仫佬族習俗 仫佬族有哪些生活習俗

來源:人人運程網 1.34W

仫佬族是生活在廣西、雲南地區的一個少數民族。仫佬族人民擁有自己民族的盛產方式,擁有自己民族的文化特色。那麼關於仫佬族的習俗文化,你具體都瞭解多少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往下看看吧!

仫佬族習俗 仫佬族有哪些生活習俗

仫佬族農業生產經過長期發展,至新中國建立前已達到一定水平。耕作技術、作物種類和生產工具基本上與附近的漢、壯族相同。農具有鐵犁、鐵耙、鋤頭、鐮刀等。畜力以黃牛、水牛為主,也使用馬匹。水田較多,約佔耕地的60%。水稻收割後,部分土地種植麥類、油菜和蔬菜;部分冬閒休耕。山區以玉米為主,過去都是培壟種植,一年一季,雙株稀植,間種豆類、花生、棉花、瓜類等。普遍使用農家肥。農田灌溉主要靠攔河築壩和開渠引灌山溪泉水,但由於存在着地主、富農對溪河的分段霸佔,各自攔河引水,限制了水源的合理使用,下游乾旱往往無法搶救。個別山區,連人畜飲水都有困難。蟲獸災也比較嚴重。作物單位面積產量,依地區條件、耕作技術粗細和作物種類的不同而異,一般水稻畝產二、三百斤,玉米百餘斤,紅薯六百至一千斤。麥類、油類等作物因經營粗放,產量較低。

過去,生產以一家一户為單位進行。男女勞動分工不甚嚴格,一般説來,犁田、耕地、挑糞、打穀等由男子承擔,婦女從事插秧、扯秧、割谷、種地和家務勞動。仫佬族地區由於田地較少,土特產資源比較豐富,因而採集藥材、飼養家畜和兼營打鐵、制缸瓦、紡織等副業生產有一定的發展。

仫佬族地區的手工業,大都沒有脱離農業生產。打鐵工具雖比較簡單,但能加工製作各種農具、生活用品。缸瓦業所製造的“沙罐”,輕巧耐用,是仫佬族地區的特產。羅城較大的東門與四把圩場,早在清代中葉以前即已形成。有些仫佬族人兼營商業,農閒時,不少農民也從事小商販的活動。

仫佬族的住房、服飾、飲食、習俗都有自己的特點,但因長期與漢、壯族交錯雜居,互相影響,有些方面已基本上與附近的漢、壯族相同。

仫佬族聚族而居,同一宗族的人往往居住在同一村寨內。只是在一些圩鎮和大的村子裏,才存在與別的民族和別的姓氏雜居的情況。住房一般是泥牆瓦頂、三間並列的平房,茅屋較少。磚瓦樓房只屬於地主、富農。屋宅建築形式大都一個格式,一户住宅七個門,大門、中門、後門和四個房門。堂屋中間牆壁置“香火”。左側門邊挖地砌地爐,地爐燒煤,是仫佬人家特有的取暖、燒火的生活設備,挖地爐燒火已有悠久的歷史。明代嘉靖年間的田汝成在其所著《炎徼紀聞》中就對仫佬人家的地爐有所記述。牲畜圈欄一般與住房分開,因而室內比較整潔。

仫佬族主食大米、玉米和薯類,以前除少數地主、富農外,廣大仫佬族人民每天都是兩稀一干,甚至三餐都是稀粥。喜愛酸辣,家家醃有酸蕎頭、酸豆角、酸芋蓬、酸刀豆、酸蒜頭等作為佐食之用。蔬菜種類主要有白菜、空心菜、莧菜、豆角、南瓜、芥菜和蘿蔔等。肉類主要豬肉、雞肉、鴨肉和魚肉,忌吃貓、蛇肉。在過去,羅姓姚姓不吃狗肉,傳説這和羅姓祖先陷入火災得狗救助有關。姚姓不吃動物內臟,傳説這和姚姓祖先有關。東漢姚期出兵,因煮豬心不熟,戰士不得飽餐,當日不得出兵,從此姚姓不吃動物的內臟。

仫佬族的衣服,一般尚深青色。過去大都是自紡、自織、自染、自縫。據記載,在清代,婦女還有穿桶裙的習慣。地主豪紳穿有風領的衣服,這是一般農民所不許穿用的。近代都已改裝,與當地漢、壯族的衣服沒有多大差別。男子穿的都是對襟上衣、長褲,年老的穿琵琶襟上衣;一般穿草鞋,跣足的不多。過去姑娘梳辮,出嫁後結髻,現在多已剪髮。飾物有銀質的耳環、手鐲、戒指等。

仫佬族地區過去盛行父母包辦的早婚,少數是自己通過“走坡”戀愛結婚的。婚後有“不落夫家”的習俗。結婚後女子不住在男方家,而是回到父母家,幫助生產勞動,服侍長輩,農忙和節日才回夫家住幾天,等到懷孕生孩子後才長住夫家。仫佬族早就與壯、漢族通婚。結婚禮儀繁,費用大。一般來説,從訂婚到完婚,要經過擇婿、聘媒、合命、下定、過禮、迎娶等儀式。男方要送給女方豬肉、酒米、銀元、耳環、手鐲、衣物等禮物,約相當於1500斤到2000斤稻穀的價值。富家納妾的較多,而貧苦農民則往往娶不起妻子。有些人家祖父結婚欠下的債,到孫子輩尚未還清。女方家給男方家陪送的嫁粧耗資也相當大。

仫佬族家中老人去世,都要向親戚報喪。如是年輕媳婦死去,則須得外家到場看過方能入殮。老入殮前,孝子要到河邊取水為沐浴,俗稱取水為買水,即取水前在河邊焚香,表示答謝水神。沐浴完畢,要為穿上幾層新衣。然後將抬到地上的草蓆上,表示“人死屬土”。子孫們夾點肉和飯放在口中銜住,用毫銀壓上,然後抬入棺材中仰放,頭向棺材窄的一方,腳向棺材寬的一方,意為“腳踏蓮花”。一般都請“師公”為打齋。一般打一夜,也有打三夜以上的,視家庭財力而定。安葬墓穴要請風水先生測定,即所謂擇“佳城吉地”。出殯要擇“吉日良辰”。仫佬族多行一次葬,如果逢上家中不幸,就會舉行二次葬,拾回遺骨,洗淨,放入壇中再行安葬。

仫佬族人帶孝時間很長。父母亡故,孝子戴孝三年。家中堂屋置靈牌,早晚奉茶供飯,以表孝敬。三年後,於農歷七月十五燒靈牌,稱為“脱孝”。對非正常死亡的人,要舉行特殊的儀式。如凶死,則要舉行火煉儀式。燒起火堆,舉起作為替身的一個草人,口唸經咒從火上走過,家屬隨後。俗信行過這種儀式之後,靈魂經過了火煉,驅除了,就可以“歸宗”,與陰間的祖先在一起,而不會成為亡魂危及家人,家人就可避免同類的不幸。如果妻子先亡故,出殯時丈夫要左手拿刀,右手拿一雙筷子,將筷子砍斷,表示砍斷“夫妻關係”,日後亡魂不得糾纏。這些葬俗,表現出了仫佬族與其他許多民族相同或相似的信仰和觀念,這是各民族文化交流的結果。

仫佬族有着十分豐富的節日文化,一年之中有許多節日,幾乎每個月都有一個節日,這是因為仫佬族除了擁有春節、元宵、春社、清明、端午、秋社、中秋、重陽、灶王節等當地壯族、漢族共同的節日外,還有不少帶有民族特色的節日。在仫佬族,即便與各民族共享的節日,也別具民族風味。

春節,仫佬族稱“年節”。在仫佬族地區的農曆除夕之夜,仫佬族家庭全家人圍坐地爐邊,燒香供奉神靈。待正月七年級雄雞報曉,家庭主婦立即點上一束香火和火把,挑着水桶來到井、泉、河邊,先插上香,向水中投幾枚銅錢,祭祀水神,然後挑水回家。俗稱“買新水”。全家大小早已等在大門邊,搶着喝一碗新水。俗信人們喝了新水,能夠健康長壽,牛喝了長得健壯,豬喝了膘肥體壯;用新水染布布發亮,用新水洗米,煮起飯來特別香;用新水釀酒,酒不酸;全村挑到第一擔新水的人,最為吉利,能給家庭帶來六畜興旺,五穀豐登。

社節,又稱分肉串節,是祭祀社王的節日。分春秋二社,春季在二月,祈求社王保佑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秋季在八月,報答社王賜予好收成。社節以村為單位集體舉行。各户出資置辦香燭牲口。屆時,在社王廟供奉香燭,殺豬並按全村户數將豬肉分成相應的份數,以備祭祀完畢分給各户。肉串用竹子串起來,掛在竹竿上,放於廟的兩旁。將煮熟的豬頭、腳、尾和內臟置於祭台上。祭畢,大家飽食一餐,然後各户帶回所分的社肉回家,祭祀祖先,全家過節。社節還有一種與生男有關的習俗。同一年生男的人家,要集資置辦雞、肉等祭品,於社日前夜祭祀社王,向社王報告家中添丁。

花婆節,又稱“婆王誕”,俗稱“小兒節”,在農曆三月三舉行。俗信“花婆”是掌管生育的神靈,她花園種的花都可以變成人,她送花給誰家,誰家就生小孩。人去世,又還原為她花園裏的花。過花婆節時,各村要抬豬牽牛到花婆廟前。祭時,由“冬頭”(宗族下的分支頭領)向花婆報告各户情況,感謝她送花賜子的恩德,並祈求她保佑小孩健康成長。祭畢共同進餐。新婚夫婦結婚時要向花婆許願,如果生兒育女,就會報答她的恩德,希望她早日送子。生育後要在花婆節還願,帶上煮熟染紅的雞蛋和酒肉來祭祀花婆,完畢還要將紅蛋分給各家,讓各家分享福分。

牛生日節,時為農曆四月初八。當天家家要將牛欄打掃乾淨,併為牛擦身,餵給好的青草和飼料,讓牛休息,不去耕田犁地。同時,人們備好酒肉、祭祀牛神,祈求保佑耕牛平安。祭畢,先讓牛吃一點,然後才輪到人吃。

端午節,在農曆五月初五舉行。仫佬族端午節除具有和當地壯族、漢族相同的內容外,還要抬紙船到田間,請師公唸經巡遊,驅除害蟲。俗信以為可以使禾苗茁壯成長。銀姓仫佬族人民還要祭祀真武神,這一天,銀姓仫佬族無論老少,都要到真武廟參加祭祀真武的活動,祭祀用雞鴨。這種端午節的祭祀活動有着十分古老的淵源。

驅蟲保苗節,又稱吃蟲節,是專門驅除蟲害的節日,在農曆六月八年級舉行。出嫁的姑娘這一天要回孃家過節,途中要捉害蟲到孃家去炒着吃。全村人來到田間的吃蟲廟,首先舉行祭祀活動,所祭為吃蟲娘娘甲娘。顯見這一節日民俗是在人們除滅害蟲的農事活動基礎上形成的。

接祖先節,時為農曆七月七日至十四日。七月七日為接祖日,將祖先接回,每日每餐飯前先供奉祖先,然後全家才進餐,一直要供奉到十四日。

走坡節,在農曆八月十五舉行。在廣西羅城等地,仫佬族青年男女要在節日前後的集日聚集“走坡”。他們在特定的山坡行走,互唱情歌尋偶。如果雙方有意,便會約定下次走坡的時間,而且還會互贈禮物,男贈月餅女贈布鞋,有所謂“八月中秋哥送餅,九月重陽妹送鞋”的習俗。到夜晚,各村青年還要做“野敬”。在貴州,除了在正月七年級走坡外,也要在八月十五走坡。屆時,男子穿新衣,頭扎毛巾,女子穿着鮮豔的花邊上衣和百褶裙,從四面八方彙集到“會場”。男子進行爬竿、鬥雀、對雀(若干雀放在一起,比誰的雀叫得多叫得好)活動。女子則唱歌、對歌、跳舞。

仫佬年,時為農曆十月的第一個兔日。主要流行在貴州黔南、黔東南一帶的仫佬族。年前,當地仫佬族人民要早早打餈粑、釀酒以備節日之需。屆時,還要吃雞、鴨、魚等,富有的人家還要殺豬,有的是幾户合起來殺一頭豬。過年的頭天,仫佬村寨要淘洗水井,滅火爐,包火種,過年的清晨要挑新水。過年這一天,家家户户放鞭炮,男女老少穿新衣,全家聚餐前祭祀祖先。仫佬族稱木佬年為大年,春節為小年。過大年比過春節更為熱鬧、隆重。木佬年的來歷有兩種説法:一是相傳仫佬族的祖先敬仰兔子的純潔,以兔子作為定親之物,成親之日正好是農曆十月第一個兔日,所以這一天就成為仫佬族的節日。過木佬年,具有懷念祖先,繼承傳統,保持純潔,不做傷天害禮之事的意義;一是説秋收已過,十月過年,是為了歡收、感謝祖先賜福。木佬年在仫佬族是良辰吉日,常常有青年男女在這一天舉行婚禮。

依飯節,是仫佬族十分隆重的節日。仫佬語稱“喜樂願”,“做依飯”、“敬依飯公爺”、“還祖先願”等。主要流行於廣西羅城東門、四把等地。逢辰醜未之年的冬至前後舉行。依飯節是仫佬族敬神、娛神、祈神保佑五穀豐收、六畜興旺的節日。依飯節以各宗族下的分支“冬”為單位輪流操辦。依飯節一般在公共祠堂舉行。祠堂門前搭彩台,堂中央擺一方桌,桌上放祭品。儀式由師公主持,有一整套程序。整個過程有羣眾配合,載歌載舞。活動從頭天清晨至次日清晨結束。仫佬族的傳統節日,大都與本民族的原始信仰有着密切的聯繫,帶有濃郁的民族文化色彩。經過嬗變的仫佬族傳統節日,在緬懷祖先、發揚傳統民族文化、羣眾交流娛樂、進行商業貿易和觀光旅遊等方面發揮着重要的功能。

歷史上,在仫佬族地區,民間信仰在人們的生活中佔據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時道教和佛教也有較深的影響。

上個世紀二十年代,仫佬族地區大興土木,建造了不少規模宏大的佛教寺廟。僅羅城縣附近就建有各賁寺、開元寺、雙福寺、萬廣寺等四大寺廟。城東還有迥龍寺、壽福寺等小寺廟。這些寺廟長年香煙繚繞,前來祈求賜福消災的人絡繹不絕,每年還要定期舉行一次會期,附近村寨的人都要來參加祭祀。相對來説,道教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佔據更為重要的位置。人若生病或遇上災難,都要請做法,敬神、驅邪、祈神保佑平安。

仫佬族的民間信仰處於較為原始階段。日、月、星辰、風、雨、雷、電、山、水、草、木、飛禽走獸以及古往今來的先賢聖哲、忠烈之士等都是崇拜的對象。仫佬族民間信仰是混雜無序的,不僅吸納了道教、佛教的神靈,而且往往將神職張冠李戴,使得不少神靈往往兼有善惡兩面。如雷王,為掌管雨水的神靈,既可降雨造福人類,也可放水淹沒人間,毀滅人類,所以人們對其既崇拜又恐懼。婆王有時是專管小孩生死簿的凶神,有時則被説成是人倫始祖伏羲、女媧兄妹的母親,是位大母神。白馬娘娘有時是兇惡女神,有時則是善神,據説依飯節就是紀念她的。仫佬族民間信仰的活動頻繁、種類繁多。婚喪嫁娶、良辰佳節、新屋上樑等都要舉行祭祀祈求儀式。平時也有不少信仰活動,較為常見的有:

祭三界:在村外設兩個,一為三界公壇,一為雷王壇。在三界公壇前宰牛,在雷王壇前殺豬,對兩位神靈實施血祭。

架接命橋:小孩生病,恐其夭折,就請作法。用一根木棍作橋,上書小孩父母姓名,小孩名及祈禱之語。將這根象徵着橋的木棍放於婆王廟前,焚香燒紙,以祈除病消災。

添花架橋:婦女久婚不育,便請作法。在水溝上架一塊石板,讓岳丈及族親數人走過,謂之“踩橋”。然後在堂屋神龕上立“花婆”神靈。再將一竹編的小橋釘在求嗣者的房門上,蓋上紅、黃布各一塊,用紅、白、銀紙剪成54個花童分別放在橋的兩邊,稱為“架房門橋”,以表示引子來家。

埋天狗:婦女不育,被認為是天狗作祟。嬰兒最懼怕天狗,所以未來投胎。所以要舉行埋天狗儀式。在為求子而架的石橋邊挖九個或七個坑,坑內點燃油燈,宰一小狗,將頭斬下放入第一個坑內,然後填好所有的坑。稱填九井或填七井,認為這樣就驅除了天狗,婦女便可以懷孕生子了。

叫魂:又稱“贖魂”。孩子生病,認為是四處遊蕩所至,要請叫魂,也有由病人母親來擔任的。用一小笸籮,內裝一面鏡子、一枚雞蛋,一包白米、一件小孩的舊衣服,拿到十字路口焚香燒紙,呼喚小孩姓名。回家後,將叫魂的所用的衣服和白米放在病孩牀頭,用外婆家送的綵線縛在手腕上,並讓小孩喝下一碗“符水”。

添六馬:年老多病,少氣無力,被認為是六馬已倒所致,要請“添六馬”。剪6個紙馬,然後祈禱請六馬降臨,並在老人睡牀的四角以及頭、腳等六處各放一匹紙馬。俗信6匹馬可以給老人帶來生命的活力,讓其恢復體力。

安龍位:仫佬族認為村寨有村寨的龍神,即所謂山水龍脈,家庭有家庭的龍神,它們分別主宰村寨和家庭的命運。如全村遭受不幸,被認為是破壞了龍脈,全寨要舉行安龍活動。如家庭遭受不幸,則要在家裏舉行安龍活動。村寨的安龍在全村舉行,由用盤裝着煮沸的桐油,薰遍全村的每個角落。然後,祈請龍神降臨,並宰1只鵝和30餘隻雞。安龍後三日內,禁止外村人入內。家庭的安龍與之類似,只不過規模小得多。

打醮:也稱打太平醮。村寨如遇災難,就要全村集資打醮。由主持,為期3至5天。在村外空曠處搭棚設壇,獻上三牲,唸經,手舞足蹈請神降臨驅鬼。然後送神,焚燒紙剪的元寶、衣箱、房屋和象徵性的錢幣,以為酬謝神靈。

添糧:老人多病,被認為是天上給他帶到人間的糧食已經吃完。要使老人恢復健康,必須請為老人添糧。用一隻公雞、2斤豬肉供神。讓嫁出去的女子帶回一筒米和兩根線。用米作法,用紙矇住米筒口,再用線捆住,放在神龕上。第4日早上,打開竹筒,倒出其中的米煮給病人吃。親戚拜望時,也帶些米來,意為添糧。

仫佬族過去的禁忌也很多:大年七年級不能掃地,認為掃地會把錢財掃出家。也不能洗衣服,認為洗衣服會把福氣洗掉。不能劈柴,認為劈柴會把財神嚇跑。二月七年級不進地。六月七年級不做工。播種忌火日,並在三天內不得剃頭、洗髮。下玉米種的最初9粒時要停止呼吸,不許講話。外出經商忌諱煮飯不熟和打破碗碟等等。新中國建立後,仫佬族的信仰習俗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色彩逐漸淡化,健康有益的成分則延續下來。

小結:仫佬族生活上習俗還是很多的,有自己民族的美食,自己民族的美食特色。還有當地的嫁喪,這些都是當地的一個獨特風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