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族的婚禮習俗 有哪些特色

來源:人人運程網 4.73K

保安族,中國少數民族之一。保安族具有豐富的文化藝術,保安族人能歌善舞,獨特的歌唱方式,保安族分佈在甘肅省,名稱跟毛南族一樣,根據地名而有的。它也有一定的歷史和傳説,保安族的婚禮有哪些習俗呢?跟着小編一起揭祕保安族的婚禮。

保安族的婚禮習俗 有哪些特色

保安族介紹
  在這個被稱為中國名稱最長的縣份裏,生活着保安、東鄉、撒拉、回、漢、土、藏、維吾爾、羌、蒙古等10多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佔總人口的52%。其中保安族屬積石山縣特有的少數民族,佔全國保安族人口的95%以上。

千百年來,和其他民族一樣,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保安族人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傳統婚禮作為保安族非物質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最集中、典型地反映了保安族文化的特色。

保安族結婚習俗介紹
  定親
  保安族傳統的婚禮程序包括説親、認親、擇日、娶親、送親、重席和回門等過程。
  據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文化館楊館長介紹,在保安族,要是有男子看上某家姑娘,在徵得父母同意後,父母就會委託媒人到女方家試探。媒人帶上兩包掛麪前往女方家中,要是女方家長同意婚事,就會收下掛麪。反之,事後將退回掛麪。第一次試探被稱為“定心”。隨着社會進步和文明程度的提高,現在媒人可直接徵詢女方家長意見,不一定要帶掛麪。

過一段時間,男方家會再請媒人帶上幾位至親,拿上茯茶一塊、“四色”禮品一份、衣料一塊,送女方家正式定親。此次上門稱為“定茶”。女方若接受“定茶”就意味着認親,如果謝絕“定茶”説明不願結親。認親後至正式結婚的這段時間,男方每逢喜慶節日或新年豐收之際,都要給女方家送禮。

再過些時候,男方又去送“納什”。送“納什”也叫送小禮。即給姑娘送去一盒胭脂、一盒銀粉、一對耳墜、一把頭繩、兩件衣料,兩塊茯茶。最後是送彩禮,即送大禮。當兩方家長認為可締結婚事時,女方派媒人通知男方聘禮數量等情況。經雙方切磋商定適宜的彩禮數目後,由男方媒人及本家兄弟三至四人,帶着衣料、香粉、胭脂、香皂及手飾等送給女方。如今,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彩禮的數量和種類都有變化。以前的手錶、自行車、縫紉機等大件逐漸被電視機、電冰箱等高檔電器取代。女方家接受男方彩禮後,要舉行家宴,設宴請親房户族都來吃宴,稱其為“叫客”。

娶親
  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旅遊局韓局長告訴記者,保安族人非常重視婚禮的隆重性。在娶親的當天早晨,男方家要選派七至八位男性,其中一位是新郎的伴郎,又有兩位年輕婦女作陪姑,組成娶親馬隊,牽着一匹馬,馬鞍上備一條新紅單子並稍加裝飾,再拿上一件熟衣、一頂蓋頭和一梳一篦去娶親。
  到了女方家,媒人引新郎給女方家長們道“賽倆目”問好。請來的阿訇及長輩坐在炕上方,新郎和伴郎跪在炕沿下,新娘躲在其他房間不露面。這時,新娘父親直呼新郎的奶名,正式宣佈將女兒許配給新郎。接着阿訇念“尼卡哈”(音譯《古蘭經》中關於證婚的章節,記者注)。唸完,還需考問新郎伊斯蘭義等常識。新郎答完,阿訇要代女方向男方要一定數額的“納聘金”。“納聘金”由女方獨自支配,丈夫不能干涉。最後,阿訇將男方帶來的一大盤紅棗、核桃撒向院中人羣。據説,這些紅棗、核桃象徵着婚姻美滿、早生兒女,白頭偕老、幸福如意,並能給搶到者帶來好運

在保安族的婚禮中,有着很多有趣的習俗。這些習俗和漢族婚禮中的鬧洞房有着很多的相似之處,其目的主要是為了突出婚禮的熱鬧。娶親人離開之際,小夥們還要拳打腳踢他們。當地人告訴記者,這種別開生面的“送客”,是為了讓新郎新娘未來子女們記認舅舅的一種儀式。

如果男女雙方是同村人,年輕人會到男方家,將新郎父親、叔父、哥嫂等臉上抹黑,讓新郎父親身穿翻毛皮襖、大紅棗作“耳墜”,地瓜作“眼鏡”,身背木製“大槍”,抬到女方家院中坐下。雙方親家互道“賽倆目”後,新郎父親裝出生氣的樣子責問為何不快將女兒送來。這樣,小夥們將新娘父親按倒,讓新郎父親用木棍象徵性的抽打屁股。這一習俗稱為“抬公公”。
  迎親活動結束後,客人入席,唯獨不見新娘,因為按規矩,新娘三天不吃男家的飯,而吃孃家帶來的飯,以示不忘父母的養育之恩。

婚姻觀
  在保安人看來,沒有媒人的婚姻是不成立的。
  新中國成立前,保安族盛行早婚,一般男17歲、女15歲即可成婚。夫權思想佔統治地位,婦女在家庭中受男子支配,婦女無財產繼承權,寡婦改嫁,家產歸親屬。有“天是一大天,丈夫是一小天”的説法,處理重要事情要向丈夫討“口喚”,徵得同意。

現在,婦女在家庭中的地位有所提高,丈夫外出打工做活,由婦女在家中做主。贍養老人、培育兒女、家務、農活大多由婦女承擔。
  研究者認為,保安族婚姻的締結,依照伊斯蘭關於婚姻的約束,一般不和非穆斯林通婚。但早先在青海同仁時,因除保安人居住的尕撒爾、撒爾塔大莊、保安城等地外,方圓幾十裏信仰伊斯蘭的居民很少,因此不得不娶當地藏、土、漢等民族的女人為妻,但娶進來後必須改信伊斯蘭。遷居積石山後,與回、撒拉、東鄉等信仰伊斯蘭的民族通婚,通婚範圍比以前擴大了。

“四色禮”
  據保安族研究專家董克義先生撰文指出,保安族婚禮一般選擇在回曆的禮拜日舉行。
  在婚禮中使用“四色禮”是保安族獨有的特色之一,而且在訂親、下聘禮、娶親、吃席的整個婚禮過程中,“四色禮”都相伴始終。

在保安族的婚俗中,媒人受男方家的委託,到女方家提親,在女方父母和本人同意的情況下,選擇日子進行“定茶”,也稱為“落話茶”,即定婚儀式。在所有信仰伊斯蘭的民族中,唯有保安族在“定茶”上送“四色禮”,即將冰糖、桂圓、茶、核桃分別用紅、黃、雪青、橘紅四色紙包裝好,裝入頭小底大的盒中,定婚這一天,媒人和男方家的親屬(主要是男方父母的長輩),共8人提上“四色禮”及衣料一套,鞋一雙,茯茶一塊,到女方家提親。

接過“四色禮”後,就算正式訂親了。
  隨着現代社會的發展,保安族的傳統婚禮文化也正面臨着多元文化的衝擊,傳統婚禮中諸多具有特色的文化特質也逐漸變異、瀕臨消失。在傳統婚禮中別具風味的“迎親賽馬”的儀式面臨着傳承和失傳的危機;傳統婚禮中精彩熱鬧的“篝火會”儀式瀕臨消失;婚禮中獨具特色的“宴席曲”表演日漸衰落;而部分細微的民俗逐漸變異,被現代性的元素所代替。比如,傳統保安族婚禮中,全村人蔘加的“篝火會”被看電影所代替;在“篝火會”上唱“宴席曲”的習俗已經被現代舞代替;以前如“砸枕頭”等鬧新娘的傳統鬧房節目和遊戲形式也已不在,傳統特色逐漸消失。

小結:保安族的婚禮習俗還是很多的,跟其他民族的婚禮都不一樣,很有特色。步驟相對來説還是挺多的,但是這些習俗是一直流傳下來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