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哲族民居 赫哲族傳統民居有哪些特色

來源:人人運程網 1.43W

赫哲族當地人大部分都是以璞玉衞生,當地人對於居住的房子,是有很大很特別的講究的。那麼滾與赫哲族的民居文化,當地的民族特色,你具體都瞭解多少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往下看看吧!

赫哲族民居 赫哲族傳統民居有哪些特色

赫哲族自古以漁獵為生,被清政府編入旗制後,很多生活習俗變得跟滿族相似。新中國成立以來,受漢族的影響和文化薰陶,今天的赫哲族已從漁獵為主轉為農耕為主。赫哲族近代的住居經歷過地窨子、撮羅子的形制。我們現在看到的傳統民居就是北方滿族式的草苫屋頂編脊的土牆房,室內佈置也與滿族的差不多。

赫哲族人多用鍬把粗的柞木夾成障子,形成院落。房屋前面留塊院子,養雞、豬,放醬缸、農具,碼着成排的木柈子垛;房後的菜園子較大,種些架豆角、黃瓜、茄子、小葱、辣椒、西紅柿等蔬菜。黑龍江同江市街津口村的街道東西走向,道南的房子從後面開門繞過山牆進院,菜園子在前院;道北的房子從前門穿過菜園子邊的巷道到前院再進屋。

“魚樓子”是每户都有的,像漢族的倉房。先用石頭墊起半米高,像一間小的木刻楞房,通風散熱,主要用於儲藏魚條子、魚乾、魚匹子,食物和暫時不用的物品也放在這裏。夏季在房屋裏睡覺悶熱時,也常到這裏睡午覺。

赫哲族新村的新居都是統一規化的,一棟四開間住兩户,安裝了土暖氣,乾淨、舒適。

赫哲族傳統民居特點
  “赫哲”是滿語,大意是指“東方的人們”。赫哲族是我國一個古老的民族,其先民很早就生活在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流域長期以漁獵為生,居無定所,行無定蹤,因此沒有大型的古建築留傳於世,但其民居與漁獵生活相適應,佈局合理,建築奇特,簡捷明快。

赫哲族人的住地大都選擇在沿江兩岸的向陽高處,便於捕魚和接近獵場。300年前,赫哲族尚處於原始社會階段,住的是用樺樹皮、茅草、獸皮搭成“撮羅昂庫”(赫哲語,“撮羅”意即夾頂,“昂庫”意即棚子)。到19世紀末期,居住在黑龍江下游和烏蘇里江流域的赫哲人,已經普遍地住“卓”(馬架子房)、“胡布如”(小型地窨子)和“正房”了。

“撮羅昂庫”是赫哲族早年居住的一種臨時草房。若干一丈來長、二寸多粗的木杆,相互交錯搭成上尖下粗的圓錐形房架,上面綁有多道橫條子加以固定,再從底部逐步向上一圈一圈地苫上草即成。門一般開在南邊,房裏的東西北三面可以就地鋪草住人,中間空地留作雨天做飯或升煙燻趕蚊虻之用。草房中住人也有一些講究。老年人都住在裏邊正面,年輕晚輩則住在兩側。這種臨時性草房,多在漁業生產時暫時搭蓋。還有一種更簡便的叫“闊恩布如昂庫”的草房,是用很多根細長的柳條彎成半圓形,依次兩頭插地,上面綁着若干橫條再苫上草即可住人,通常只能容納一兩人居住。“撮羅昂庫”和“闊恩布如昂庫”這兩種草房防寒性差,不能供人過冬,多用在夏季捕魚時居住,搬遷時就地捨棄。

“胡如布”也是赫哲族人早年居住的一種比較原始、簡陋的民居,修建起來很簡單:挖地二尺多深,坑頂上用一二根粗壯的大木頭作樑,搭上檁子、椽子,支起楔形架子,上鋪箔條或蓋樹枝,頂蓋培上十幾釐米厚的土,然後再苫草。向陽的南面開門,門旁有一小窗,用魴魚皮糊門窗。房屋內既可搭鋪,也可搭炕,既適於過夏,也宜於過冬,修建一次能用兩三個冬天。

“馬架子”,又名“卓”,它較“胡布如”有了改進,是建築在平地上的房屋,搭蓋的方法與一般住房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卓”的山牆都是背北向南,房門開在南山牆上,裏面不設間壁,門的兩側各有一扇窗子。房內東、西兩邊搭火炕,廚灶設在火炕的南端,極似廂房。

“正房”為“卓”的發展,也是赫哲族中最普遍使用的一種住房,坐北朝南,通常為兩間或三間大房。裏間住人,外間當廚房,一般房內均搭南北相對的火炕,西炕稱“萬字炕”,是連接南、北炕的。赫哲族人認為“西方為貴”,故西炕只能擺設箱櫃,供奉祖先、神靈,不能隨便住人。一般人家還在住宅的東側或西側搭蓋“塔克吐”(魚樓子),它是用幾根支柱做腿,在離地1米多高處支起小房架子,周圍用柳條編成籬笆牆,裏邊可放魚、獸肉乾以及糧食、捕魚工具等。

小結:赫哲族當地最開始的居住都是撮羅子,之後經過新中國成立之後,當地的房子變成了院子形式的。現在很多古老的房子,都逐漸的在消失,當地人都是安裝上了暖氣、乾淨、舒適的環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