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村寨 侗族村寨有哪些特色?

來源:人人運程網 1.97W

侗族是以依託山水而據,以村寨形式居住的房子,比較大的村寨有三到四百户人,小的户型有五十幾户。那麼關於侗族村寨有哪些特色,有哪些獨特之處呢?你都知道嗎?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往下看看吧!

侗族村寨 侗族村寨有哪些特色?

在我國湘、黔、桂三省(區)毗鄰的廣大地帶,山巒重疊,杉木葱蘢,桐茶遍嶺,江水奔騰。侗族的無數村寨,就遍佈在這一帶的蒼翠的山谷裏。

侗族約有二百五十一萬人(一九九零年),主要分佈在貴州省的黎平、榕江、從江、錦屏、天柱、鎮遠、劍河等縣,其次是湖南省的新晃、通道、綏寧、城步、會同、藏江等縣和廣西壯族自治區的三江、龍勝等縣。

侗族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由於侗族與其他兄弟民族特別是漢族,長期在經濟和文化上密切交往,因此侗語吸收了不少漢語成分。解放前,侗族沒有本民族文字,一直通用漢文。解放後,一九五八年設計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

侗族的族源可能是由“駱越“的一支發展而成。秦漢時期,在今廣東、廣西一帶聚居着許多部落,統稱之為“駱越“(百越的一支)。魏晉以後,這此部落又被泛稱為“僚“。侗族也屬於僚的一部分。目前侗族的分佈和屬於“百越“系統的壯、水、毛南等民族的住地相鄰,語言同屬壯侗語族,風俗習慣也有許多共同之處。關於侗族名稱的由來,古代文獻中有不少關於“洞人“(峒人)、“洞蠻“和“洞苗“的記載。後來,“峒“或“洞“便演變為對侗族的專稱了。

侗族地區氣候温暖,霜期短,年平均温度攝氏十六度左右;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為一千二百毫米,為發展農、林業生產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侗族人民主要經營農業、兼營林業。在農業方面,盛產水稻,還有小麥、小米、紅薯、玉米等。經濟作物有棉花、煙葉、油菜、黃豆等。其中以棉花、煙葉的產量較大。榕江的棉花柔軟潔白,品質優良;從江的滾郎茶,香幽味俊;黎平的玉蘭片,新晃的烤煙,通道的核桃,以及各地出產的香菌等和藥材木姜子、五倍子、茯苓、沙蔘、麥冬等,都是侗族山區享有盛名的土特產。

林業方面,主要有杉、鬆、油桐、油茶、漆樹等。侗族山區素有“杉海“之稱,杉木產量很多,樹幹筆直,成長迅速,防腐性強,為建築的優良棟材。杉木尤以“十八年杉“為最着名。過去侗族習俗,每當兒女出世,就種植杉木,十八年後杉樹成材,砍伐出售或建造新房,作為兒女婚嫁之用。“十八年杉“因而得名。

人種服飾
  侗族的服飾樸素美觀。男子大都穿青色或藍色對襟短衣和長褲,南部山區則穿右衽無領衣和包頭巾。婦女的衣着色彩有青、紫、藍、白等。分為穿裙和穿褲兩種類型。走進侗鄉,你就看到一隊隊侗族姑娘,頭戴花頭巾,腳上穿着花腳綁(即花綁腿)、勾花鞋。尤其是上衣,真是“百花吐豔“。胸前的青布圍胸,繡有一朵大花,侗語叫“花打“,即“中心花“的意思。圍繞這朵大花,在衣邊、衣角、袖口、前後左右繡有幾百朵花。花類有油茶花、油桐花、桃花、李花、杜鵑花等幾十種。全部用各種棉線或絛線繡成。有的還在胸圍上端繡有“長命富貴“的字樣。各地婦女的服飾不大一樣,但是“愛花“卻是她們服飾的共同特點。

民居建築
  依山傍水是侗族村寨的特點。侗寨在羣山環抱中,梯田層迭,寨邊溪河長流,寨頭村尾樹木參天。大的侗寨達六、七百户,小的寨子也有二、三十家。侗寨的房屋建築,一般都是用杉樹建造的木樓,有二、三層的小樓房,也有四、五層的大高樓。在河邊或陡坡上的寨子,依據地形建成吊腳樓房。一般樓上住人,樓下圈牲畜、堆放柴草雜物等。富裕的住宅多高牆深院,雕樑畫棟。侗寨木樓稠密,鱗次櫛比。寨中有魚塘、禾架。道路多用石板或碎石鋪成。

鼓樓是侗寨中的一種很有獨特風格的建築物。一般的村寨都有一座鼓樓,較大的寨子多到三、四座以上。鼓樓是侗族人民用以聚眾開會、休息娛樂的場所,特別是逢年過節,侗族人民聚集在樓前廣場上唱歌跳舞,所謂“吹徹蘆笙歲又終,鼓樓圍坐話年豐“。鼓樓的建築,下部一般都呈方形,上面瓦檐呈多角形,飛閣重檐,層層而上,形似寶塔,高聳寨中,巍峨莊嚴,氣概雄偉。貴州從江縣高增寨的喜樓高達十三層,結構精巧,瓦檐塑有龍鳳花鳥,秀麗玲瓏,蔚為壯觀,反映了侗族人民的智慧和高度的建築藝術水平。

在侗族聚居的地方,有河必有橋,橋樑大都建築在村前寨後的交通要道。除了木質結構之外,還有石拱橋、石板橋、竹筏橋等。其中名為“風雨橋“的一種長廊式木橋,以它獨特的藝術結構和高度的建築技巧而負盛名。風雨橋一般長達六十至一百米,寬四、五米。三江着名的程陽風雨橋,是國務院確定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這座橋長達一百六十五米,橋面寬十米,橋高離河牀十五至二十米,橋上蓋瓦,橋中建有多角寶塔形的樓亭五座。瓦頂雕花刻畫,通道兩側有欄杆、長凳,形如遊廊,供行人觀賞休息。橋樑和鼓樓的構造不用一顆鐵釘,只是在柱子上鑿通無數個大小不同的孔眼以榫銜接,斜穿直套,縱橫交錯,結構精密。其堅固程度,可延二、三百年不損,這是侗族建築工程的特色。侗族山區還有許多供人休息的涼亭,叫“風雨亭“,建築也很精巧雅緻。

生活方式
  侗族過去在生產生活中禁忌很多,現在有了很大的變化。在錦屏侗鄉,來往禮節有獨特的“六不“:一不爭路,在路上遇人不爭路;二不收過渡錢,不論本鄉土人或江湖遠客過渡,一律不收過渡費;三不“踩生“,逢哪家有小孩出生,就留步,不忙進屋;四不架筷,到侗家作客,吃飯不再吃了,不能把筷子架碗上(與喝油茶不同);五不進房,家庭主女的卧室,男客不能亂進;六不剩位,在侗家作客,坐的時候不能叉腳,架“二郎腿“,起座時,要把坐凳放靠板壁,叫不“剩位“。

節日文化
  侗族的節日以春節、祭牛神(農曆四月初八或六月初六)、吃新節(農曆七月間)較為普遍。有些地區還有十月或十一月過侗年。由於民族間的交往,侗族還有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節。

小結:侗族人基本上都是居住在村寨,當地人的服飾都是比較的簡單,男子多為藍色或者是青色的服飾。當地人居住的民居也是非常的有特色,很多房子都是鼓樓,然後依山靠水,非常唯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