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頗族婚姻習俗盤點

來源:人人運程網 3.13W

景頗族婚姻有偷婚、搶婚、拉婚和明媒正娶四種形式。現在的偷婚也好、搶婚也罷,只是真戲假作玩過場,大多是建立在自由戀愛基礎上。那麼,景頗族的婚姻習俗有哪些風俗是和其它民族不一樣的呢?有哪些習俗是他們的民族特色不妨隨小編一起去揭開景頗族的婚俗特色吧。

景頗族婚姻習俗盤點


  景頗族的傳統婚戀別具特色。青年男女交往大方自由,他們將自由戀愛稱為“千脱總”,意為串姑娘。通常採用唱山歌的方式,由相識相愛到結百年之好。結婚時,新娘的伴娘分別為4、6或8個,她們陪伴新娘到夫家時,還有一個婦女專門為新娘撐着太陽圓傘。新郎家敲鑼打鼓迎接,婚禮進行得非常熱鬧。舊時婚姻由父母包辦買賣,通過女方父母同意這一關時,需花費很多貴重的彩禮,因此,有時男方支付不了,就採用搶婚的方式,趁姑娘外出勞動時,邀約夥伴把姑娘搶回家,再託媒人帶着聘禮到女方家提親交涉,在既成事實面前一般女方父母只好同意。

另外還通行單方姑舅表婚,即姑家男子必須娶舅家女子,但舅家男子不能娶姑家女子,形成了“姑爺種”和“丈人種”的婚姻關係。過去流行轉房制和妻死丈夫續娶妻姊妹的習俗,還實行等級內婚,即官家與官家通婚,百姓和百姓通婚。

景頗族的婚禮熱烈而隆重。新娘在進新郎家之前要過草橋,表示新娘身上的邪氣已被驅除。結婚這一天,新郎家要宴請賓客,並事先將新娘接到寨中親戚家梳粧打扮,穿戴整齊,屆時,由祭師選好時辰,帶領新娘喜氣洋洋地趕往新郎家,陪娘打着傘,手挽着新娘,迎親隊伍排成兩行,敲鑼打鼓,吹奏笛簫,翩翩起舞,熱鬧非凡。新娘先喝迎新酒,到新郎家後,要給長輩、親朋敬煙酒,再由新郎弟弟牽着過草橋。祭師抓兩隻雞,把雞頭一刀砍下,把雞血滴在草橋上。新娘過完草橋後,新郎才出現,與新娘迎面對坐,互喂竹筒飯,共飲交杯酒。夫妻向父母、洞薩來敬酒。這時,參加婚禮的賓朋才可以入座歡宴。

景頗族的社會基本單位是一夫一妻組成的小家庭。但山官和富裕户也有一夫多妻的。在家庭中,父親是家長。有女無子的可以贅婿上門。

過去,景頗族婦女喪夫後,再婚受嚴格限制,只能轉嫁給亡夫家庭、家族的兄弟、叔伯,並不得計較輩份。反之亦然,也存在侄兒娶嬸母作媳的情況。另外,還存在幼子繼承財產並負責贍養父母的習俗。長子、次子婚後另建新居,成立自己的小家庭,幼子則不能,必須與父母一直同居一屋。有女無兒可以招贅,贅婿不改姓,子女亦從父姓。無子女可以收養子,養子的權利義務與幼子相同。年老無子女的人,都能得到親屬和村寨照顧。

景頗族的婚戀,既浪漫色彩濃郁,又受民族傳統規定製約。一方面實行嚴格的同姓不婚的單向姑舅表婚,即舅家的女兒,生下來就是姑媽家的兒媳,但姑媽家的女兒則絕不能嫁給舅家的兒子。這就是所謂“血不倒流”的婚姻規則,從而形成以姓氏為基礎的“姑爺種”和“丈人種”的婚配關係,一般情況要三個姓氏才能連接成環狀婚姻系統。這樣,景頗族特有的“盤家譜”的婚戀風情就產生了。小夥子姑娘談戀愛盤家譜不是用話語尋問,而是用唱情歌的形式表達。雙方都把自己的姓氏巧妙地藏在歌詞中,在充滿甜情蜜意的歌聲裏委婉地表達出來。一經明白不可戀愛成雙,都非常自覺地就此打住,不再玩下去。

另一方面,景頗族的婚戀又充滿浪漫色彩。最為奇異的是用樹葉傳情,如遞去“金同”葉子,表示願意追隨你;遞上“木克”葉子,表示生死不分離;若遞上“木雞哈”葉子,表示不樂意。在婚前,小夥子隨意“串姑娘”,姑娘享受着廣泛的社交自由。大凡女兒進入及笄年齡,父母就讓其單室獨住,為結交異性、談情説愛創造條件。村寨為他們提供專門的社交場所“公房”。每當夜幕降臨,月上樹梢,夥子姑娘就來到“公房”談情説愛,縱情唱歌舞蹈。互相鍾情,隨即離開公房單獨去“盤家譜”,互相瞭解又互相愛慕之後,則互相把“沙基”、蘆子放入情人口中,同時嚼動,表示今後同甘共苦,永不分離。接着互贈信物,姑娘送給心上人的是自己親手織的筒帕,得到的回贈是精緻的煙盒。女子未婚先孕,可以指腹認父,私生子女不受歧視。

景頗族村寨,是一個寬容、團結、和諧的社會。

熱門標籤