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侗族用來跳舞的竹子叫什麼

來源:人人運程網 3.04W
揭祕侗族用來跳舞的竹子叫什麼

  問:侗族用來跳舞的竹子叫什麼?
  答:蘆笙。

歷史:據文獻記載,蘆笙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在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就有“吹笙鼓簧,吹笙吹笙,鼓簧鼓簧”的詩句出現。據考古發現,江川李家山出土的兩件戰國時期的葫蘆笙,是我國最早的笙類樂器之一。

原料:竹、木材、金屬

特點:蘆笙分為輕音蘆笙和重音蘆笙兩種,其調式為“561235”和“612356”,重音蘆笙的曲調深沉而洪亮,輕音蘆笙則輕盈而高亢,其音樂曲調的使用是很嚴格的,大體分為《祭祀》、《抒情》和《敍事》等三大部分。蘆笙舞蹈既有舞蹈之柔,又有武術之剛。因此,在苗族武術演練中,蘆笙也可作武術器械與習武者對打。蘆笙在苗族民間,大多出現於羣體活動,如花山節、喪葬儀式等,總是作為重要角色貫穿於整個活動的始終,但蘆笙不是愛情信物,也很少扮演愛情角色,它只作為凝聚力和號召力將苗族的心連在一起。

工序:笙蘆由笙鬥、笙管、簧片和共鳴管構成。製作時,將整塊毛坯料從中破為兩半,分別挖掏出內膛,待裝入笙管後再用膠粘合,外部用細篾箍五至七圈而成。

侗族蘆笙舞
  《蘆笙舞》是侗族的傳統民間舞蹈。源於古代播種前祈求豐收、收穫後感謝神靈賜予和祭祀祖先的儀式性舞蹈。舞蹈氣氛熱烈而歡快,現已成為侗族民眾在稻穀收穫後至來年春播前農閒期間和各喜慶佳節時,由青年男女參加被稱作《踩堂》或《踩蘆笙》的自娛性、求偶舞蹈。

《蘆笙舞》是侗族的傳統民間舞蹈。源於古代播種前祈求豐收、收穫後感謝神靈賜予和祭祀祖先的儀式性舞蹈。舞蹈氣氛熱烈而歡快,現已成為侗族民眾在稻穀收穫後至來年春播前農閒期間和各喜慶佳節時,由青年男女參加被稱作《踩堂》或《踩蘆笙》的自娛性、求偶舞蹈。

每逢節日,成年的侗族未婚男女青年,都不會放過“踩堂”機會。因為這些男女青年中的不少人,要通過集體共舞的機會來選擇自己的心上人。而且參加“踩堂”的少女不但要身着閃閃發亮的藍靛色禮服,還個個力所能及地在頭、耳、脖頸、手臂各處戴滿銀飾,因為這是向男青年展示自己家庭經濟狀況的無聲語言。在過去,由於經濟水平的低下,一家中若同時有一個以上的女兒都進入成年,但因沒有起碼的銀佩飾,只能由年長的女兒參加“踩堂”活動而使全家陷入窘境的事是經常發生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