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是不是少數民族?

來源:人人運程網 1.99W

黎族是我國五十六個民族中的一員,是中國多民族文化中不可忽視的一朵奇葩。那麼,就會有人問黎族是不是少數民族?當然是,少數是相對來説的,就中國的民族來説就漢族的人口數量最多,而其它民族的數量較少,這也是被稱為少數民族的原因之一,當然我們現在也不提倡少數民族的説法就是了。那麼,黎族是怎樣的一個民族?一起去看看吧。

黎族是不是少數民族?


  神祕而美麗的山川尊者——五指山一直是海南島的象徵。古老的黎族就生活在這座神山腳下。在綠椰林邊,他們崇敬自然、植棉織錦、破竹為器、繡面文身、歡歌漫舞。他們堅守着古樸的文化與生活,也在與其他民族的交流中完善着自己的智慧與認知。在數代人的傳承與磨礪中將他們的文明孕育成一顆南島璀璨的明珠。

黎族是海南省的最早居民。黎族內部由於分佈地區、方言和服飾等的差異,而有不同的稱謂,如“侾”(音“哈”)、“杞”、“美孚”、“潤”和台(亦寫作“賽”)等五種稱呼。但是,與漢族和其他民族交往時,都自稱為“賽”。

以漢文記載的“黎”之名,有多種説法。有的古籍認為這是由於他們居住的地方稱為“黎”或“黎母山”而得名,如《太平寰宇記》中記載:“(儋州)俗呼山嶺為黎,人居其間,是曰生黎。”又《桂海虞衡志》記載:“(海南)島之中有黎母山,諸蠻環居四旁,是黎人。”明代有人認為“黎”是從古代的"俚"音轉化而來的,清代道光《廣東通志·列傳·俚户》則把以上兩種觀點結合起來,認“俗呼”山嶺為黎,而俚居其間,於是論俚為黎。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史學家、社會學家和語言學家對“黎”的由來,也作了研究。歐陽覺亞在其《黎族名稱由來小議》中,認為“黎”可能與黎族的自稱“賽”在不同時期的讀音變化有關,隋代以前可能音似“俚”,到了中古時音近“黎”。“俚”之所以訛為“黎”,是中古時人們根據當時黎族自稱的音譯。

“黎”這一族稱最早見於文獻上是在唐代後期,如《新唐書·杜佑傳》記載:“朱崖黎民三世保險不賓……”這是唐德宗年間(公元780-805年)的事。又如唐昭宗年間(公元889-904年)曾任廣州司馬的劉恂在其《嶺表錄異》中有:“儋(州)、振(州)夷黎海畔採(紫貝)以為貨”的記載。但是,普遍以“黎”作為黎族的專用名稱則是11世紀(宋代)以後的事。宋代的文獻如樂史的《太平寰宇記》,蘇軾父子謫居海南時的論文、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周去非的《嶺外代答》、趙汝適的《諸蕃志》等,都用“黎”的名稱。“黎”這一專用族名到宋代才固定下來。

國學者認為,黎族與我國南方操漢藏語系壯侗語族諸語言的壯、侗、水、傣、布依等民族有密切的淵源關係,特別是與古代“百越”族羣中的“駱越”有密切的關係,是從它發展而來的。其遠古祖先大約在新石器時代中期從兩廣大陸沿海地區陸續遷入海南島,最初居住在沿海和全島各地,過着原始母系氏族公社生活。後來由於歷代封建王朝的羈縻征剿和國民黨反動政府的軍隊屠殺,大部分黎族人民被迫退居五指山周圍。也有學者認為,黎族來源於南洋的一些古代民族。有人從303個黎族人的人體測量資料分析比較中,認為一部分黎族在血緣上與馬來族有密切的關係,同時雜有少數南洋羣島各民族的成分,提出黎族來源多源説,並有些推論黎族中的一部分是在原始社會時期從海道進入海南島的。

德國民族學家史圖博教授在《海南島民族誌》中認為,黎族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與印尼的古代馬來民族、印度支那大陸各民族有更顯着的類似,是經過幾次的民族遷移浪潮 ,從南方進入海南島的。劉鹹教授在《海南島黎族起源之初步探討》一文中提出從黎族的文身、婦女服飾、口琴、織繡品等方面所表現的特點,認為黎族的文化系統屬於“太平洋四個文化區中的印度尼西亞區”,“與南洋羣島各民族所有者大同小異”,從而推斷黎族源出於南洋各民族。筆者認為,據海南島的地質構造,至今已達8億年的時間,歷經滄海桑田,海南島重新被分割成一個孤島,只是近萬年的事情。海南島存在古人類活動,是人類發源地之一,不是如一些人所説的“海南島是一個移民社會”。根據是:

1、992年3-12月在三亞市落筆洞發現“三亞人”,經碳14斷定,年代距今10642±207年,屬舊石器時代末期,其遺址是迄今為止我國舊文化分佈最南的一處遺址,這與大陸華南沿海地區同時期文化遺址十分相似,反映了海南島與大陸在史前的密切關係。權威性考古發掘、發現的遺址、遺蹟、多種動物遺骸、古人類牙齒以及石器、骨器,準確無誤地斷定海南島自誕生以來便是古人類的誕生之地。

2、南島的落筆洞、皇帝洞、米寮洞、仙人洞和獼猴洞等等古遺址,都發現有舊、新石器時代文物,如石器、骨器等。

3、界四大類人猿之一的黑冠長臂猿僅產於海南島及雲南的西雙版納傣族地區。據1998年3月統計資料,目前海南島僅壩王嶺一處就有4羣17只黑冠長臂猿。

4、南島的陸生哺乳動物有數十種。⑤我國南方是人類發源地之一,有從雲南開遠森林古猿、元謀古猿、馬壩人到封開漁澇黃巖洞遺址、陽春縣獨石仔洞遺址等如此完整的古人類發源地區。

唐虞時代,海南島為南交之地。夏商周三代,海南島為揚越之南裔。泰始皇南征百越後,在南方設置了三個郡,象郡為其中之一,海南島為象郡之邊塞。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漢武帝在瓊崖(海南島的古稱)設置珠崖、儋耳兩郡。從此,實現了中央政權對海南島黎族的直接統治。後來由於官吏貪贓受賄,引起反抗鬥爭,導致瓊崖的設治時置時廢,有名無實。晉代瓊崖郡併入合誦郡,宋元嘉八年(431年)復立瓊崖郡,樑朝基本上放棄對瓊崖黎族地區的統治。

隋大業三年(607年)改崖州為瓊崖郡。唐太宗貞觀五年(631年)又置瓊州,是時海南島有四州:崖州、儋州、瓊州、振州。宋元時期,瓊崖行政區實行改革,除了瓊州外,其餘均改為“軍”,如吉陽軍(原崖州),南寧軍(原儋州),萬安軍(原萬州)。元順帝至正年(1367年),瓊州改隸海北海南道宣慰司,屬於廣西行中書省管轄。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瓊崖改為瓊州府,把部分黎族編入圖都、鄉等基層組織,隸屬於州縣。清襲明制,在瓊崖設置“撫黎局”專管黎族人事,又在五指山腹地各區設總管、哨官進行管轄。

民國元年(1912年),海南島黎族地區的政治體制仍襲清制,置瓊崖道。民國十年(1921年)廢道制。民國21年(1932年)曾擬劃為特別行政區,但未能實行,當時稱之為瓊崖,屬廣東省。同年8月改“撫黎司”為“撫黎專員公署”。民國24年(1935年),國民黨“廣東省政府”把黎族居住的五指山區劃為白沙、保亭和樂東三縣,推行鄉保甲裏制度。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廢除民族壓迫制度,黎族人民和各族人民一樣成為自己命運的主人。政府在黎族地區推行民族區域自治政策,在海南建省,建成全國最大的經濟特區。

早在原始時代,勤勞的黎族人民及其先民就能根據海南的獨立自然生態環境條件,用自己的雙手培植出適於旱地、刀耕火種的旱稻品種——“山欄稻”。1932-1933年,中山大學農學院的研究人員在崖縣(今三亞市)發現了“龐粒”的野生稻種,在保亭亦有類似的野稻栽培種發現。史書記載:“山稻,種於內圖及黎山中,燔林成灰,因灰為糞,不需牛力,以錐土而播種焉,不加灌溉,自然秀實,連歲有收,地乃去之,更擇它處。”山欄稻經過黎族的長期選育,成為適應性很強的旱稻品種,米質白,粘性強而芳香可口。如史書所記:“其粒絕白”,“味頗香美”的“黎米”“一家煮山欄飯全村香”。用黎米做“酒酉平”(黎語音譯近似於“逼央”),十分香甜,是待客的美味佳釀。

黎族人民及其先民精明能幹,很早就懂得利用本島“土生土長”的“吉貝”紡織“吉貝布”,吉貝布經手工藝術加工成了“廣幅布”,並創造了紡、織、染、績四大工藝,為中華民族棉紡織文化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紡織"廣幅布"的原料是“海島棉”,黎族稱為“吉貝”。其品種有兩種,一是“吉貝盎”,種植在山欄地,4月種,10月收。其枝葉繁多,耐旱,抗伏,高約2米左右;二是種在屋前或室後的“吉貝”,易種植,一株可分數千萬小樹椏,要搭架,面積有室庭大。《尚書·禹貢》雲:“島夷卉服,厥篚織貝。”有專家考證“島夷”含有黎族先民;“吉貝”即黎族的“吉貝”。可見用“吉貝”紡織加工成的“廣幅布”至少應是春秋時代。漢代,廣幅布有極大發展,大量的“黎錦”、“黎單”、“黎幕”、“黎衤甬”、“黎毯”等的出現,《漢書·地理志》雲:“黎族人民皆服布如單被,穿中央為貫頭”。除自用外,還遠銷廣西桂林等地,被“桂林人悉買以為卧具”,併成貢品;陶宗儀在《南村輟耕錄》中説:“國初時,有一嫗名黃道婆者,自崖州來。乃教以造扞、彈、紡、織之具,至於錯紗、配色、綜線、挈花,各有其法。以故織成被、褥、帶,其上折枝、團鳳、棋局、字樣,粲然若寫。人既受教,競相作為,轉貨他郡,家既就殷……”傑出的女紡織家黃道婆將黎族人民種植海島棉的傳統技術和紡、織、染、績四大工藝傳給中原地區的漢族人民,促進了宋元時代棉紡織業的發展,使中原地區成為中國紡織業的中心,並促進了民族大團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