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來源 侗族是如何由來的?

來源:人人運程網 2.46W

侗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當地擁有源遠流長的歷史,風格獨特的行為方式。那麼關於侗族的來源文化,你具體都瞭解多少呢?侗族具體是如何由來的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往下看看吧!

侗族來源 侗族是如何由來的?

侗族是一個有着悠久歷史的民族,源遠流長,現主要分佈在貴州,湖南,廣西三省交界的地帶和湖北省的西北部。侗族處在一個獨特的地理環境中,侗族地區跨越我國的珠江水系和長江水系。侗族分佈的北部屬於屬武陵山脈和苗嶺山脈,有樑水、舞陽、陽河、清水江等河流,它們匯入洞庭湖,為長江水系。侗族的分佈的南部屬苗嶺山脈主幹及支幹有潯江和都柳江,二者匯合成融水,最後流入珠江,為珠江系。

一、侗族的來源
  對於侗族的來源,歷來史學界和民族學者的觀點頗有爭議,大家的意見整合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第一種,侗族是由百越中的駱越支系發展起來的,主要是

依據是歷史上駱越的分佈地就是今天侗族的分佈地。在《晃州廳志》中有記載,

説:廳治東接龍標,西馳駱越。1晃州之西,即今之玉屏、鎮遠、岑鞏,拖西南則是三穗、天柱、錦屏等地,這一地區為駱越居住地。而且在文化上面也有許多的共同之處,類似駱越文身斷髮以避龍的習俗,如今在侗族的現實生活中仍還可以見到,現侗族地區是駱越文化的直接繼承者之一。在秦漢時期是駱越,在魏晉南北朝之後分佈在這一地區的駱越之民稱為“僚”,侗族的來源大致可分為越-僚-侗族。

第二種對於侗族的來源,侗鄉的民間主要有兩種傳説。一、據明代史籍及有關文獻記載,古之侗族分佈甚廣。即南達廣西梧州一帶,北至兩湖交界的洞庭湖畔。即侗族的先民來自梧州等地,《天下郡國利通軍》説:“蒼梧縣有猺(瑤)、狪(侗)”。還有侗族善於歌唱,《侗族祖先哪兒來》中收集的歌曲反映侗族是從梧州遷移過來的,如《祖公上河》、《祖源歌》、《憶祖宗歌》等。梧州附近的大藤山茶山瑤仍操侗語,可能是侗族北遷時所留下的一部分人羣。不然,二者的語言不可能這麼相似。由於歷史上的各種原因,大約在隋唐時代,聚居在湘、黔、桂交界的地區。二、侗族的先民來自江西之説,據説侗族的先民是由江西吉安泰和縣或吉水縣遷到湘西再到黔東南和桂北一帶據史料記載,宋、元時期,就有不少江南籍漢人,因戰亂或災荒以及不堪忍受封建王朝的壓迫和剝削,遷入侗族地區。明洪武時期,朱元璋為了鞏固其地方政權,加強封建統治,在侗族地區利用原有的長官司,以“隨軍有功”者充任土司,並實行“屯堡制度”,“撥軍下屯,撥民下寨”,這些人員大多來自江西吉安府的漢人。宋、元、明、清幾百年來,江西來的漢人落籍於侗族地區,與侗族人民長期交往以及互相通婚,久而久之,其後裔也改變為侗族。他們的語言及生活習俗,與當地侗族無異,這是歷史上民族之間融合的正常現象。

第三種是土着説,春秋戰國時期至秦時,屬黔中地,居民被稱為“黔中蠻”“武陵蠻”,境內有五溪(《南史·蠻傳》記載:雄溪、樠溪、辰溪、酉溪、武溪),魏晉南北朝時期被稱為五溪蠻,又被稱為僚。《北史》稱:“獠者,蓋南蠻之別種,自漢中達於邛、笮,川洞之間,所在皆有。種類甚多,散居山谷,略無氏族之別。又無名字,所生男女,唯以長幼次第呼之”無論是黔中蠻、武陵蠻、五溪蠻或獠這都是統治階層對居住在這一地區的居民侮辱性的稱謂,這其中也包括侗族的先民在內。在《三江志》記載:“土着則苗、瑤、侗、壯而已,其人自稱夷,志所謂西南夷也。”這説明侗族的先民自古以來就是生於斯長於斯,語言,社會風俗和結構比較統一,在歷史上沒有經歷過戰爭或者自然災害導致侗族從外地遷移過來的記載,《逸周書·王會解》中記載“區陽以鼈封”其中的“區”指的是在沅水一帶活動的的越人,即是侗族,即這就是土着説的來源。

筆者認為侗族是來自百越的,在《百越源流史》中認為“令人”,“為西羌一支,起源於青海大通河域的令居”。“有一部分令支逐漸南移,溯沅水流域而分佈於湘西、黔侗、黔西、桂北等地。”百越消失以後,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在這一地區上出現了僚人,《隋唐·南蠻》卷八載:“南蠻雜類,與華人錯居,曰蜒、曰俚、曰伶,俱無君長,隨山洞而居,古先所謂百越是也。”從此以後,記載這一民族地區的活動更為具體,在《宋史·蠻夷傳》記載:“寶元二年,辰州秸僚三千餘人款附。”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載:“峒僚者嶺表溪洞之民,古稱山越,唐宋以來,開拓浸廣。”明鄺露所寫的《赤雅》更為明確地説:“侗亦僚類。”侗族的形成分為百越,魏晉南北朝的僚,再形成唐宋時代的仡伶人和伶人,後來變成峒人、侗人,後逐漸發展成為今天的侗族。

二、侗族的族稱
  侗族族稱最早見於漢文史籍是在宋代,侗族開始形成為單一的民族,侗族在宋代被記載為“仡伶”。在陸游的《老學庵筆記》卷四中:“辰、沅、靖州蠻,有仡伶、仡僚,仡覽、仡僂,有山瑤。”朱輔《溪蠻叢笑》中也説:“五溪之蠻,沅其故壤,環四封而居者。今有五:曰苗,曰瑤,曰僚,曰仡伶,曰仡佬。”《宋史·西南溪峒諸蠻》中記載:“沅陵之浦口,地平衍膏腴”,“盧溪諸蠻以靖康多故,縣無守禦,仡伶乘隙焚劫。”“乃以其田給仡伶楊姓者,俾佃作而課其租”。《炎徼紀聞》記載:“貓(苗)、仡、伶、僚四種,皆溪洞民”。在《龍勝廳志風俗》説:“西南諸蠻,種類既繁,習俗各別,”“狑(伶)與狪(侗)同。”《融縣誌》説:“侗即伶,背江一隅間有之。”據《龍勝廳志訪聞》所錄的伶語,基本上和侗語相同,習俗方面也有相似之處。

大概在隋唐時期,生活在南方和西南地區的民族村社組織被稱為“洞”或者“峒”.在唐代,侗族中的上層人物、酋長或首領開始歸附於中央王朝。唐王朝在“峒區”開始設立州郡,實施“羈縻”政策,所以洞(峒)又被稱為“羈縻州峒”。《桂海虞衡志》説:“羈縻州峒……自唐以來內附,分析其種落,大者為州,小者為縣,又小者為峒”。在宋代的《宋史·西南溪洞諸蠻》中記載:宋代在今侗族地區設立誠徽二州,地轄今靖州、會同、通道、綏遠、黎平/錦屏、天柱、鎮遠等縣。並將這一地區化為10個峒。楊再思“號十峒首領,以族姓散掌州峒”。現如今還有很多村寨是以“洞”為名,所以稱“侗族”的“侗”是從“洞”或“峒”發展來的“洞”或“峒”是隋唐文獻中對黔湘桂邊境羈縻州所屬地區的稱呼,一般來説與在侗族地區設立的行政單位“洞(峒)”有關,後來逐漸演變成對侗族的專稱。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實行民族識別以後才統稱為侗族。

小結:對於侗族的來源,主要有有兩個比較大的爭議,一個就是外來説還有一個就是土着學,這兩個也是歷史爭議比較大的。這個在學者界也是引起了非常重大的討論,雖然最後意見都一致,但是還是存在一些爭論。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