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巴族的風俗習慣 珞巴族的紋身習俗

來源:人人運程網 1.2W

珞巴族多數都是生活在西藏地區,主要是從事於農業,也有一些是狩獵的。珞巴族擁有着自己的語言,基本上都是使用藏文。那麼關於珞巴族的風俗文化,你具體都瞭解多少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往下看看吧!

珞巴族的風俗習慣 珞巴族的紋身習俗

當地人紋身據説是有一個部落的傳説,這個部落的神話故事這麼講的。最早的時候太陽女神,把孩子帶到了天上去了。然後母親揭開了蒼天,將馬、羊、牛之類都放下來了,後來珞巴族也放下來了。

當放到布瑞、阿巴達能人和松鼠斯能交利時,太陽母親十分難過,因為這是她三個最小的愛子,為了能在以後很快辨認出來,太陽母親在布瑞和阿巴達能人臉上打下了兩個綠色的記號,這就是至今布瑞部落和阿巴達能部落人文面得來歷。母親在松鼠的前額上打下了一個白色的一號,這就是珞瑜地區有一種額前帶有白色痕跡松鼠的原因。這則神話反映了文身習俗與圖騰崇拜的關係。

布瑞部落男女都文面,稱文面為“哥芒月”,“哥芒”即臉、面的意思,“月”意為花紋。一般男女在十二三歲開始文面,由青少年男女用藤刺針互相扎刺而成。文飾十分講究對稱。

男女的文面紋飾大致相同。有額紋:珞巴語稱作“格亡迷沙”。“格亡”即額頭,“迷沙”意為箭頭花紋。這是在兩眼眉毛上方的額中央扎刺的花紋,呈形,故稱“迷沙”。眼角紋:珞巴語叫“格翁迷沙”。“格”指眼睛,“翁”意為旁邊,仍刺作箭紋。左眼眼角旁呈形,右眼眼角旁呈形。嘴角紋:珞巴話叫做“謝翁迷沙”,“謝”意為嘴。嘴左角刺紋,嘴右角呈形。下頦紋在珞巴語中稱作“固月”,“固”指下頦。下頦共刺有5條線紋,一道線紋居中垂直,在垂直線兩邊各刺兩道斜直線。

女性臉部的紋飾除與男性相同外,在鼻樑中央還有一道豎直紋,稱作“包白”,呈形,此外,布端部落男女還在靠近鼻翼兩側對稱扎刺三星圖案,左右分別為紋飾。

布瑞部落文面的工具是用一種叫“月日”的藤針刺。文面時,用刺針扎刺皮肉,以點成線,然後用一種名叫“難得日”的藤葉烤熱敷在扎刺後的部位上,時期色素滲透進刺破的皮肉內。癒合後,深藍色的刺紋就永遠留在皮膚上了。

阿巴達能部落、崩如部落亦文面,紋飾與布瑞部落相似。
  阿巴達主要是除了臉頰以及嘴脣之類的地方之後,其餘的地方都會扎紋。有的還有手臂或者是斧形,這些形狀的,還有有的地區的婦女會主要紋身於大腿,小腿以及身體的胸部來進行紋身。

小結:據説把他們放下之後,太陽母親非常的難過,特別是最小的三個愛子。然後在他們臉上做上了幾號,這個記號流傳了下來,這個風俗也就一直流傳了下來。紋身主要就是做記號,不過這就風俗都是老一輩的才有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