形勢發生了明顯的變動,入梅前,高壓脊位於亞洲西部或歐洲東部,而低壓槽處於歐亞大陸兩側沿海地區,東亞上空有南北兩支西風急流。入梅開始時,西風帶槽脊出現一時“凌亂”狀態,但不久即出現了較穩定梅雨期的長波型式,在東經130°~150°範圍內出現鄂霍次克海高壓,其兩側分別在東經100°和180°地區為兩個穩定低槽,在烏拉爾山地區仍為阻塞高壓控制。南支西風急流和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北移,南亞上空出現東風,西南季風爆發。與此同時,不時有中高緯度的冷空氣經河西或華北進入黃淮地區,冷空氣與已北上的西南氣流交匯,形成江淮地區至日本一帶比較持久的鋒帶和陰雨天氣。當梅雨鋒形成後,從西向東移來的小波動使鋒帶上出現一些較小的氣旋,氣旋經過的地方雨量比較大。7月中旬以後,西風帶再一次向北推移,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跳過北緯27°,地面鋒面雨帶北移到華北地區,梅雨結束,江淮地區進入盛夏季節。

  江淮地區是我國重要的農業區。梅雨季節雨量是否正常,直接影響到江淮流域的農業生產和國民經濟發展,江南農民流傳有“黃梅無雨半年荒”之説。在各年之間,梅雨的長短、出現早晚、降水量的多少、雨帶位置都不相同,這決定於亞洲大氣活動中心的強度和位置以及季風的強弱,也就是決定於西風帶、副熱帶和熱帶氣流之間的相互作用。如果副熱帶高壓的強度比較強,並且北移迅速,則會出現“少梅”或“空梅”,易造成乾旱;反之,如梅雨期冷勢力特強,使雨帶仍停留在華南,則會造成晚梅或梅雨中斷。因此,江淮地區發展生產,必須根據梅雨天氣變化規律,既要疏通溝渠,以利排水,防洪排澇;又要注意保蓄水源,以便灌溉,預防乾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