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哲族的語言文字,你都瞭解哪些?

來源:人人運程網 1.17W

中國是屬於一個非常多元化的一個國家,因為這個國家有着很多的民族文化,包括很多的民族的特色和舞蹈已經語言。那麼關於赫哲族的語言文化你瞭解多少呢?哪些是你不太瞭解的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赫哲族的語言文字,你都瞭解哪些?

(一)民族自稱
  赫哲族分佈地區較廣,由於居住地區不同,民族內部的名稱亦有不同的自稱。居住在富錦縣大屯以上松花江沿岸者自稱“那貝”;居於富錦縣嘎爾當至街津口村者自稱“那乃”;居於同江縣街津口村以下至烏蘇里江沿岸者自稱“那尼傲”。這三種自稱雖不相同,但其含意都一樣:“那”是漢語中的“本地”、“當地”之意。“乃”、“貝”和“尼傲”都是漢語中的“人”之意。這是由於居住地區不同,對“人”字的稱呼,在赫哲語中存在的差異。它原為區別於外族的自稱,後來又成為本民族內部廣泛習慣的自稱。但對外族的交往中,均稱本民族為“赫真”或“赫哲”。

赫哲族內部以居住的不同方位,相互之間還有各自不同的自稱:原居於下八岔以下地區和烏蘇里江沿岸者自稱“赫真”或“赫吉斯勒”(即“赫真們”之意)和“赫吉勒”。都是“東方”、“下游”之意。它在赫哲語中都為同一詞彙。“赫吉斯勒”為“東方的人們”或“下游的人們”之意,是“赫吉勒”的變音。在“赫真”這部分人的內部還有自稱。上游的“赫真”人稱下游的“赫真”人為“黑吉勒比乃”;“黑吉勒”是“下游”,“比”是在,“乃”是人,即在下游的人。下游的“赫真”人稱上游的“赫真”人為“蘇力雅勒比乃”;“蘇力雅勒”是上游,“比”是在,“乃”是人,即在上游的人。還有一種稱呼,“蘇力雅比希古榮”,是在西邊的人們之意。上游的“赫真”人,稱下游的“赫真”人為“額吉勒比希古榮”,是在東邊人們之意。“赫真”人內部這些相互之間的稱呼,顯然並非是赫哲族的統一自稱,而是“赫真”這部分人內部,居於不同地區的人們互相間的稱呼。“黑吉勒比”、“蘇力雅勒比”、“蘇力雅比”、“額吉勒比”都是指所居的方位而言。原居於勤得利以上混同江和松花江沿岸的赫哲人自稱“奇楞”,下八岔地區和烏蘇里江沿岸的赫哲人也稱其為“奇楞”。

關於“奇楞”的意義和來源如下:
  1、與鄰族的名稱和民族遷徙分析:赫哲族中稱“奇楞”的這部分人,與鄂倫春族的族源有着共同的歷史淵源。赫哲族中有一種比較普遍的傳説,尤姓氏族早年是從黑龍江上游乘木筏至勤得利以上地區散居下來,而稱“奇楞”。下游的人們稱這部分人為“奇楞斯勒”。其後凡是移居此地的赫哲人,人們不加分辨地都稱“奇楞”了。清王朝有關東北許多歷史文獻的記載中,如鄂倫春族稱“奇勒”、“奇勒爾”、“棲林”、“麒麟”、“齊凌”、“乞嫩”等同語異寫,與赫哲族的族源有着歷史淵源的滿族,稱松花江沿岸的赫哲人和鄂倫春人都為“乞嫩”。“奇楞”之名由此變音而來。稱“奇楞”的這部分赫哲人,大概與鄂倫春人同出一源。

2、從赫哲族的姓氏分析:尤姓為赫哲族中一大氏族,赫哲語為“尤克勒哈拉”,又稱“奇楞哈拉”。齊姓也為赫哲族中的一大氏族,赫哲語亦稱“奇楞哈拉”,兩者是派生的。居住在勤得利以下的赫哲人,稱其上游的人為“奇楞斯勒”,即“姓齊的人們”之意。它之所以將居住在上游的人均稱“奇楞斯勒”,有可能因氏族組織的職能消失之後,“奇楞哈拉”的人最先在勤得利以上地區居住下來,於是下游的人稱其為“奇楞斯勒”。後來,“尤克勒哈拉”亦稱“奇楞哈拉”及其他姓氏的人,不加分辨地仍以“姓齊的人們”稱之。“奇楞斯勒”轉音為“齊楞”,由是“奇楞”就成為居此廣大地區赫哲人的泛稱。現在“赫哲”、“奇楞”之稱仍然存在,但地區之間的差別逐漸消失,“赫哲”這一通稱已普遍應用。並且對外都自稱“赫哲”

3、“赫哲”名稱是從“赫真”變音而來。“赫真”又是“黑斤”、黑津“、”黑哲“、”赫斤“、”赫金“等名稱的同語異寫。”赫真“為赫哲語的”下游“、”東方“之意。赫哲語稱”東“為”赫吉勒“;”奇楞“這部分赫哲人又稱”赫真“的人們為”赫吉斯勒“(赫真們)。”赫真們“是居住在”下游“、”東方“的人們。所以”赫真“這一稱呼,是由原來的方位名詞而變成一部分人,稱呼另一部分人的專用名詞,又逐漸轉為民族統一名稱了。一些歷史書籍載有”赫哲“是出自”窩集“或”渥集“一語的變音,但考察其音和意都不夠確切;如果説出自”兀者“一語的音轉,則相近一些。對”赫哲“名稱的由來,只是原居於伯力以下,有一部分赫哲人名為”赫哲喀喇“的自稱或他稱,轉變為民族名。此名稱在二十世紀上半葉,還不為赫哲人們所普遍熟知的,只知有”赫真“和”奇楞“的名稱。”赫哲“名稱始見於清朝”康熙二年癸卯、三月、壬辰(公元一六六三年五月一日)命四姓庫裏哈等進貢貂皮,照赫哲等國例,在寧古塔收納“。赫哲的族稱又見於《皇清職貢圖》中的繪畫與記載。在學術界普遍應用”赫哲“這一名詞,是從民國二十三年凌純聲出版《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一書後,廣為傳開。

(二)民族他稱
  舊社會漢族統治階級稱赫哲族為”韃子“、”魚皮韃子“、”狍皮韃子“或”鹿皮韃子“。是根據赫哲族吃魚、獸肉,而衣其皮的習俗,強加於赫哲人的他稱。這裏有歧視、誣衊之意。有些漢族人稱赫哲族為”下江人“,是以漢族原居住在松花江最上游,對居住其下游的赫哲族以江水流向為區分,而稱”下江人“,有尊敬之意。

費雅喀(亦稱吉里亞克)人稱赫哲族為”喬爾特克“。蝦夷人將”喬爾特克“訛傳為”高爾特克“。漢族人現在稱赫哲,最早稱”黑斤“。文獻中也有稱”韃靼“的。一些史書中所載”呼爾哈“、”虎爾哈“或”瑚爾哈“、”瓦爾喀“、”薩哈連“等部,赫哲族是其中的一部分,非族稱。

關於”七姓“或”七姓野人“的名稱,是指赫哲族的七個氏族而言,非民族名稱。故有”赫哲所居與七姓地方的烏扎拉洪科相接“①的記載。在經濟生活上,也基本相同,”與赫哲同族的七姓和奇楞雲:七姓在三姓之西二百餘里之烏扎拉洪科等處。性多淳樸,地產莜麥。雖知耕種,而專以漁、獵為生。遇冬月冰堅,則足踏木板,溜冰而射。其婦女亦善伏弩捕貂。衣帽多以貂為之。土語謂之烏迪勒話。歲貢貂皮。“現在該地已無”七姓“或”七姓野人“之稱。

俄國人稱赫哲族為”高爾牒、“戈爾德”、“烏德哥”和“阿槍”及“‘阿其泱’人,或稱之為‘那篤奇斯,”人與“納特基”人。有的俄國人將赫哲人的名稱分為三支:“居住在北烏蘇里江邊區的戈爾德人是通古斯族的一支。我曾向烏蘇里江、阿穆爾河(即黑龍江)和松花江部分河段的戈爾德人作過調查,從中得悉,戈爾德人共有三支。他們的名稱是馬姆古人(或稱曼古人)、奇楞人(或稱麒麟人)、赫哲人(或稱黑斤人)。居住在烏蘇里江兩岸的戈爾德人稱馬姆古人。居住在哈巴羅夫卡(伯力)下方松花江和阿穆爾河沿岸的稱奇楞人。至於稱作’黑斤人,的戈爾德人,則住在由哈巴羅夫卡下方的阿穆爾河兩岸到吉里亞克人居住地的邊界為止的這片地區內”。蘇聯人稱赫哲族為“那乃”或“那敖”人。

日本人稱赫哲族為“高裏特”,與俄國人稱“高爾牒”出於一語的變音,其意義:一説出於蒙古語“中”字之意,即居於黑龍江中部之意。又一説出於蒙古語“河”字之意,即沿着江河居住之人。這些只能做為參考。

由於赫哲族分佈地區不同,其民族名稱亦有一些不同的他稱,以庫頁島內僅有人口很少的赫哲族而言,即是例證。如“耶克脱”即“雅克德”亦即赫哲人。“耶克脱在北庫頁僅有八人。純屬土耳其(應是突厥)民族。其故鄉為雅克德斯克州,較近時代由對岸來此。其北庫頁之住處,去弩衣阿灣二十五俄裏(一俄裏公里),在巴爾哈塔,其人口雖僅八人,而勢力乃行諸基裏雅克之間,奧洛克、通古斯更不待論。後兩族現在之酋長,即該族之維奴克爾。其人耶克脱有西伯利猶太人之稱,散佈於伯利(力)各地”。可見赫哲族的他稱之多。

(三)民族語言
  赫哲族有本民族語言,無文字,早年削木、裂革、插草以記事。語言屬阿爾泰語系,滿洲通古斯語族,屬於粘着語類型。赫哲族因與鄰族長期交往相處,語言方面的影響也較深。因此,“赫哲的語言,實為一種混合語:以本來的赫哲語為主幹,加入滿洲語,蒙古語,古亞洲語及一小部分的漢語而成。希洛克科洛夫氏也説,赫哲語既不能代表北通古斯語,也不能代表南通古斯語,他所受第三種語言的影響很大,除蒙古語外,或者是現已消滅的古亞洲語”。本民族內部語言,亦因居住地區不同,也存在方言上的差異,這種差異日趨縮小。

赫哲族由於人口少,居處極為分散,很早即與漢族雜居相互往來,現在男女老幼都通曉漢語,而且已成為運用自如的交際工具。兒童從幼年即學習漢語,入學校後都學習漢文。全用漢語、漢文教學。赫哲族人民根據本民族的具體情況掌握了漢語、漢文,在和漢族及其他兄弟民族交際往來時,不受語言上的限制,並對本民族的繁榮發展,促進各族人民間的互相瞭解,溝通感情,團結合作,廣泛交流文化和生產技術,共同建設偉大的祖國,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小結:赫哲族他們分佈都是比較的廣的,很多的地區也都有着不同的語言特色,和很多的不同的生活習慣,所以他們有地區的語言也並不是統一的。但是主要是屬於阿爾泰語和滿族通州古斯語,這兩大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