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大理白族民歌都有哪些特色?

來源:人人運程網 1.8W

白族是中國五十六個民族之一,是人數較多的一個民族,主要分佈在中國的雲貴川湘等地,而眾所周知生活在少數民族區域的人們基本上個個都是能歌善舞的,那麼,你在知道白族民歌都有哪些呢?隨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雲南大理白族民歌都有哪些特色?

  白族是我國西南邊疆一個少數民族。主要分佈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麗江、碧江、保山、南華、元江、昆明、安寧、貴州畢節、四川涼山、湖南桑植縣等地。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白族人口數1858063。使用白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還有説法主張白族的語言、土家語也屬於漢語族。絕大部分操本族語,通用漢語文。元明時使用過"僰文"(白文),即"漢字白讀"。使用漢字書寫,有自己的語言,文學藝術豐富多彩。善經營農業、鹽漬杜鵑花。三道茶是雲南白族招待貴賓時的傳統飲茶方式。

白族民歌文化
  在白族民間,還流傳着幾種敍事性的演唱形式,一是洱源西山區和劍川東山區的《打歌調》,二是《青姑娘》,三是《大帛曲》,四是《本子曲》。《打歌調》雖在"打歌"這一歌舞活動中演唱,而演唱者只歌不舞。《青姑娘》則以組歌形式,詠唱了青姑娘的悲慘命運,是一首深深打動人心的反封建悲歌。《大帛曲》亦名《花柳曲》,專在白族傳統風習"繞三靈"中演唱。《本子曲》的演唱形式主要流行於劍川,大都以單一的曲調演唱長篇敍事詩。這些演唱形式運用的曲調均屬敍事性歌曲。而《本子曲》則初具曲藝形式的特點。

白族民歌的發展
  在春秋時期,楚國的民歌已經十分繁榮。戰國後期,詩人屈原等人,對楚國民歌進行了蒐集整理,並根據楚國民歌曲調創作新詞,稱為《楚辭》。《楚辭》中的不少作品,充滿了熱愛祖國和人民的感情,熱烈面富於幻想,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

西漢時期,漢武帝設立了一個音樂管理機構樂府,從事民歌的蒐集和整理,入樂的歌謠,被稱為"樂府詩"或"樂府"。

這些樂府民歌,多以描寫民間疾苦為主要內容,直接道出了人民的愛憎,揭露了封建社會的種種矛盾。這一時期的民歌在形式上已發展成為長短句和五言、七言體,並開始加進了樂器伴奏,《孔雀東南飛》等長篇敍事歌曲的產生,同時標誌着這一時期的民歌在不斷髮展和日臻成熟。

唐代民歌的創作也相當繁盛。李隆基登位,楊玉環得寵,建立了楊家的裙帶關係,她的姊妹都被封為夫人,氣焰之盛竟至"卻嫌脂粉污顏色,淡掃蛾眉朝至尊"的地步,謠曰:"從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因為"男不封侯女做妃,看女卻為門上楣"。這未必代表老百姓心裏的嚮往,只是一種對皇家的諷刺而已。

到了南宋,民間產生的諷刺性歌謠就更多了。南宋的統治階級,貪污腐化,玩弄政權,有民歌諷刺道:"若要官,殺人放火受招安;若要富,跟着皇帝賣酒醋。"可謂一針見血。

到了元明時代,人民的痛苦越來越深了。人民作歌道:"説鳳陽,道鳳陽,鳳陽本是個好地方,自從出了個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由於階級和民族的雙重壓迫,激起了農民起義的洪流。其中,以潁州的劉福通聲勢最大,他率領了10萬農民,頭包紅中,號"紅軍",所向無敵,所以歌謠道:"滿城都是火,府官四散躲,城裏無一人,紅軍府上坐。"

進入明清時代,我國的封建制度面臨崩潰,階級矛盾日益尖鋭。這一時期,產生了大量的具有民主性和進步性的民歌。如明代民歌:"吃闖王、穿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盼星星、盼月亮,盼着闖王出主張"。

清朝統治中國後,人民清醒地看到,統治階級昏聵貪婪,這是招致外侮、陷國家於半殖民地半封建地位的主要原因。在那悲慘的年代,老百姓連温飽都不可得,所以發出這樣的感歎:

"天子坐金鑾,朝政亂一團,黎民苦中昔,乾坤顛倒顛,干戈從此起,休想太平年。"

1900年,袁世凱奉他的主子--清皇帝之命,到山東執行血腥屠殺政策,殺害無數義和團將士。人民恨透了袁世凱,便唱出了"殺了袁龜蛋,我們好吃飯"的歌謠。人們在袁世凱巡撫衙門的牆壁上,畫上一個戴紅頂花翎的大烏龜,爬在一個洋人的屁股後。這幅漫畫和歌謠,發泄了老百姓對袁世凱的痛恨心情。

隨着清朝的垮台,民國以來,帝國主義為了扶植中國的封建勢力,勾結軍閥,殘害中國人民,支持袁世凱稱帝,當時袁世凱聽見北京街上有許多賣元宵的,認為大犯忌諱,把元宵當成"袁消",於是下了一道命令,禁止叫賣元宵,硬把元宵改為"湯圓",於是民間流傳着這樣的歌謠:"大總統,洪憲年,正月十五賣'湯圓'。"

自從九一八事變以後,中國人民對日本帝國主義的民族仇恨,日益增長,他們譏諷賣日貨的商人:"綠坎肩,真是闊,綠帽子,也不錯,叫你再販日本貨!"

作為歷史的見證,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壯麗史詩,在民歌中有着鮮明的反映。如抗日戰爭爆發後,北方農民這樣唱道:

"邊區本是根據地,趕走了鬼子殺漢奸。""還我江山還我權,刀山火海爺敢鑽。"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主,賦予了民歌新的生命,民歌創作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期,勞動人民翻身當家做了主人,美好的前景,展現在人們的眼前,這正像一個人在經過艱苦跋涉的沙漠旅行後,突然看到了碧波萬頃的大海,人們的情緒激動了,歌不斷從激動的心頭流出來。人們用歌聲唱出了對黨、對新生活的無限熱愛。人民創作了如《東方紅》、《瀏陽河》、《八月桂花遍地開》等傳世之作。

小結:一開始小編以為劉三姐是白族的民歌,可是好像人家是壯族的,險些就要張冠李戴了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